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说语言能反应一个国家、一种文化的性格,的确,学了那么多年英语却从没有去思考过这个问题,但这次40天的韩语学习过程,却让我有蛮深的体会。
因为在历史上朝鲜曾经受中国影响很深,所以韩文与中文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
比如,很多韩语单词都分韩语词性和汉字词性,两者表达同一个意思,写法和读音却截然不同。而所谓汉语词性的词,它的发音和中文很像或者近似,让你一听就能大概猜出它的意思,这对中国人学习韩语来说,是一个很大的便利。反之也成立,韩国人学习中文会比英语语系的外国人容易得多。
同时,韩语与日语也有不少相同或相通的地方,比如,星期一到星期日的说法,都用上了五行来表达,金木水火土+曜日,因为我曾经在十多年前一时兴起自学了一段时间日语(水平仅限于平假名的读音和简单的几句日常对话,词汇和语法都没学),那句日本人著名的“初次见面,请多多关照“,韩语有和它一模一样的一句话,似曾相识的感觉越来越强烈,想来韩国和日本以前也有不少历史渊源吧。
40天,80小时,我顺利学完了中级班,一起学习的同学有家人就是朝鲜族的,有嫁给了朝鲜族的,有嫁给了韩国人的,基本都有那个语言环境,只有我属于从零开始,唯一似是而非会的几句都是大学时看韩剧学的,但也许有那个语言天赋吧,也或许是我享受那种学习的乐趣,在我学了20天韩语初级班来到中级班时,来自韩国庆州的韩国语老师惊讶于我标准的读音和词汇量,她不相信我只接触了20天韩语。
韩语的特性是怎么样的呢?我举些例子你就能大概了解了。
比如,在中国,建筑物的出口和出口贸易的出口是一个词,但是韩语却是两个词,它严格区分清楚,你要表达哪个意思就用哪个词,不能混用,但是中文不存在这种问题,大家都知道只要学一个词,可以用在不同的地方,表达不同的意思。
另外,关于称呼,韩国人同样是喊哥哥,妹妹喊哥哥和弟弟喊哥哥就不一样。还有韩语著名的敬语,对晚辈不必用,对同辈酌情使用(分陌生人和熟人),对长辈则一定要用敬语,并且连主语助词都有相应的敬语。
此外,韩国人和中国朝鲜族都说着同样的语言,但韩国人单词的第一个字一般都轻读,你硬要用标准读音发音就显得粗硬,不够温柔有礼貌了。
韩语存在一些发音缺陷,缺乏一些发音,比如汉语拼音的f,这个音他们是不会发的,于是在韩剧中我们常可以看到的加油(fighting),当韩国人把这英文单词用韩语发出音来就变成了“花一听(音同)”,f被发成了h的音了。
同时,韩语还有很多外来语,这是中国的很多朝鲜族人根本没接触过的,这也是区别之一。韩国人先把英文写成韩文,虽然发音存在缺陷,但很多时候所发的音都是和英文发音很相近的。
从韩国语的语法也能看出韩国人的细致和讲究,同样一个表示“因为”的语法截止到目前为止就学了5种,你得仔细体会它的不同的用法。
总的来说,这40天的韩语学习中,我的感觉是韩国人细致而讲究,等级分明而礼貌有序。
昨天,是我这个新手第一次上战场,过程真的很难忘。
当跨国电话那头听到熟悉的“耶卜塞哟(喂)”时,我真的很紧张很紧张,心脏噗通噗通直跳,检验我的时刻到了!
我等对方“耶卜塞哟”了几声后来才反应过来,“耶卜塞哟”了回去,接着鼓着勇气把特意向韩语老师请教的“请某某接电话”一口气说完,结果对方居然听懂了!真的帮我转交了电话。我那兴奋啊!
通完电话我想谢谢那个转交电话的人,于是对他用韩语说了谢谢,结果对方可能以为我韩语很好,于是咕噜咕噜咕噜,咕噜咕噜咕噜,说了一大串话!我就觉得那些单词听着怎么这么熟呢?是什么意思呢?对方到底说的什么呢?我使劲想努力想,我怎么想都想不起来!书到用时方恨少啊!我是深刻体会了。
很傻的楞在那里后,我尴尬的韩语第一次交流基本结束了。
挂下电话的那一刻,我狠狠的对自己说:我要努力背单词!
我一定要变强!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