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下酒(三):刘备和曹操的亮相
(2009-10-03 09:51:19)
标签:
刘备曹操杂谈 |
分类: 絮絮叨叨 |
大凡做了帝王的人都有一些不同于常人的事迹。这也许是人们为了突出伟人的不平凡,也许是为了更好地让伟人从精神和生平上都高出普通人来,给大家仰视的机会和崇拜的依据。
刘邦与项羽见到秦始皇出巡的场面。项羽当即对叔父梁言:“彼必可取而代也。”而刘邦则长叹:“大丈夫当如此也!”
“彼必可取而代也。”
“大丈夫当如此也!”
这是两人都在吊儿郎当混日子的时候说的话,当他们成为一方诸侯争霸天下的时候,这就成了他们素有大志,一开始就要逐鹿天下的证据。
这是史家的手笔,文学家也不忘了这个传统,也给人物以不同凡响的豪言和壮语,增加人物的魅力。
《三国演义》的第一回刘备出场,曹操亮相。这两个在《三国演义》里有着夺目光彩的人,一出场亮相均有这样的豪言壮语,而且显露出各不相同的的气质和个性。
刘备家贫,“素有大志,专好结交天下豪杰”,望着家门前的大桑树,小的时候就发出:“我为天子,当乘此车盖。”这的确是大志,试想,一个家贫以织草鞋为生的小孩子,时常要靠人接济方能度日的贫家少年,能说出这样的话来,不是异数,是什么?
刘备是汉室宗亲,中山靖王之后。这样的出身也许就在他幼小的心灵中播下了他不是凡人的种子。能发“我为天子,当乘此车盖”多少与他的出身有点关系。这个出身,无论对于刘备自己还是对于同时代的其他人,都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刘备自己就非常在意自己的这个汉室宗亲的身份。当张飞问起他何故对着招募义军的榜文叹息的时候,他首先从这个身份开始介绍:“我本汉室宗亲,姓刘,名备。”在那个天下纷争四起的年代,素有大志的刘备从一开始就知道自己的这个汉室宗亲的身份,是他便于行事的一个很好的先天优势。在此后,他屡屡都要提到这个,一说到这个马上就会引起别人格外的注意。
曹操亮相不象刘备那样自己发豪言,却借助了很多人的口,一连说了三次。桥玄对曹操说:“天下将乱,非命世之才不能济。能安之者,其在君乎?”南阳何颙言:“汉室将亡,安天下者,必此人也。”汝南许劭曰:“子治世之能臣,乱世之奸雄也。”
“子治世之能臣,乱世之奸雄也。”这是读书者凡论及曹操的时候都要提及的一句话,这句话不是许劭见到他时说的,是在曹操专门找去再三追问下才说出来的。这句话可以有两种理解,一种理解:在大治之世,曹操是能臣,生逢乱世曹操是奸雄;另外一种理解:曹操可以治世,也可以乱世,治世时是能臣,乱世时是奸雄。这两句话并不完全是奖褒之语,而曹操“闻言大喜”,之所以大喜,联系后来他误杀了吕伯奢一家后说的那句更有名的话“宁教我负天下人,休教天下人负我。”就能够明白了。
刘备和曹操两个人在第一回先后登场亮相,此时,两个人不同的处境。刘备是白身,曹操是官身。但是刘备幸运,遇到了张飞关羽,结义生死,成为刘备角逐霸业的擎天巨柱。曹操权谋机变,屡有军功和治绩,在周围人望很深,人脉不薄,这正是他后来身边人才济济的原因。
三国争霸,刘备、曹操来了。
刘邦与项羽见到秦始皇出巡的场面。项羽当即对叔父梁言:“彼必可取而代也。”而刘邦则长叹:“大丈夫当如此也!”
“彼必可取而代也。”
“大丈夫当如此也!”
这是两人都在吊儿郎当混日子的时候说的话,当他们成为一方诸侯争霸天下的时候,这就成了他们素有大志,一开始就要逐鹿天下的证据。
这是史家的手笔,文学家也不忘了这个传统,也给人物以不同凡响的豪言和壮语,增加人物的魅力。
《三国演义》的第一回刘备出场,曹操亮相。这两个在《三国演义》里有着夺目光彩的人,一出场亮相均有这样的豪言壮语,而且显露出各不相同的的气质和个性。
刘备家贫,“素有大志,专好结交天下豪杰”,望着家门前的大桑树,小的时候就发出:“我为天子,当乘此车盖。”这的确是大志,试想,一个家贫以织草鞋为生的小孩子,时常要靠人接济方能度日的贫家少年,能说出这样的话来,不是异数,是什么?
刘备是汉室宗亲,中山靖王之后。这样的出身也许就在他幼小的心灵中播下了他不是凡人的种子。能发“我为天子,当乘此车盖”多少与他的出身有点关系。这个出身,无论对于刘备自己还是对于同时代的其他人,都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刘备自己就非常在意自己的这个汉室宗亲的身份。当张飞问起他何故对着招募义军的榜文叹息的时候,他首先从这个身份开始介绍:“我本汉室宗亲,姓刘,名备。”在那个天下纷争四起的年代,素有大志的刘备从一开始就知道自己的这个汉室宗亲的身份,是他便于行事的一个很好的先天优势。在此后,他屡屡都要提到这个,一说到这个马上就会引起别人格外的注意。
“子治世之能臣,乱世之奸雄也。”这是读书者凡论及曹操的时候都要提及的一句话,这句话不是许劭见到他时说的,是在曹操专门找去再三追问下才说出来的。这句话可以有两种理解,一种理解:在大治之世,曹操是能臣,生逢乱世曹操是奸雄;另外一种理解:曹操可以治世,也可以乱世,治世时是能臣,乱世时是奸雄。这两句话并不完全是奖褒之语,而曹操“闻言大喜”,之所以大喜,联系后来他误杀了吕伯奢一家后说的那句更有名的话“宁教我负天下人,休教天下人负我。”就能够明白了。
刘备和曹操两个人在第一回先后登场亮相,此时,两个人不同的处境。刘备是白身,曹操是官身。但是刘备幸运,遇到了张飞关羽,结义生死,成为刘备角逐霸业的擎天巨柱。曹操权谋机变,屡有军功和治绩,在周围人望很深,人脉不薄,这正是他后来身边人才济济的原因。
三国争霸,刘备、曹操来了。
后一篇:孤独,原来就是不能走出来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