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第7期目录

标签:
股票 |
分类: 每期封面及目录 |
[本期客座总编?
于军
中国科学院北京基因组研究所研究员,最早投身“人类基因组计划”,并把该计划引入中国的科学家之一
迈向精准医学
如果精准医学变成现实,医生首先会根据病人的遗传特征、身体现状和环境特点,深入探索病人特异的因素,查询病人积累的所有医学检测结果,因此可以在第一时间开具准确的药方帮助病人,使病人尽快摆脱疾病的困扰——在本期客座总编于军看来,这一令人兴奋的前景还仅仅是精准医学所带来的一部分改变。
[封面故事 COVER STORY]
26
载人火箭,飞向火星
撰文?戴维·H·弗里德曼(David H. Freedman)
科学家正在建造有史以来最大、也是最有野心的空间飞行器:太空发射系统,这枚巨大的火箭将在今后的25年,搭载着居住舱、交通工具和其他生存所需要的供给品,带着人类前往月球、小行星、木卫二——当然,它的最重要的目标,还是带着人类去火星。
[神经科学 NEUROSCIENCE]
36
冲动与冒险:解构青春期大脑
撰文?杰伊·N·吉德(Jay N. Giedd)
青少年爱刺激、爱冒险、易冲动,有时还会产生莫名其妙的想法。为什么会这样?最新研究显示,在青春期,大脑各个区域间的网络连接处于快速发育状态,负责驱动情绪与控制冲动的两个脑区发育不同步,这一方面使得青少年具有很强的可塑性,但另一方面也使得青少年的精神状态不稳定,容易产生精神问题。
[天文学 ASTRONOMY ]
42
从星光中读懂宇宙历史
撰文?阿尔贝托·多明格斯(Alberto Domínguez)
???乔尔·R·普里马克(Joel R. Primack)
???特鲁迪·E·贝尔(Trudy E. Bell)
自古至今,所有星系中的所有恒星发出的光,汇聚成了弥漫整个宇宙的河外背景光。这些星光记录了各个时期的星系的信息,通过分析星光,可以读懂整部宇宙历史。不过,河外背景光非常暗弱,直到最近,天文学家才找到了精确的测量方法,那就是利用遥远的明亮星系——耀变体发出的高能γ射线。
[法医学 Forensics science]
66
找回无名尸身份
撰文?阿南达·罗斯(Ananda Rose)
她的编号是0425,科学家只知道,她是非法移民,在穿越美墨边境后死亡,被发现时,她的尸骨还算完整——除此之外,科学家手中没有任何与0425相关的信息。但在两年之后,科学家找回了0425的身份,并把她送回了家乡——洪都拉斯。在这两年间发生的故事,是法医鉴定史上的经典案例,对于很多客死异乡的无名尸体来说,他们“回家”有望了。
[动物学 ZOOLOGY ]
72
动物的社交网络
撰文?李·阿朗·杜盖金(Lee Alan Dugatkin)
???马修·哈森耶格尔(Matthew Hasenjager)
许多动物和人类一样,都生活在复杂的社会中。动物社会成员之间的互动关系,不仅对动物个体的生存至关重要,也关系着整个种群的生存繁衍。科学家正在利用分析人类社交网络的数学工具,研究动物的社交网络。这样的研究不仅有助于理解动物行为、更好地保护动物,也能帮助人类更好地认识自己。
[公共卫生 PUBLIC HEALTH]
78 感染蚊虫
阻击登革热
撰文?斯科特·奥尼尔(Scott O'Neill)
全球每年约有3.9亿人感染通过蚊虫传播的登革热。为了解决这个问题,科学家尝试让蚊虫感染一种细菌,登革热病毒无法在感染后的蚊虫体内复制,也就无法进一步传播。而蚊虫感染这种细菌后,后代也会携带细菌——这会是消灭蚊媒疾病的终极方法吗?
[生物学 BIOLOGY]
84
解读细胞语言
撰文?戴尔·W·莱尔德(Dell W. Larid)
???保罗·D·兰普(Paul D. Lamper)
???罗斯·G·约翰逊(Ross G. Johnson)
细胞会用多种方式进行沟通,其中一种方法是相邻细胞直接传递分子,实现信息交换;而一旦这种交换方式出现问题,就可能导致疾病——这一发现,或许为未来的疾病治疗提供了新的思路。
50
数据库:精准医学的瓶颈
撰文
马克·A·鲁宾(Mark A. Rubin)
基因测序技术的飞快进步,使得精准医疗成为了可能。不过,要真正发挥精准医疗的作用,首先应该建立起基因数据与临床数据相匹配、各个医疗机构都能访问的数据库。
52
实现可持续发展的五大优先事项
撰文?吕永龙
???内博伊沙·纳基切诺维奇(Nebojsa Nakicenovic)
???马丁·维斯贝克(Martin Visbeck)
今年9月,联合国将发布17项可持续发展目标,而在这17个总目标之下,还有169项分支目标。面对这个复杂的目标体系,科学家应该优先从哪些方面着手?
54
中国稀土业被“围剿”?
撰文
林晓智(Xiaozhi Lim)
为了摆脱对中国稀土的依赖,欧美国家开发了更廉价、更高效的稀土元素分离方法。例如,加拿大的实验室使用分子识别技术,可从矿石中提炼出纯度达99%
的单一稀土元素。
56
科学家该退休吗
撰文
梅根·斯库代拉里(Megan Scudellari)
德国和日本的法律规定,科学家到了65岁必须强制退休,但很多科学家在这个年龄,不仅依然精力充沛,且有着丰富的科研与领导经验,是科学界的宝贵财富,让他们退休是否合理?
60 STAP
事件余波
撰文
戴维·塞拉诺斯基(David Cyranoski)
STAP事件带来的影响并未结束。除了事件当事人,与此相关的其他科学家的研究工作也受到了极大影响。严厉的处理措施和随之推出的一系列政策,可能会给日本科学界带来深远影响。
63
量子力学:什么才是真实的
撰文
泽亚·梅拉利(Zeeya Merali)
量子力学最奇异的地方,就是粒子没有确定的状态,只能用波函数来描述它们处于某个状态的概率。现在,科学家希望能验证波函数是否真的存在,如果是的话,它的本质又是什么。
[ 前沿 ADVANCES]
美国研制碟形火星着陆器
暗光子:暗物质新线索
污水里也有“金矿”
医生装备透视眼镜
全球科技热点
过度夸赞令孩子自恋
短吻鳄揭示恐龙步姿
四川短翅莺:来自四川的鸟类新种
守护“末日之钟”的智囊团
蝙蝠实验揭示人类语言学习机制
技术档案?TECHNOFILES
10
科技产品的升级游戏
撰文?戴维·波格(David Pogue)
科学评论?COMMENT
11
终结残忍的猕猴实验
撰文?芭芭拉·J·金(Barbara J. King)
反重力思考?ANTI
GRAVITY
12?在污水里淘金
撰文?史蒂夫·米尔斯基(Steve Mirsky)
图表科学?GRAPHIC SCIENCE
48
重建鸟类进化树
撰文?莎拉
· 卢因(Sarah Lewin)
健康科学 ?THE SCIENCE OF
HEALTH
92
电子刺激术消灭鼾声
撰文?戴维·努南(David Noonan)
怀疑论者 SKEPTIC
94
别拿人文不当科学
撰文?迈克尔·舍默(Michael Shermer)
95 读来编往?FEEDBACK
96 经典回眸?50,100&150
YEARS AG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