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随拍】去古人的庭院散步(二)

(2013-03-19 07:33:57)
标签:

兰州

金崖

永丰村

古建筑

四合院

分类: 陇上行迹
【随拍】去古人的庭院散步(二)
    上一次周末去寻找兰州郊外的金崖古建筑群,见到了几个但是实际上主要的建筑群还是没有找到。回来后,问了网上的朋友,问明确切的地方。这周再次驱车前往。之所以如此执着,也不是自己特别好这古建筑,而是不大服气就生活在离兰州不远的地方竟然有这样的规模不小的古建筑群自己竟然不知道,还有就是周末去乡村看看古建筑对我来说是再好不过的一种放松和休息。
    这次去找起来就容易了一些,不过这些建筑的保护基本上完全还是拥有者自发的,处在原始的保护状态。官方对保护这些古建筑的一点点努力也就是给有规模的古建筑贴了一块牌子......

    兰州古民居中最有代表性的建筑便是四合院。但这种古建筑保存下来的很少,在兰州苑川河一带的榆中县金崖镇永丰村,至今完好地保存着一些古民居四合院,是兰州地区保存最完整、最多的村子,它展现着苑川河一带古老的建筑艺术风格和其独特的文化魅力。
    四合院在我国有着相当悠久的历史,早在2000多年前,就有四合院形式的建筑出现。起先它是封建社会上流阶层的一种住宅,多为官宦和富豪之家用于府第,后来逐渐走向寻常百姓家,形成颇具特色的民居民俗,最终成为汉民族民居的典型代表。据有关史料记载,兰州的四合院,主要是明肃王移藩兰州、设陕甘总督以后,逐渐形成的移民居为主的规模。明肃王视苑川河一带为风水宝地,在下游的来紫堡黄家庄平顶峰建有墓地,永丰村距黄家庄不远,位于其上游,都是丝路古镇必经之道。明清两代,将士、使臣、商旅络绎不绝,在古镇金崖一带,开烟坊、水磨坊、斗行、药店、商铺的商贾很多,形成了古老的手工业,闹市粮行和繁荣的商业街。
    永丰村是金崖镇的一个历史名村,由一个自然村形成,分大庄、小庄。永丰村位于苑川河中下游,优越的地理位置和便利的交通使各路商贾小贩云集于此,市场繁荣,经济发展,涌现出一批财东富豪,他们购置田产,兴建住宅。村里境况好的人家都建有四合院,建造年代在清代,村里建有四合院12家。
    据说,永丰村的四合院的营造是极讲究风水的,从择、定位到确定,每幢建筑的具体尺度,都是严格按照风水学说进行布局构思的。因院内东西南北均建房,故名四合院。永丰村四合院有着兰州四合院的明显特征。其院的独特之处在于房子后墙及左右山墙或土坯砌成,前面则全用木料装修。院两侧厢房为正方形棋盘格大木窗,而这两个窗户几乎占了一间房子一面墙的五分之三。这就是所谓的“窗比门大”。
    永丰村所建的四合院除保持兰州四合院的共同特征,遵循当地的风俗习惯外,又融进了主人原籍建筑的型制、习俗和文化,在建筑形式、装饰等方面均有较鲜明的地方特色和悠久的历史传统。呈现着细微的差异。永丰村四合院一般为一进院,型制多为长条形,左右厢房间距较窄,房屋为“一坡水”;从用材上看,永丰村四合院土坯、青砖、木材兼有,一砖到顶的较少;屋顶多用方砖平铺,很少用筒筒瓦,与当地雨水少有关。从风俗上看,正门六柱大门仅限于有功名的官宦人家。四合院是封闭式的住宅,对外只有一个侧门,关起来自成天地,具有很强的私密性,非常适合度假居住。院内,四面房子都向院落方向开门,一家人在里面和亲和美,其乐融融。由于院内宽敞,可在院内植树栽花,叠石造景。居住者不仅享有舒适的住房,还可享受自然赐予的一片美好的天地。永丰村四合院主要集中在小庄内一条街,被称为“四合院一条街”。
【随拍】去古人的庭院散步(二)

【随拍】去古人的庭院散步(二)
    走进这个墙体高大的小巷子,立即就会有一种古意涌上来。在西北,不同于江南,因为气候干燥少雨,建筑多为土木,就跟西北的长城多为土坯夯成类似。
【随拍】去古人的庭院散步(二)
    这是官方的措施。
【随拍】去古人的庭院散步(二)
    我敲了半天门,终于有老乡来开门了,比较完整的一个四合院。不大,但是精巧,别致,听主人说,里面大部分都改造过了,房子是祖上传下来的,按照年头算,有个一百多年的历史了。
【随拍】去古人的庭院散步(二)
    说道保护,主人说只是贴了牌子,并且不时会有媒体来拍摄采访,但是怎么保护的事情从未说起过,也未见到一分钱的帮助。
【随拍】去古人的庭院散步(二)

【随拍】去古人的庭院散步(二)

【随拍】去古人的庭院散步(二)
    家中的隔断是老东西,但是掉色很多,就自己重新刷了漆。
【随拍】去古人的庭院散步(二)

【随拍】去古人的庭院散步(二)
    老的茶叶盒。
【随拍】去古人的庭院散步(二)
     老的端饭的盘子。
【随拍】去古人的庭院散步(二)

【随拍】去古人的庭院散步(二)
     村边伫立的金家祠堂,老而旧,还有些破败。
【随拍】去古人的庭院散步(二)
     祠堂的木雕依然精美,甚至颜色也还保留着。
【随拍】去古人的庭院散步(二)

【随拍】去古人的庭院散步(二)

【随拍】去古人的庭院散步(二)
     雕刻的图案同样很漂亮。
【随拍】去古人的庭院散步(二)

【随拍】去古人的庭院散步(二)


【随拍】去古人的庭院散步(二)
     这个大院是村民推荐的很完整的一个古建筑了。去时,敲半天门没有任何应答,一推,门是开的,一边敲着门,一边喊着主人,进去看了看。
【随拍】去古人的庭院散步(二)
    这是砖墙,而且原味十足。 【随拍】去古人的庭院散步(二)
    龛中二字“仲位”,仲位代表第二的意思,在古代民间风俗中---祭祀时,上的第二道供品或供菜,叫做仲位。这里是什么意思就不清楚了。
【随拍】去古人的庭院散步(二)

【随拍】去古人的庭院散步(二)
      其实,我最喜欢这样的院子了。中间一定要是园子,有树有花有草,接地气。在这里散步、独坐、看书、养神,那是怎样的惬意!
【随拍】去古人的庭院散步(二)
     半边已经改造的很现代了,看上去不大协调。
【随拍】去古人的庭院散步(二)
     喊半天主人看来不在。我们就赶紧退出去了。
【随拍】去古人的庭院散步(二)
    高高的门楼、高高的槐树,这是一个好去处。
【随拍】去古人的庭院散步(二)
     敲门,有个孩子出来,问可以进去看看拍几张照片吗,小孩点头可以。我们就进去了。
【随拍】去古人的庭院散步(二)

【随拍】去古人的庭院散步(二)
    这个应该是两进式的,两个大小不一的四合院连在一起。
【随拍】去古人的庭院散步(二)
    旁边还有耳房,比较完整。
【随拍】去古人的庭院散步(二)

【随拍】去古人的庭院散步(二)

【随拍】去古人的庭院散步(二)

【随拍】去古人的庭院散步(二)
    也是一边做了改造。
【随拍】去古人的庭院散步(二)

【随拍】去古人的庭院散步(二)

【随拍】去古人的庭院散步(二)

【随拍】去古人的庭院散步(二)
 
【随拍】去古人的庭院散步(二)
     这次探访还没有结束,还有一些,下篇博客继续。不过下篇是否要用现在这个博文的题目,我正在纠结。因为,下篇我所拍摄的图片,不是散步那样的轻松,而是关于这些古建筑的残垣断壁,是关于保护的内容。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