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现代围棋的规则远远不如古代围棋规则合理

(2009-03-21 08:13:47)
标签:

杂谈

分类: 品位人生——个人的怪异嗜好

现代围棋的规则远远不如古代围棋规则合理
   

        古谱中的定式“镇神头”,

倾销对手向上发展的空间,但是在只

讲实空、不求通联的现代围棋中已经

“绝迹”。 

 

 

 

懂围棋的朋友一定知道,古代围棋和现代围棋判定胜负的规则不一致。最大不同就在于计算胜负时,古代围棋需要还棋头,现代围棋则无此要求。

 

起先中国围棋以数子计算胜负,唐代时候的规则则改为数路计算胜负,基本的准则可以用两句话来说明“路是活子,基本眼位为恒气”、“子路皆子,基本眼位非子 ”,简单说,就是终局之后黑白棋内除了提供眼位的两个空点之外的空点叫“路”,判断胜负的依据就是数双方的“路”有多少,比如一块棋围了八个空点,那么它就有六路。终局后计算双方路数的办法是给每块活棋中再填入二子,然后分别数出双方的空点(路)的数量,谁多谁赢。

到明代时规则转化为还棋头数子法,即终局后计算双方的块数,每多一块棋多的一方就要还一子给少的那一方,这也就是“还棋头”。比如黑活棋四块, 白活棋一块,那么计算胜负的时候黑就需要还三子的棋头。还棋头之后,数一方的棋子就成了,超过(含)181就赢,不到则输。

中国古代围棋在规则虽然有变化,但基本思想还是一致的,围棋,说到底是生存的竞争,存活到最后的一方,才是获胜者,围棋的胜负,与“子”“空”“地”“目” 均无关,所谓“数目”,只是一种可以提前判断胜负的方法,这和以“目数”决定胜负是有本质区别的。换句话说,就是双方一人一手,不断的走下去,最终必然出现一方无子可下,再下下去将被对方全部吃尽,最后棋盘上只存活一色的棋子,胜负自然就分出来了。

在此情况下每块棋都必须有两个眼不可入子,就体现出来了。

但是围棋在传入日本时,一知半解的日本人始终没有弄明白围棋胜负规则根据,把数目时每块棋都要除去两目这个重要的规则漏掉了。直至到创立后来的数目法,发展成现代围棋规则,真是围棋发展的一大倒退。
古代围棋讲究棋块越多越要多贴目,这就强调了棋与棋之间的联通作用。对于现代围棋棋块之间的互联是无必要的,所以就有了“金角、银边、草肚皮”之说。但古代围棋就不同了,天元位于棋盘正中央,是通联八方之地,自有重大作用,绝非现代围棋的“草肚皮”可以比拟,所以古谱中“点天元”之类的棋层出不穷。而边也兼收围地和联通两利,所以古代围棋就“金角、银边、草肚皮”重要性相对平衡。

所以众观古今棋谱,古人对弈,棋势天马行空。而当代人对弈,棋势都是趴在边框上的,虽然有“宇宙流”之类,但根本成不了主流,对弈者所要考虑的只不过是赤裸裸的抢地占空罢了,情趣不可同日而语。这是现代围棋的规则先天不足造成的。

 

就像古希腊人认为圆是最美的西东一样,合理的东西才是美的。还棋头也类似,它是从最简单的互杀原理中总结出来的,一块活棋必有两个眼,不能入气,所以点目时每块棋必须去掉两口活气,这才是合理的围棋规则。合理的东西才能产生美感。宇宙流为什么激动人心,人们为什么喜欢天元开局,因为美是人的天性。

古代围棋是美的,美在于中心与边角的平衡,美在于空与势的平衡,但是在现代围棋中,这种均衡不存在了。现代围棋的规则出了问题,具有美感的布局不再能取胜,不合理的规则造成了劣胜优汰,天元局、宇宙流纷纷被淘汰,围棋的布局越来越边框化,越来越定式化。

 

古代围棋是空与势的辩证,现代围棋全完是赤裸裸的守角围空。现代围棋取消了“还棋头”,也就扼杀了天元的作用,棋盘中心也就成了无人争夺的空旷草场,不复古人逐鹿中原的豪情壮志。

在现代围棋中,李常昊所善长的不过是边角实地的计算外加一个“稳”字就可以无敌天下。试想在一个棋盘中心可以产生万千变化的古代围棋规则下,那个棋手能够凭一个“稳”字称霸天下。

现代围棋的规则,本质上是对棋手的束缚,在这种规则下,棋手无法达到理想的最高境界。应该说因为现代围棋规则的不科学,现代围棋相对于古代围棋,其精巧、奥妙、情趣、哲理丧失了一大半。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