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好友 发纸条
写留言 加关注
说到短除法大家都不陌生。利用它可以帮助我们解决很多数学问题。比如:分解质因数、求几个数的最大公因数或最小公倍数用它来解决既清晰又便于计算。那你们知道它的来历吗?我们一起来经历一下数学家是如何创造出短除法的!
把136分解质因数,如果用普通的除法计算会得到以下3几个竖式:
http://s14/bmiddle/61ed51b7t84a681f18bed&690
使用一段时间后,数学家发现有用的数据只有三个“2”和一个“17”,其次是帮助我们计算的68和34。很明显用一般的除法竖式太麻烦!如果能连续除,省略掉无用的计算过程,就好了。智慧就在这个过程中产生了,将除法竖式摞起来呀!于是就变成了这个样子:
http://s12/middle/61ed51b7t84a687ac719b&690 确实这样就简便多了!可过了不久有人又提出了新的问题:倒着往上写不符合人们的书写习惯,而且也不够美观,有时写着写着就到头没空了。
“把它倒过来不就行了!”有人提出。
http://s5/middle/61ed51b7t84a68de2d2d4&690
我们现在用的短除法就是这样演变来的。
喜欢
0
赠金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