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癌症研究所:牛奶会提升患癌风险

标签:
牛奶癌症杂谈 |
分类: 文章选登 |
以前,人们认为只要是断奶婴儿可以饮用,且无安全问题的软饮料,对成年人也不会造成伤害。但过去10年,科学家通过试管试验和(成年)人体试验发现,牛奶可能大幅提高成年男性患前列腺癌的风险,而对于女性而言,饮用牛奶则可能患上乳腺癌和卵巢癌。牛奶与癌症到底有何联系?科学家认为,致癌因素可能是牛奶中的激素、生长因子等具有生物活性的化学物质。
美国癌症研究所的科学家在一项最新研究中,也找了一些证据。蒂莫西·凡斯塔(Veenstra)和同事从商场购买了15种牛奶,进行分析后发现,其中竟含有15种雌性激素:雌性激素酮(estrone)、雌二醇(estradiol)以及其他13种雌性激素的代谢衍生物。
通常,人体分泌激素是为了调节各项生理机能,它们就像乐队指挥官,调控着基因表达的开启或终止。但是,如果人体含有外源激素(不是身体自己分泌的),就可能干扰人体机能。
雌性激素会促进肿瘤生长,尤其是在前列腺中——令人吃惊的是,即便雌性激素浓度很低,也能发挥这一作用。雌性激素浓度在不同种类的牛奶间有何变化,哪些化学物质又会形成雌性激素?
美国癌症研究所的科学家在研究回答了上述问题(相关研究将由发表在最新一期的《色谱杂志B辑》上)。他们发现,全脂牛奶含有的雌性激素最少,浓度在2%左右,而脱脂奶和奶油中的浓度则更高一些。
他解释说,更多的受体,允许更多的雌性激素(包括来自乳汁的激素)来开启这些细胞机器,让肿瘤生长。而在其他激素系统里面,如果出现了过量的激素,身体就会减少激素的产量。这是因为,人的身体只经历了一段相对较短的时间来进化适应食物中外源雄性激素的能力,丹比解释说,这样的一种反馈机制还没有形成。牛奶中的激素“进入了一个并不需要它们的系统”——至少在成年人体内是这样。
有关牛奶的报道中一个最惊人的观点就是它对胰岛素样生长因子(IGF-1)的影响。很多研究都提到,胰岛素样生长因子浓度的提高会增大患癌症的风险。牛奶仅仅是IGF-1的一个来源,而那些经常喝牛奶的人的血液中也含有大量的IGF-1。
戴维·克莱因博格(David
Kleinberg)是纽约大学医学院的内分泌学家,他提醒大家,虽然科学界对IGF和牛奶的关系已经有了相当多的研究,但是这绝对不是一个简单的问题。
通常情况下,当人脑下垂体(pituitary gland)分泌的生长激素到达相应组织的时候,IGF-1的生产就开始了。IGF-1就像是生长激素的在具体部位的代理,替它完成促发细胞生长的任务。
克莱因博格说,在乳腺,“IGF-1完全取代了生长激素”。换句话说,IGF-1可以促发细胞生长,而不需要其他任何外部信号。
尽管雌性激素同样与乳腺的发育有关,但如果没有IGF-1的话,雌性激素就没有什么作用了。克莱因博格的研究团队已经通过在乳腺和前列腺中的研究证实,有了IGF-1,雌性激素就可以将细胞增殖的影响放大。
在2月的内分泌学评论,克莱因博格和他的同事提到,在过量IGF-1和雌性激素同时存在的时候,乳腺增生就会出现,其本质就是细胞过度分裂。
但现实是这样的。“不同的人体自然产生IGF-1的能力差异明显,”波拉克指出。“即使饮用乳制品会增加体内的IGF-1水平这一点确信无疑,我们仍可无视它们,因为这一点点IGF-1浓度变化相对人与人间固有的差异而言实在太小了。”
也就是说,人的基因才是决定因素,而不是乳制品。波拉克解释说,如果对人按先天生产IGF-1能力排序,那么对排在前1/4的人而言,即是他们从不喝牛奶,“其体内IGF-1水平也比排名后1/4的人天天喝很多牛奶要来得多”。
上面的结论各有各的道理,那我们到底该怎么办呢?波拉克说出了他的想法,有关乳制品对人体生物活性的知识,我们知道得太少,因此,我们现在要做的只能是采取一定的预防手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