启动太空经济

标签:
军事杜汉美国航天飞机环球科学杂谈 |
分类: 文章选登 |
载人航天私营
两年前, 已故著名演员、《星际迷航》(Star Trek) 中 斯科提(Scotty) 的扮演者詹姆斯· 杜汉(James
Doohan)获准参与了他人生中的最后一次探险,提供这一机 会的是太空探索技术公司(Space Exploration
Technologies Corporation,简称SpaceX)。这家公司总部设在美国加利 福尼亚州的霍索恩,成立于2002
年,从事着一项任何一家 新兴企业都未曾涉足的业务:绕地轨道飞行。2008 年8 月, SpaceX 公司对自行设计制造的“猎鹰1
号”(Falcon 1)火 箭进行了第三次试射,杜汉的骨灰被安置在这枚以液氧和煤 油为燃料的火箭顶端,准备发射到绕地轨道。然而,仅仅
飞行了大约两分钟,杜汉的最后一次探险之旅就提前结束 了——火箭一二级分离过程中,第一级撞上了第二级。至此, SpaceX
公司的火箭进行了三次试射,全都以失败而告终。
好吧,你还指望能看到什么别的结果吗?如此冷嘲热讽 的,有美国航空航天局(NASA)里的老前辈、航天项目的执
行者,还有那些抱着传统观念不放的人——他们笃信,只有 工程师、技师和管理人员构成的庞大团队,在获得数十亿美
元资金投入之后,再经历长达数十年的研发周期,才能承担 起将有效载荷——特别是人类,安全送入地面以上数百千米
绕地轨道的任务。毕竟,太空还是太严酷了。小型私有企业 或许有能力发射一艘小巧的特技飞船,摇摇晃晃地爬升到几
十千米以上的高空,就像企业家兼工程师布尔特·鲁坦(Burt Rutan)在2004 年赢得X 大奖(X-Prize)的那次壮举一样。
但是,与NASA 多年来利用航天飞机(space shuttle)和国 际空间站(International Space
Station)开展的各类任务相比, 这样的成就只能算是刚刚摸到门槛。如果你想进入绕地轨道, 100
千米只不过是起步,抵达这一高度时你最好是在全力加 速,因为只有速度提高到7 千米/ 秒,有效载荷才能在地面 上方300
千米处绕地球旋转而不至于掉落下来。
既然如此,那美国奥巴马政府又是出于怎样的考虑,才 会在2010 年2 月宣布,NASA 应该从根本上放弃载人飞船业
务,转包给私营企业来经营呢?按照这一规划,迄今为止投 资在“星座计划”(Constellation)上的90 亿美元,绝大多
数将被NASA 一笔勾销。“星座计划”原本的目标是研制能够 替代航天飞机将宇航员和补给物资运送到空间站、最终前往
月球的下一代飞船(参见《环球科学》2007
年第11 期《乘“猎 户座”飞船去月球》一文)。而现在,情况完全反了过来—— NASA 将向SpaceX
这样的新兴企业提供创业基金,然后签 约购买船票,搭乘他们的火箭前往空间站。
下一代NASA前一篇:研究:抗抑郁剂会增加暴力行为
后一篇:形形色色的亚马孙种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