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科技大学远程教育学院《管理信息系统》 模拟试题(三)
(2011-12-21 22:27:22)
标签:
管理信息系统进行程序企业流程再造网络地址杂谈 |
分类: 北科大 |
北京科技大学远程教育学院
《管理信息系统》 模拟试题(三)
一、填空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二、请给出下列英文(或英文缩写)的中文含义(每个1分,共10分)
Hub:
PSTN:公共交换电话网络
CSF:
CGI:
ASP:
三、管理信息系统的系统规划有哪些主要方法? 请简要说明每一种方法。(10分)
答:管理信息系统的系统规划主要有四种方法,下面对其分别列举并进行简要说明:
1、关键成功因素法(CSF)
2、战略目标集转化法(SST)
3、企业系统规划法(BSP)
4、企业流程再造(BPR)
四、常见的Internet 的网络地址分为哪几类、各类的特征是什么?指出IP 地址 202.204.0.23 属于哪类 Internet 网络地址,并说明理由。(10分)
答:常见的Internet 的网络地址分为A、B、C三大类。各类的特征如下:
1、A类IP地址:大型网络(包含众多主机),第一位以0开头,或十进制第一段数字小于128。网络地址:前8位。主机地址:后24位。
2、B类IP地址:中型网络(包含较多主机),以10开头,或十进制范围128~191。
3、C类IP地址:小型网络(包含254台主机),前三位以110开头,十进制范围192~223。前24,后8。
IP 地址 202.204.0.23属于C类,因为其开头的数字为202,介于192~223之间。
五、请指出管理信息系统系统设计的主要任务及工作。(15分)
答:管理信息系统设计阶段遵循自顶向下的设计原则,首先进行总体设计,逐层深入,直至完成系统每一模块的详细设计和描述工作。主要任务包括总体设计(或概要设计)和详细设计两个阶段。
2、数据处理流程及数据类的设计
3、数据库设计
4、编码设计
5、功能模块的处理过程设计
6、输入输出设计
六、请回答程序设计的要求
答:结构化程序设计主要有以下一些要求:
1.程序的正确性与可靠性
程序的价值首先在于能够运行并正确地解决问题,即在预定的条件下输入必要的数据后,能得到正确的输出结果。其次,还要求程序必须稳定可靠,在遇到意外情况时能自动进行适当的处理。例如,程序能识别由于误操作输入的不合理数据,并能采取适当的对策,以确保程序的运行不受干扰。可靠性指的是程序正常工作的能力,一般用平均无故障时间来衡量。
2.程序的可读性
所谓可读性,指的是对程序进行阅读与理解的方便程度。程序编好后,一般要经过多次修改才能确保其正确性与可靠性。要修改就必须先读懂它、理解它。
现代计算机的应用程序往往要若干人分工合作来完成。某个人编写的程序不仅自己能读懂,还要使其他人也能够读懂,这样才便于整个程序系统的调试、组装等工作的顺利进行。为此,应尽可能在程序中关键的位置上使用注释语句,说明程序模块的功能、变量的作用等问题。
3.程序的可维护性
程序运行时可能出现故障。出现故障后检查故障的原因、确定程序中的错误位置、修正程序中的错误等操作需要一定的时间。程序可维护性的优劣就是以这类操作所需时间的长短来体现的。
4.程序的可移植性
程序的可移植性指的是在某一种型号的计算机上编写的程序,转到其他型号的计算机上运行的能力。
5.程序的可扩充性
程序的可扩充性指的是在不改变整体结构的前提下,经过某些处理使程序的功能有所扩充。
6.程序的效率
程序的效率主要是指程序运行时所占有的系统资源与程序本身处理功能的比率。这里所说的系统资源包括存储空间和占用的机时等。如果一个不太长的程序在较短时间内能够解决很复杂的问题,我们就说这个程序的效率比较高。反之,如果一个冗长的程序所能解决的只是比较简单的问题,又要运行较长时间才能得到正确答案,那么它的效率就是很低的。
七 请回答系统测试的内容
答:系统测试是利用测试数据及测试问题对已开发完成的系统进行专门检验。
系统测试的内容主要包括以下三个方面:
1、数据处理正确性测试
2、功能完整性测试
北京科技大学远程教育学院
《管理信息系统》 模拟试题(三)
一、填空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二、请给出下列英文(或英文缩写)的中文含义(每个1分,共10分)
Hub:
PSTN:公共交换电话网络
CSF:
CGI:
ASP:
三、管理信息系统的系统规划有哪些主要方法? 请简要说明每一种方法。(10分)
答:管理信息系统的系统规划主要有四种方法,下面对其分别列举并进行简要说明:
1、关键成功因素法(CSF)
2、战略目标集转化法(SST)
3、企业系统规划法(BSP)
4、企业流程再造(BPR)
四、常见的Internet 的网络地址分为哪几类、各类的特征是什么?指出IP 地址 202.204.0.23 属于哪类 Internet 网络地址,并说明理由。(10分)
答:常见的Internet 的网络地址分为A、B、C三大类。各类的特征如下:
1、A类IP地址:大型网络(包含众多主机),第一位以0开头,或十进制第一段数字小于128。网络地址:前8位。主机地址:后24位。
2、B类IP地址:中型网络(包含较多主机),以10开头,或十进制范围128~191。
3、C类IP地址:小型网络(包含254台主机),前三位以110开头,十进制范围192~223。前24,后8。
IP 地址 202.204.0.23属于C类,因为其开头的数字为202,介于192~223之间。
五、请指出管理信息系统系统设计的主要任务及工作。(15分)
答:管理信息系统设计阶段遵循自顶向下的设计原则,首先进行总体设计,逐层深入,直至完成系统每一模块的详细设计和描述工作。主要任务包括总体设计(或概要设计)和详细设计两个阶段。
2、数据处理流程及数据类的设计
3、数据库设计
4、编码设计
5、功能模块的处理过程设计
6、输入输出设计
六、请回答程序设计的要求
答:结构化程序设计主要有以下一些要求:
1.程序的正确性与可靠性
程序的价值首先在于能够运行并正确地解决问题,即在预定的条件下输入必要的数据后,能得到正确的输出结果。其次,还要求程序必须稳定可靠,在遇到意外情况时能自动进行适当的处理。例如,程序能识别由于误操作输入的不合理数据,并能采取适当的对策,以确保程序的运行不受干扰。可靠性指的是程序正常工作的能力,一般用平均无故障时间来衡量。
2.程序的可读性
所谓可读性,指的是对程序进行阅读与理解的方便程度。程序编好后,一般要经过多次修改才能确保其正确性与可靠性。要修改就必须先读懂它、理解它。
现代计算机的应用程序往往要若干人分工合作来完成。某个人编写的程序不仅自己能读懂,还要使其他人也能够读懂,这样才便于整个程序系统的调试、组装等工作的顺利进行。为此,应尽可能在程序中关键的位置上使用注释语句,说明程序模块的功能、变量的作用等问题。
3.程序的可维护性
程序运行时可能出现故障。出现故障后检查故障的原因、确定程序中的错误位置、修正程序中的错误等操作需要一定的时间。程序可维护性的优劣就是以这类操作所需时间的长短来体现的。
4.程序的可移植性
程序的可移植性指的是在某一种型号的计算机上编写的程序,转到其他型号的计算机上运行的能力。
5.程序的可扩充性
程序的可扩充性指的是在不改变整体结构的前提下,经过某些处理使程序的功能有所扩充。
6.程序的效率
程序的效率主要是指程序运行时所占有的系统资源与程序本身处理功能的比率。这里所说的系统资源包括存储空间和占用的机时等。如果一个不太长的程序在较短时间内能够解决很复杂的问题,我们就说这个程序的效率比较高。反之,如果一个冗长的程序所能解决的只是比较简单的问题,又要运行较长时间才能得到正确答案,那么它的效率就是很低的。
七 请回答系统测试的内容
答:系统测试是利用测试数据及测试问题对已开发完成的系统进行专门检验。
系统测试的内容主要包括以下三个方面:
1、数据处理正确性测试
2、功能完整性测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