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拍】中秋无月更赏月


标签:
深广月亮诗意月光农历 |
分类: 微距小品 |
可是,我在无眠的夜晚,发现一束月光静静地爬在墙上,这样的发现一经出现就很固执地在我的心里留下了痕迹。我琢磨着,便想出一些由此延伸的风景,这风景布满了我的脑海,我由此而觉出一种微微的触动。
一束月光静静爬在墙上,表达了一种在如今已经很缺乏的诗意,或者可以说是浪漫。也许是因为太久地疏离了诗意和浪漫,对于赖以感觉的心,这诗意和浪漫,要么就如一阵轻烟飘过那样熟视无睹,要么便如失明已久的眼睛重新看见光亮那么新奇,而这新奇多少有些无奈的味道。
这里,我便陷入一种也许可笑的思考。白天,总让人感到生活是在应付中过去,各种各样的事务,忙忙碌碌的奔波,难得静下来,伴随的是浮躁和疲倦。即使一一个机会,去了风景宜人的景点,路途的劳顿,门票的贵贱,人流的拥挤,多少触手可摸的事情大煞风景,用纯粹心灵的眼睛去争取心灵的享受,在白昼的熙熙攘攘中,显得软弱而无力。夜晚则大不相同,白天的各种假面可以放在一边,夜色无边地把这一切都溶化掉,在灯光都显得朦胧的夜晚里,一扇门,一扇窗关起来就是一个自由放松的世界。夜里,色彩是单调的,如果没有灯光,便只有宁静的白和黑。在这单调而又博大的单调中,白昼中压抑的就会一点点释放出来,在精神的世界里天南地北地飞翔。
我便说,白昼是物质的,色彩鲜亮然而有限,黑夜是精神的,色彩单调然而无垠。白昼是现实,琐碎,无奈,黑夜是梦想,遥远,飘渺。
在大多数情况下,我宁愿要遥远而飘渺的黑夜。白昼的世界,人生活在虚伪和假装中。普通、平凡的工作,你来我往的交际,很实际,却牵着人过多的精力,需要苦思冥想才能够应付,而应付是疲惫和令人厌倦的。在白天的世界里,人在人群中,个体的喜怒哀乐差不多都要淹没在集体的秩序里,仅有的差别只是相貌的不同和处事的各异这很细微的区别。这样的白天,人是无法逃避的,逃避就意味着放弃生存,无法逃避,无法安静,那就只有去承受。
黑夜的世界,则充满了迷人的宁静。人可以躲起来,呆在一个角落里,不必顾虑衣服是否整洁,仪表是否端庄,不想说话时就沉思默想,想大叫时狂嘶滥喊一下,不必在意会有人来干涉。总之,一切不愿去触碰的都可以躲开,去做自己想做的事,想自己去想的东西。这种自由给精神一个深广的空间,使白天里枯燥乏味的心灵,可以尽可能地诗意和浪漫起来。
诗意和浪漫,是多么美的字眼呀!这样美的字眼可以神思飞扬地联想到太多美丽的东西。可是,诗意和浪漫却离现代人太远,现代人麻木而枯燥的心灵和想象很难感受和享受这种生活柔曼迷人的情愫。渴望诗意和浪漫被认为迂腐、幼稚,营造诗意和浪漫又变成酸气,矫情,人们习惯平庸枯燥的日子,就象原本用柔和的声音可以表达的语言非要粗嗓大喊,习惯于靠平庸枯燥的方式弥补已经成为奢望的诗意和浪漫。
一束月光静静地爬在墙上。静得仿佛可以听到月光细碎的脚步声,静得好象能够看见月光走过时掀起的轻尘和来自天宇的气息。面对面地凝视着墙上那一束静静的月光,竟依稀觉出那是从李白、王维的诗里走出来的,是从苏东坡的词里跳出来的,是从阿炳的二胡中滑过来的,或者,她蓄满了沉甸甸的古典的诗意和浪漫,在这静夜来感染一个在凡尘世界挣扎的俗人。也许,她竟成了一种安慰,一种平衡。先是一束,渐渐地增加,直到泻成一片,在渐渐缩小,变成一束,慢慢消失,然后,再一点点地来过。她是那么有耐心地提醒人们,无论是什么样的日子里,都不要忘记诗意和浪漫。守住心的宁静,就会守住诗意和浪漫,生活里的水分就会饱满一些,不致被白日的暑气蒸发干净。
一束月光静静地爬在墙上,就是诗意,发现这种诗意,就是浪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