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立之年,你算有为青年吗?

标签:
总监青年安然无锡蒲公英发行杂谈 |
分类: 安然随笔 |
再过两三天,又到了五月七日,往年都是过了这日子才想起来,又涨了一岁了。今天正好想起,防止过了那天,今天先写篇小文纪念下我三十三岁的生日。
三十三了,弹指一挥间,走过了人生的好几个阶段,也渐渐开始了人生奔四的旅程,想想也真可怕,过了四十,也就等着养老了吧,记得当年我妈退休就是四十五的,他们属于特殊行业,提前五年退休的。
三十三了,也过了而立了,幸好的是我该读书的时候还读着,该谈对象的时候谈着,该生小孩的时候生着,该工作的时候也工作着,至少一直努力奋斗着,甭管混成啥样,也该知足了,知足常乐嘛,吃亏是福嘛,其实我一直挺知足的。
当年我们算是第一年扩招的那批,赶的好不如赶的巧,也算顺利的上了大学,其实按照以前的情况,我们是要直接进入社会学习的。进大学特别感谢的是我妈。她一如既往的支持我,母亲没有文化,是当时的社会环境造成的,加上她小时候生病,更没了这机会,所以她挺知道知识的重要性的。
当时我上大学的时候她已经退休,每月拿着410元的退休工资,那是2000年,当时我们的学费已经一学期4500左右了,母亲退休以后也没闲着,为了我的学费,她做过保姆,到厂里当过分拣工,也曾一段时间做过环卫工,每次交费的时候,她总是将费用早早的准备好,所以在大学那会我从来也没有拖欠过一分钱学费,但我知道我亏欠了我母亲太多,父亲当时也在单位上着班,每月拿着五六百的工资,可每月却还是准时准点的给我卡里打着饭费,一个月400。我是记得在父母的资助下我才得以完成大学的学业的。
说实话,现在看来,当时自己真有点自私了,这样的家庭环境,真不应该去上大学了,事实上,大学的三年也没学到什么知识,从扩招那年开始,教育已经开始变味,老师也都是敷衍了事,课程设置也并不合理,广而全都要学,到最后也都是猪头三三不精,何以在社会立足,可还是幸好的是我们那一届人还都是算有点上进心的人,十年过后,遇到些以前的同学,也都算是混的不错,工资收入也算可以,有的还混到了单位的中层。
毕业后,没有在专业上发展,而是转投到了一家杂志社,原本想可以在杂志社写写弄弄,发挥下自己的兴趣爱好,可这是一家私人企业,,被安排到了广告部门,对于一个初入职场的学生,要想立马能够拉到广告,真是比登天还难,记得当时每月拿着单位的300元的实习工资,就开始的职业道路了,这是我自己的选择。以前的同学大多都到了与专业相关的企事业单位,有的直接到了大型的海运公司,收入都还不错,一般都要1000多一个月,上远洋大轮船的直接是6000的起薪。
在自己的努力之下,也给公司拉来了不少的广告客户,但最后都是老总副总出面才最终拿下,但老总也为了犒赏我,将好多广告的软文采访文章都交由我来写,那时候还真挺高兴的,虽然要花费很多的时候和精力,但还是乐此不疲。终于在二三个月后在公司立足了脚,也因为公司调整,换到了一个新的部门,发行部。也正因为从发行部开始,奠定了我现在蒲公英发行的基础。
每个人都不愿意接手发行部的事情,当时我也有些不情愿,一度想离开刊社,回到自己的本专业上来,但是老总的一再挽留和给予承诺的下,我留了下来,也因为前任发行总监离职,我也顺利接手前任总监的工作,在发行的工作上做了很多工作,拓展展示点位,在商家放置报刊架,给邮政报刊亭安装雨蓬,每期的刊物的接送和投放,销售统计,以及刊物的会员卡的优惠单位的选取增加,都是由我们发行部门管理和操作,记得当时已经管理了10个人的部门了。
这都是前话,后因为公司老总未兑现承诺离开了刊社,和朋友一起自办刊物,当时也算是年少轻狂,幸好的是朋友拉到了投资,损失较少,半年后因为意见分歧离开。就一头撞进了教育行业,在一所中专里做了教务专员,后任教务主任直到公司关张。期间联络到无锡的各大中专院校,到他们的单位从事教课工作,现在想来,似乎无锡的一些技工院校,从去上过课,还和他们的校长,负责人成了好朋友,这都不再多说了。
还是说说我们的蒲公英发行吧,自从从刊社离开之后,凭着发行那点经验和能力,无锡的一些杂志刊社也极力的想叫我过去,帮他们建立他们的发行渠道,但也都因为意见不一,未能成行。但也经常能接到一些以前同事给的相关的发行业务,虽然费用并不多,但也是帮帮朋友,联系联系以前同事的感情,倒也不错。
其实从当年在做发行的时候,就一直有这样的念头,什么时候可以把无锡所有的杂志的发行业务都接下来的话,那个体积量,发行量也就大了,北京有小红帽,上海有红蜻蜓,广州也有这样的发行公司,那无锡为什么不能也有这样的专做发行的组织公司呢?一直在思虑,但也一直没有突破点,因为常规上在这样一个地级市,刊物又不多,又没有出版社的地区也用不着这样的公司,而且人家也不可能给你来做,一个是你人还在刊社当中,无法做到平衡,同时每个杂志也有自己的行业秘密,不可能公开的。
但是这样的愿景与想法一直在心中,火花并未熄灭,终于在离开刊社以后已独立人的身份接到了来自于广电的一份杂志的活计,说实话,当年还真没有想到那么远,只是想把自己的活做好,刊社满意,我就算对得起朋友的介绍,对得起信的过我的广电的领导了,就凭着这点信念,从06年开始从一份杂志,到两份杂志,到三份杂志,从一家单位,到两家单位,到三家单位,一直到现在包括无锡广电,无锡日报,无锡大型的广告公司和无锡的各行政单位的杂志18个种类,服务过近百种的刊物,及各大型的房产,汽车,商户单位。
我们也一直在努力,从最开始的200家单位计起,经过多年的删选,挑拣,增加和调整,我们的合作商家也日渐壮大,直至今日已经近1500家单位,在各刊社的支持下,我们在未来的二年时间内,还准备开发江阴,宜兴地区,扩大我们的发行展示的区域版图,未来对周边城市也要逐渐开发拓展。也许将来,在发行展示上,当人们提起无锡,直接想到的就是蒲公英发行,当然这也要我们不断的坚持,不断的努力,和不断的进取,有希望才有未来。让我们蒲公英飞的更高,更远,无论到哪里都能生根,都能发芽。
我要感谢的人很多,有为我一生操劳的父母,有一直做我坚强后盾的老婆,还有我那乖巧可爱的女儿,我更要感谢的是一直信任和支持我的合作刊社,为我架起了希望的明天,你们给了我自信,给予我努力的机会,给予我对待未来的希望。同时还要感谢一直在我身边的朋友们,他们从没有瞧不起我,默默的支持着我,好多曾经在二泉的性地们。
三十三了,不管算不算的上有为,但是我自个认为我通过努力,证明了自己,事业,家庭,工作都有了新的进展,我不求有多少的飞黄腾达,只要求有一份事可做,有一口饭可吃即可,要求太多也都是枉然,还不如脚踏实地的做好自己能够做到的工作,一步一个脚印,走的稳当,活的轻松。
这两年通过自己的努力,买了车,虽然不是啥好车,但也算四个轮子跑了,也从原来的电动车升了一个档次,也为发行的速度提高马力和动力,有人说,为什么不直接买个稍微好点的车,可以一步到位。可任何事情哪里有一步到位的事情,先用着北,权当动力,下次换一更好的。买了房,是一二手房,但也算有了自己的房子了,花了几年时间,靠自己从无到有,也算有突破了,买的一楼,方便家中老人进出,后有双院,前有一停车位,自认为还挺不错的,等将来扎有钱了,再打算买新楼盘吧。
从一无所有,到今天的这一切,我应该有所满足,三十三,努力着吧,有了1就有2,有了2就有3,慢慢的,别急,心急吃不了热豆腐,一切都会有的,生活多美好,
最后,还是自己祝福下自己:“安然,生日快乐,继续奋斗,继续努力。相信自己,明天的生活更美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