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似曾相识感缘起何处

(2012-10-30 13:49:27)
标签:

杂谈

分类: 每日科学新闻

来源:http://www.huanqiukexue.com/html/newgc/2012/1030/22798.html

 

绝大多数人都有过这样一种感觉:突然间对一个场景感觉异常熟悉,而又清楚地知道这个场景绝对没有经历过。这种现象称之为似曾相识感(déjà vu),而这种现象激发了无数作家、电影人和音乐人的创作热情。

  

 

    西部大学(Western University)研究生克里斯•马丁(Chris Martin)表示,似曾相识感之所以不同寻常就在于面对一个情景有两种感觉混合在一起,一种是熟悉,一种是认为这个情景应该是不曾见过的。但是,为什么一个情景会激发一种熟悉感,同时又会让人觉得这种熟悉感是一个错误呢?

   尽管大众文化中,似曾相识感已经是旧相识,激发了无数人的好奇心,但对这种主观感觉的科学解释却相当不足。研究似曾相识感有很大困难,一是这种现象转瞬即逝,再者,心理学实验室还没有能诱发这种现象的手段。

    马丁和心理学教授斯蒂芬•柯勒(Stefan Köhler)在网络版《神经心理学》发表了一篇名为《单侧颞叶癫痫中的‘似曾相识感’同记忆识别实验中的选择性熟悉感损伤相关》的文章。这篇文章的研究对象是一组十分罕见的精神病患者,似曾相识感是他们犯癫痫的早期症状。通过对这一群体的研究,研究人员得以对这一神奇的现象获得一些理解。

    由于脑内长期存在潜在病灶,绝大多数颞叶癫痫患者即使在不犯癫痫时也会有轻微记忆损伤。柯勒及他的团队通过寻找旨在探查熟悉感的特定记忆任务中似曾相识感的行为学标记来建立文章题目中提到的联系。研究人员发现了一种行为模式可以辨别患者是否有似曾相识感。熟悉感仅在癫痫伴有似曾相识感的患者中受到损伤。研究人员进行了一项实验,实验中,不同类型的记忆发生冲突,有似曾相识感的患者仍旧可以凭借回想与以前发生的实际事件相关的信息来对抗有关熟悉的不适感觉。

    柯勒和马丁表示,这些发现为理解这种主观、转瞬即逝的感觉的心理学和神经机制提供了全新的视角。柯勒说,这些发现再一次向我们说明,即使一瞬间的记忆也反映了大量不同甚至是对抗过程的相互作用。另一方面,这些发现在治疗颞叶癫痫中也具有临床意义。

    这项研究由西部脑与意识研究所(Western’s Brain and Mind Institute)进行,伦敦健康科学中心和麦吉尔大学的临床科学家合作参与了研究。内容由西安大略大学(University of Western Ontario)提供。

 

(环球科学 冯新阳)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