充分发挥每个学生的潜在能力,要鼓励,不要抹杀。
标签:
蒂尔德莫泊桑安然叙写《项链》教育 |
分类: 安然随笔 |

一时觉得没什么可写,走走看看,百无聊赖之际,随手抓到一本莫泊桑的小说集,记得有一阵子,特别喜欢他的小说,还专门下载了小说欣赏的朗诵节目,在有事没事的时候,躺在阳台的的躺椅上,沐浴着阳光,听着这位大事的原著,倒是非常惬意的事情,想听多久听多久,有时候一觉醒来,发现自己还在听着他的著作。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风格,这就是每位大师所散发出来的味。喜欢说不上由衷,倒也顺其自然式的。
真正知道这位大师的时候,是同所有的朋友,在中学的一篇名为《项链》的课文,当然这也是他的成名作品,记得那时候学完了这篇课文之后,老师要求我们学生回家要给这篇文章叙写一个结尾,作为家庭作业。当然那时候是没有电脑的,更谈不上去抄袭,即使有,也是低年级的抄高年级的,书店这类的参考书也稀少的很,没有现在这样花色繁多,铺天盖地。
要说到叙写,我倒是挺喜欢的,而且表现出比一般同学都要擅长,从小时候看完电视就喜欢自己给故事加个结尾,让结局自己控制,当然那时候是不知道的,只知道结尾不应该这样,应该有更美妙的结尾,曾经也自己写出一些故事的结尾,寄给一些报社,当然也没有回应,后来我才知道,因为我寄的地方不对,我一般都寄给工人周刊,劳动报,老年报,自然那些同志是不关心你一个小学生写的东西。
回到家之后,仔仔细细的把该篇文章又熟读了几遍,便按照莫泊桑的口吻开始我安然式的叙写了,因为时隔太久,具体的内容都有些模糊了,不过大概的意思是,当玛蒂尔德知道项链是假的时候,她用了十年的努力终于攒够了那条项链的钱,她近似崩溃,然后冲出佛来思节夫人的家,在黑暗的夜里狂奔停留在一小公园,做细致的描写,衬托玛蒂尔德心里的郁闷,难受,回到家之后,丈夫和她说佛来思节夫人来过,说她也找了他们整整十年,就是为了还他们这条真项链,项链就就在桌子上,十年前他们买的这条真项链就在桌子上,他们夫妻俩把这条项链典当了,有了资金,做起了生意,有了十年的历练,玛蒂尔德练就了一番吃苦耐劳,持家有道的作风,这是十年给她最大的财富,她不再虚荣,认认真真的做人,踏踏实实的做事,他们很快有了很多的钱,生活圆满幸福。
一口气当时叙写了有一两千字,第二天,信心十足的交了作业。到了上课的时候,语文老师把作业都拿来了,我们知道上课前老师肯定要评讲作业,老师把叙写的比较好的同学都拉了出来,格外的进行表扬,当所有人都念完了,都没有念到安然的名字,当所有的评讲即将结束的时候老师单独的拿出一本本子,然后说:这是安然的作业,严重的不符合要求,还列出了一二三四,具体是字数超过了要求规定的600字,晕多写了也错,还有就是文章的玛蒂尔德的和文中的所描写的女主人公严重不符合,她一定是一个爱慕虚荣,不知悔改的女人,即使受到十年的折磨她也不会悔改,第三。。。。。。
晕,就这么一片小文章,有必要上纲上线吗,好象安然怎么她一样,怎么什么都不对了。玛蒂尔德是一个爱慕虚荣的女人,但是女人不是嬗变的吗?经过十年的折磨,她还不会变的话,我想不是玛蒂尔德有问题,就是说我不对的语文老师有问题,她太固执了,固执到对课本中的对象也不能容忍其从良从善了,还是语文教学研究上,一定要求这玛蒂尔德只能以这样的形象出现,只能有一个答案,就不会出现第二种可能,这也太绝对了吧,为什么不可以?
玛蒂尔德也是人,她也有自己的想法和生活,我想莫泊桑当年没有写出结尾来就是想让她好好想想,好好思考下自己的行为举止,以后以何种的形象出现在大家的面前,我想莫泊桑都希望她是一个能有所悔改的女人,要正确面对自己的一切,特别经过了十年,这十年不是煎熬,这十年是历练,让玛蒂尔德成为一个真正懂得生活的女人。
所有的事情,都绝不会有一个答案,这不是数学里的1+1=2的问题,每个人看待的问题也都不一样,那为什么不能让所有的同学有不同的观点和立场呢?难道非要一定站在同样的立场上又红又专才行,这绝对是对知识的不解及误读,也抹灭了一个对文学本身极富有创造力的抹杀。如果每位教育工作者,都能够用发展的眼光看待学生,我想我们的学生都是有所长处的,如果充分发挥出来的话,那是有无穷无尽的威力的。这是每个教育工作者深思的问题。
当然了这是我小时候的事情了,现在的教育也改革了,但愿越改越好,越适合我们学生的发展,这是我们想看到了,也是我们社会所想看到的。因为他们是社会的未来。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