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做一个偏激的挑剔者的成本最低廉

(2007-11-22 10:05:21)
标签:

随笔/感悟

最近,看到艾静的博和伶俐的博都分别发了两篇不同的文章,但所要表达的都是一个问题. 我也跟她们有过类似的经历,深有体会啊!在这里,我想引用伶俐引用的那篇文章中,我认为写的最精彩的那部分,与大家一起分享.
 
伶俐的BLOG原文:http://blog.sina.com.cn/s/blog_4a31a32201000di9.html
艾静的BLOG原文:http://aijing1997.blog.sohu.com/69888527.html
 
做一个偏激的挑剔者的成本最低廉

  当今的中国社会中,偏激的挑剔者正大行其道,我们听到的指责声又何止是针对约瑟夫先生一人。曾有一位日本学者去北美高校举办二战主题艺术展览,结果被挑剔者认定“美化侵略战争,为日寇张目”,一时间网上围攻蔚为壮观,而事实上那位日本学者是个立场坚定的反战人士,举办展览的目的在于揭露战争的残酷和罪恶,这种不分青红皂白的“围攻”造成了极其恶劣的影响。另一位国际著名影星,在一部故事片中与日本人有亲昵镜头,也被某些“民族主义者”视为“汉奸行为”而大肆抨击,甚至在网上发起大规模抵制行动。至于投石、泼墨、污言秽语、人身谩骂,则更屡见不鲜,所针对的不仅是日本军国主义及其追随者,常常也包括一切日本人和与日本有关系的人,一切与他们的见解有所不同的人,甚至大方向相同、只是细节有所差异的人。按照他们的说法,凡是和他们的“爱国言行”背道而驰的,都是“汉奸”、“卖国”言行,都理应被群起而攻之。

  事实上,做一个偏激的挑剔者的成本是最低廉的:第一,不需要真正了解历史,只需记住几个口号;第二,不需思考、分析和辨别,只需不断重复那几个口号;第三,不需自己动手做什么,只需反对别人做任何事,可以说要多容易有多容易,但他们对历史真相的贡献,却永远比不上实干者之万分之一。当前有些人姿态偏激、语言激烈,动辄指责别人“卖国”“汉奸”,或对一些干实事的人横加挑剔、百般攻击,其实他们根本没弄清事情的原委,也不懂得什么才是真正的民族利益,更不见他们自己为澄清历史真相、捍卫民族利益做哪怕一点点有价值、经得起时间和历史考验的事情。

把排外等同于爱国,把以暴易暴等同于不忘历史,把正常的不同观点等同于汉奸和敌人,用这种狭隘、僵化的眼光看历史、看世界,必然会走入偏激、排他、自闭和故步自封的误区,从而和世界潮流、历史真相、民族利益背道而驰。这样不但不能真正地维护民族自尊,反倒会让本可以争取到的朋友和同情者误认为中国是一个不可理喻、难以沟通的国度,中国人是一群难以相处、不易沟通、不能心平气和探讨问题、不能求同存异互相包容的人。这样做貌似比谁都爱国,实际上却是给中国、给中华民族的形象抹黑,并最终阻碍中国的发展和强大,损害中国和中华民族的根本利益。

自信的民族必然是开放的

  一个强大的民族必然是自信的,自信的民族必然是开放的,中国历史上的汉唐盛世都是海纳百川的开放时代,而闭关锁国的晚清却让中华民族积贫积弱,任人宰割。多一些宽容,少一些偏激;多一些包容,少一些狭隘;多一些朋友,少一些对头,这对“南京大屠杀”问题的澄清、甚至对中国民族精神的培养,都是十分重要的。在写这篇文章的时候,我从网上得到的信息说,已经有很多华人在得知约瑟夫先生的困难后,主动给他捐款,这也让约瑟夫先生十分感动。

中国即将迎来奥运,全世界的目光都将投向这里,他们希望通过奥运这面镜子,看到一个更开放、更包容、更理智的民族,而不是一个狭隘的、偏激的、极端民族主义的民族。这种开放、包容、理智并不是商品上一层花花绿绿的包装纸,不可能为奥运量身定做,而只能在潜移默化中点滴汇聚而成。

文章引用自:《环球时报》2007年9月6日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