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杂谈 |
人为何年少轻狂?
青少年的行为具有冒险性和攻击性,有时还很莫名其妙,科学家一度认为这是人类大脑存在缺陷所知,是生物在进化过程中出现的一个偶然“错误”。但近10年来,一些突破性的研究提出了不同观点,认为这些行为并不是由大脑缺陷所致,也不是大脑尚不成熟,而是进化使然——青少年大脑,同儿童或成人的大脑,在功能上就有所不同。
独特的青春期大脑
根据对数千人的终生跟踪研究,目前出现的一致结论是,青少年大脑的成熟不在于脑区变大,而在于不同区域联系越来越紧密,以及脑区功能的特化。
在磁共振成像扫描中,白质体积的增加代表着脑区间联系的增强。白质的“白”,来自于一种称为髓鞘质(myelin)的脂质,神经元胞体伸出的长长轴突由于髓鞘的包裹而与外界隔离。脂质髓鞘的形成贯穿整个大脑发育期,作用是大大加快神经元间信息的传导速度。
科学家现在发现,要让远处和近处神经元的信号同时到达,必须精确控制信息传递时间,而髓鞘在其中起到重要作用。儿童进入青春期以后,髓鞘的快速扩张,能加速参与协调处于不同认知任务中的各个脑区。
大脑变化并不仅仅发生在青春期,大多数神经回路在子宫中已形成,很多还会终生改变。然而,在青春期这个特殊时期,负责判断、交际和长期计划的脑区之间的连接显著增加,而这几种能力会对人的一生产生深远的影响。
大脑发育和其他复杂的自然过程一样,都会经历一个先过量生产,然后再进行选择性消除的连环过程。就像米开朗基罗的大卫像从一整块大理石中慢慢凸显出来一样,认知的发展也是在弃除无用和适应性不好的脑细胞连接后,才逐渐成型。与此同时,常用的连接会被强化。尽管消除和强化过程会伴随人的一生,但青春期期间,重心偏向消除过程,大脑会按照环境需要自行重塑。
发育中的失衡态
在激素的作用下,边缘系统从青春期开始(一般是10到12岁)发生显著变化。边缘系统负责调节情绪以及对回报的反应,并和前额叶皮层协同作用,使得青春期少年更爱追求刺激、爱冒险、爱和朋友相处。这些行为都有着深深的生物学基础,在所有社会性哺乳动物身上都能看到,“初生牛犊不怕虎”,青少年向往脱离安全舒适的家庭、探索新环境、寻求外界关系。这些行为能减少近亲繁殖的可能性,创造遗传上更健康的群体,但也会带来相当大的危险。尤其是在现代社会,人们面临众多诱惑,获取药物、枪支和高速机动车变得越来越容易,如果没有理智判断的约束,更是容易出危险。
最终决定青少年行为的,既不单是调控功能的晚发育,也不单是冲动行为的早发生,而关键在于两者之间的不匹配。青少年的情绪化是边缘系统造成的,而前额叶皮层的控制功能要到25岁左右才完全成熟,这中间有近十年的时间,情绪冲动和深思熟虑之间处于失衡状态。
青春期是把双刃剑
了解青少年大脑的独特性和快速变化性,有助于家长、社会和年轻人自身更好地应对危险、把握机遇。比如,如果家长知道青少年大脑的前额叶皮层尚未发育健全,见到女儿突然染了一头橙发,就不会大惊小怪,而会相信她今后会作出更好的判断。了解大脑的可塑性,也有助于家长和孩子就一些重要问题进行有建设性的对话,比如自由和责任对个人成长的影响。
了解青少年大脑的独特性和快速变化性,有助于家长、社会和年轻人自身更好地应对危险、把握机遇。比如,如果家长知道青少年大脑的前额叶皮层尚未发育健全,见到女儿突然染了一头橙发,就不会大惊小怪,而会相信她今后会作出更好的判断。了解大脑的可塑性,也有助于家长和孩子就一些重要问题进行有建设性的对话,比如自由和责任对个人成长的影响。
更多精彩请见《环球科学》2015年7月号《冲动与冒险:解构青春期大脑》↓



7月新刊现已开售!官方淘宝店地址:http://item.taobao.com/item.htm?spm=a1z10.1-c.w4004-6871276559.2.vQCKDB&id=520268880436
后一篇:如何让问题少年回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