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小学四年级语文能力竞赛题(3)(

(2012-09-21 14:53:02)
标签:

杂谈

分类: 小学语文

小学四年级语文能力竞赛题(3)

(2011-05-27 22:23:04)
标签:

杂谈

分类: 经典收藏

一、填空题

1  用“坚”和“艰”同下面相应的汉字组成词语。

  )持      )贞      )巨      )强

  )辛      )实      )苦      )险

2、下面成语写正确的画“√”,错误的画“×”。(8分)

秋高汽爽(   )滴水成冰(   )北风呼笑(   )精益求精(  

如饥是渴(   )日积月累(   )一丝不荀(   )专心自致(  

3、写出古诗的下一句。

①羌笛何须怨杨柳,(                 

②醉卧沙场君莫笑,(                  

③劝君更尽一杯酒,(                  

④秦时明月汉时关,(                  

⑤莫愁前路无知己,(                  

⑥迟日江山丽,                     

4、读填名言警句或歇后语。
1)江山易改,                    

2               ,一日之计在于晨。
3)先天下之忧而忧,                

4)路遥知马力,              
5)滴水穿石——               
6)冰冻三尺——                  

5、给成语对对子。8+4%
 A、九牛一(   B、言而有(   C、沧海一(  D、喜(  )于色
  E、神出鬼(   F、(   )面春风   J、若隐若(  H、一诺千( 
  (      -------              -------       
  (      -------              -------       

6、综合知识积锦:
1岁寒三友是指(           )、(           )和(           )。我国江南三大名楼分别是指(            )、(            )和滕王阁。
2)我国四大发明是指(          )、(          )、(          )、(          )。

我国四大古典名著是《             》、《             》、《             》、《             》。

3)写出四部外国著名文学作品的名字:《        》、《        》、《          》和《          》。

4)写出我国三个传统节日的名字:                                  

5)我国有用生肖(属相)记岁的习俗,马年前边应该是    年,马年后边应该是    年。

6)我国古代朝代大致有夏、商、周、     汉、晋、隋、     宋、元、     清。

二、判断题(正确的在括号里打“√”,错误的在括号里打“×”)。

  1、“均、群、讯”这几个字的韵母都是“un”。      

  2、“涉、逃、索、贼”这几个字的笔画数是一样的。(  

  3、“扫兴”的“兴”读xīng;“看守”的“看”读kàn。(  

  4、与“垂头丧气”一词意思相反的词是“兴高采烈”;(  

  5、“一衣带水”和“拖泥带水”的“带”字意思不同。(  

三、选择题

 1、在“开车、开幕、开场、开口”中,“开”的意思相同的是( 

  A、开车、开幕 B、开场、开口 C、开车、开口 D、开幕、开口

 2、选出排列顺序正确的一组词语(  

  A、梨树 果树 植物 树木        B、植物 果树 树木 梨树

  C、植物 树木 果树 梨树        D、树木 果树 梨树 植物

3、下面几个句子中,写人们的欢乐心情的一句是(  

  A、人们脸上带着笑容,喜气洋洋。

  B、节日的大街,是一条彩色的河,欢乐的河。

  C、人们纷纷来到街头观赏夜景。

 4、下面四句话顺序排列正确的是(  

①丁冬!丁冬!丁丁冬冬……

②人们都到街头、湖滨、广场、公园去乘凉。

③在那摇曳着榴红色窗帘的窗口里,仍然不断地传出好听的琴声——

④夏天的黄昏,屋子里还留着一股热气。

  A、①②③④  B、④②③①  C、②④①③  D、③④②①

 5、下面这段话中,描写静态的一句是(  

  A、对面山腰上已经成熟了的玉米要仔细分辨才不至于认为是小植物在山风中晃动

 B、山谷深处的雾气在阳光里蒸发,慢慢向上升腾

 C、层层叠叠的峰峦,颜色也不同,近的浓黑,远的浅淡,高、矮、远、近,层次分明

6、苦笑  暗笑   傻笑  冷笑  假笑   哈哈大笑  捧腹大笑(只能用一次)。
  A.无拘无束纵情的笑。          
  B.不愉快而勉强做出的笑。      
  C.藏在心里不公开的笑。        
  D.无意义的一味的笑。         
  E.轻蔑讽刺或无可奈何的笑。      
  F.故意做出的,不真实的笑。       

四、简答题

 1、按提示给句子加标点。

  ①四年级战败了五年级获得了冠军(五年级是冠军)

  ②四年级战败了五年级获得了冠军(四年级是冠军)

2、猜字谜

  ①看上去嘴少,话却多得不得了。   谜底是(   

  ②一马走近无木桥。               谜底是(   

  ③走近最里头,见不到日头。       谜底是(   

3、写歇后语。(4)

(1) 老鼠过街­——                (2)骑驴看唱本——         

(3) 聋子的耳朵——              (4)哑巴吃黄连——         

4、把下面这些偏旁分别组成四个字,使它们成为一个四字成语。

                       

                                                  

5、把下面每一组字词排列成一个完整通顺的句子,并加上标点。

    轻轻地 抚摸着微风 吹来 我的 温柔地 脸

                                                                   

    迷人的 那 展露浓艳的 向 笑容 玫瑰花 我们

                                                          

    车辆 城市 行人 大海 黑夜 游鱼

                                                         

6、按要求改写句子,句意不能变。

    疲劳和干渴,把他们折磨得有气无力。(改为“被”字句)

                                                                    

    要想取得好成绩,不刻苦学习怎么行?(改为陈述句)

                                                                         

    小明同学认真地做完了老师布置的作业。(改为“把”字句)

                                                           

三、连线题。(10)

动物可以巧妙地与形形色色的人挂钩,下面的动物和人该如何?用线连一连。

变色龙       代人受过的人    书读百遍     百年树人

纸老虎       暂时失势的人    拳不离手     不长一智

中山狼       见风使舵的人    十年树木     只怕有心人替罪羊替罪羊         外强中干的人    不经一事     曲不离口

落水狗       恩将仇报的人    世上无难事           其义自见

 

五、趣味题(此题为选作题)。

 1、在中间各填一个字,与周围的字组成另一个字。

 

 

 

 

 

 

 

 

 

 

 

 

 

 

 

 

 

 

 2、请为“口”字加两笔,写出8个不同的字(如“石”字)。

                           

 3、在括号里填上适当的词。

①晴天对干燥,正如雨天对(       

②勤奋对聪明,正如懒惰对(       

③饥寒对穷困,正如温饱对(       

 

 4、有一天,一个很有钱的商人和妻子一起,搀扶着老父亲到一位姓符的官员家去作客。请根据这一意思,给下面的拼音加上声调并写上汉字,使其成为一句语言简练的话。

fu   fu   fu   fu   fu   fu   fu   fu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