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科学家揭秘“双性”禽类

(2010-03-15 10:30:36)
标签:

杂谈

    为何有些鸟类会同时具有雄性和雌性的双重特征?这个问题已经使科学家困惑了几个世纪,最近有研究者揭示了其中的奥秘。

       带有雄性和雌性双重性质的鸡的倒影


    通过对罕见的兼有白色(雌性特征)和棕色(雄性特征)羽毛的鸡进行研究,科学家对禽类的性别发育有了新的认识。

    以前一般认为禽类体内的性染色体控制动物性器官的发育,性别特征由性器官分泌的激素决定。但是,科研人员发现,雄性和雌性鸟类体细胞上的差异对性别特征产 生影响。该现象被命名为细胞自动性别特征(CASI)。

    该项目的科研人员来自英国爱丁堡大学罗斯林研究院,英语生物科技和生物科学研究委员会(BBSRC)提供了关键资助。论文发表在自然杂志上。
   
    据悉,这项研究有着极为重大的科学意义,对解释男性和女性的行为差异和对疾病的不同抵抗性也有很大作用。此外也有利于肉禽类的养殖——人们可以运用该项研 究来选择更容易孵化的受精卵;人们甚至可以在母鸡身上移植公鸡的生长特征来获取更大的产量,这对应对未来的食品危机也有意义。

    米歇尔.克林顿博士是该研究的负责人。他说:“我们对鸟类性别特征的决定因素的认识被彻底改变了。我们现在意识到,该决定性因素来自于雄性和雌性细胞的差 异以及造成这种差异的根源——性染色体被转录的不同。这是鸟类性别研究领域的一个新增长点。同样,这也意味着我们必须要重新估量在其他组织中性别发育的影 响。以及有证据表明,心脏和大脑组织也存在性别的差异,对鸟类的研究会提供一个模板来对性别差异进行进一步研究。”(陈岩)


相关阅读: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