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冬天来了,可有火炉温暖您的手?

(2010-11-19 11:28:39)
标签:

永不再来

取暖

民生

杂谈

原创

当漫天萧索中远去了最后一片落叶,冬天的气息正呼啸着扑面而来。喧嚣了许久的城市在一夜之间消褪了旖旎的颜色,任凭冰冷且稀薄的阳光剥蚀着大街小巷的昨日繁华。

 

蜷缩在都市的角落,常年生活在恒温空间里,对季节更迭总是迟钝和麻木的,成熟的服务机制和完备的基础设施早已让我们忽略了自然条件的袭扰。和往年一样,城市供暖系统如期启动,按照既定的方案将温暖传递到了千家万户。

 

我生活的这座城市拥有非常优越的供暖条件,无论在单位还是在住所,一套春装足可保证舒适的生活。可是,每年的这个时候,内心的惶恐和惭愧总是让我无法释怀,缠绕在侧的暖意对我来说成为了一种煎熬,让我在异乡的冬夜无法安然入眠。因为我想知道:当寒冷的冬天来到人间,我的父老乡亲,我的白发爹娘,可有火炉温暖您的手?可有欢笑洋溢在咱们的家?

 

我是一个农民的孩子,童年的生活艰辛让我刻骨铭心。迫于都市生存状态的严峻,我至今无法将父母接到身边侍奉;而一向节俭的老人们,为了减轻儿女的负担,一直都在苦捱着寒酸潦倒的日子。不久前,我回到家乡,打算在入冬之前将父母的生活安顿妥当。前些年我已经在父母居住的平房里安装了土暖气,此次回乡是准备置办这个冬季所需的煤炭;没想到,我的计划遭到了父母极其坚决的阻拦。

 

在我们永远看不清真相的多轨制经济环境中,能源价格连续多年一路飙升,如今生活用煤更是成为了一种奢侈的消费。父母告诉我,他们现在连做饭必备的煤炉都停用了,家里所有的日常生活设施全部更换为使用成本稍微低廉一些的电器。听完这些,我顿时语塞,不知道该怎样劝慰父母,更不知道该如何原谅自己。

 

每年的秋末冬初,供暖都会成为所有城市的焦点话题;从民生媒体到网络社区,大家都在乐此不疲的讨论或争执着。岂不知,我们的父辈经过了艰苦卓绝的奋斗,才为我们创造了今天的幸福生活;而现在,还有相当一部分城市居民的亲属仍然生活在条件相对落后的农村。当我们为了自己的生活条件而喋喋不休的力争一个尺长寸短时,可曾有人想起乡下年迈的父母和贫困的乡亲?谁来温暖他们的冬天?

 

当然,我们向供暖企业缴纳了足够的费用,就有权利享受到相应的服务,这是我们应该竭力争取的。我想强调的是,当我们为自己的权益而东奔西走时,请千万不要忘记了没有暖气可用的父母和乡亲。除了自己的亲人,我们还要记得在这个社会中占有相当比例的弱势群体:他们甚至根本就没有争取幸福的机会。当我们声嘶力竭的主张自己的权利时,请记得适当关照这一群体的心情;诚如小沈阳作品中的一句台词所说:在一个饥饿的人面前,即便你没有能力给他一顿饱饭;那么,请你在吃东西的时候尽量不要吧唧嘴;这也是一种善良。

 

随着社会保障机制的不断完善,已经有部分城市开始关注弱势群体的越冬问题:民政机构、慈善组织及公众媒体联合发起相关活动,将取暖设备、燃料等物资陆续送到一些无助的贫困家庭、学校和福利机构,保证老人孩子以及病残人士渡过一个温暖的冬天。“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这是整个社会体系的生存根基;“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这是中华民族传承千年的美德。我们是一家人,我们决不能抛弃这个家庭的任何一个成员,希望在有关部门的正确引导和示范下,在民间力量的配合和支持下,社会各界齐心协力,共同构筑我们美丽的家园,营造一个被爱包围的人间!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