乌合之众:大众心理研究--勒宠《乌合之众》的得与失
(2019-08-12 21:20:44)
标签:
乌合之众社会心理学 |
分类: 读书笔记 |
勒宠《乌合之众》的得与失(罗伯特-墨顿)
《乌合之众》虽然有着这样那样的不足与缺憾,但仍是一本值得一读的书。
《乌合之众》在社会心理学领域是否最有影响力,一直存在着异议,不过它确实对人们理解集体行为的作用以及对社会心理学进行思考发挥了巨大影响,无论对勒宠《乌合之众》中的观点赞同还是反对,都不能对它视而不见。
作者认为,《乌合之众》的当代意义,在于它发现问题的功能而非解决问题的功能。从弗洛伊德对于
《乌合之众》的矛盾态度中得出的结论是:勒庞对人群和集体行为的突出特征有相当敏锐的把握能力,但是他并没有对它们作出令人满意的说明。
勒宠的表述远不是盖棺之论,它只能算是一个为这个题目更为先进的观点提供了重要指导的起点。
在读此书时,读者不仅要注意勒宠多有论述的问题,还要注意他有时在无意之间表露的思想,这样我们便可以感受到人的社会行为中自己过去没有留心的某些方面。
勒庞本人对群体及其社会心理学的理解,在多大程度上是建立在他对发生在自己面前的事情的观察上。《乌合之众》不是在写历史,他借肋下历史,是要努力找出群体性格和行为中一再出现的相似之处,它们只在细节上有所不同。
从布朗热的迅速崛起和突然垮台中,勒庞看到了两条公理,即名望的起源而论,取得成功就是最大的成功;就名望危险的衰浇而言,失望就是最大的失败。
勒庞对于历史的态度是矛盾的,他触及了一个后来得到更严格更令人信服的阐述的观点:在决定人们的历史地位上起着更大作用的,不是他们的“真实”面目,而是后人对他们的认识和感受。
勒庞的菱从来不为系统搜集证所所累,他所采用的方法是社会哲学家、社会心理学家和社会观察家的方法:把历史
上的奇闻逸事用作思想资源,误以为这种资源多少能够证明由此得出的解释的真实性。
勒庞预见到了我们这个群众运动的时代,并描述了这些运动的若干特点,其方法已被这方面的社会学研究所继承并做了重要的发展。
后一篇:乌合之众:大众心理研究(导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