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盘点人工培育的二十大纯白色鸟类

人工驯养鸟类除了食用外,玩赏恐怕仅次于食用的第二动机,如国内外自古以来就驯化不少能歌善舞的鸟种供娱乐用,如椋鸟科的善于模仿其他物种声音的八哥、鹩哥(见下图)、鹦鹉,叫声婉转动听的百灵、云雀、乌鸫,羽色漂亮而又善于鸣唱的黄鹂、歌鸲,羽色漂亮外形独特的蓝鹊、孔雀、锦鸡,聪明乖巧善于表演的黄雀、金翅雀、蜡嘴雀、魔术鸽,善于打斗的画眉、鹌鹑、鹊鸲等,尤其是近现代,越来越多的新鸟种被人类驯化,加入我们的观赏鸟系列。


雀形目是鸟类的最大科,盛产各种小型鸣禽,从羽色到鸣声,从外形到性情,雀鸟的多样化是其他目无法可比的,其中不少种类能歌善舞,姿色动人,雀形目的鸟类自然也是人类饲养种类最多的一目,如我国古代饲养的山雀、百灵、画眉(见上图)、鹩哥、八哥、蜡嘴雀、歌鸲等,特别是雀形目的雀类更因体型娇小、羽色漂亮、性情温顺加上数量繁多成为人类驯化观赏鸟种的最主要来源,我们周边的花鸟市场中,那些美丽动人待售的鸟种中大多出自雀类,如文鸟、禾雀、草雀、梅花雀、金翅雀、丝雀、大山雀、蜡嘴雀、朱顶雀等等。

11、白文鸟

类
别:鸣禽
科
属:雀形目梅花雀科禾雀属
祖
先:禾雀
原产地:亚洲
用
途:观赏 美丽指数:★★★★★


在人工培育的白色观赏鸟类中,由灰文鸟培育而成的白文鸟绝对是花鸟宠物市场的宠儿。灰文鸟(见上图),别名爪哇禾雀、文鸟、禾雀、灰芙蓉、爪哇稻米雀、白芙蓉,雀形目梅花雀科禾雀属常见鸟种,该属仅2种,另一种为帝汶禾雀(见上图),体长14厘米,分布于印度尼西亚地区,栖息于草原和低地,为近危物种。有的将禾雀属并入文鸟属,文鸟属作为梅花雀的一属。灰文鸟体长16厘米,成鸟头黑,脸颊有显著白色斑块,上体及胸灰色,腹部粉红,尾下白,尾黑,为爪哇和巴厘岛的特有种,广泛引种至东南亚和澳大利亚,引种至中国东部。在原产地为全球性濒危。灰文鸟主要以禾本科及其他草类种子为食,食物多为草籽、稻谷等。灰文鸟在世界各国都有饲养,中国在很早发前就饲养过灰文鸟。


野生文鸟的颜色较单一,经过人工的培育,现已有花色、白色和驼色。尤其是灰文鸟经人工繁殖育种,选育出了多种颜色的新品种,现已成为世界性的著名笼养鸟。白文鸟也称之为白芙蓉,是日本培育出来的灰文鸟变种,雏鸟时背部羽毛是灰色的,成鸟通体白色,羽毛雪白,嘴和脚是红色的非常漂亮。白文鸟性格温驯,生性活泼,喜欢亲近人、跟人玩耍,很好照顾,还可以训练一些简单的技能,但不善于造巢。很受养鸟人的欢迎。同时,作为手玩鸟,它身强体健,很适合初学者,是一种入门的鸟种,也是一种大家都非常熟悉鸟类

12、白珍珠

类
别:鸣禽
科
属:雀形目梅花雀科草雀属
祖
先:斑胸草雀 原产地:亚洲、澳洲
用
途:观赏 美丽指数:★★★★★


常见观赏笼鸟白珍珠也是雀鸟的一员,由雀形目梅花雀科草雀属的斑胸草雀驯化而来。斑胸草雀(见上图),别名斑马纹草雀、金山珍珠、锦花鸟、锦华鸟、珍珠鸟、小珍珠、锦花雀,体长10厘米左右,全体羽色青蓝灰色,雌雄乌羽色有明显的区别,易于识别,头部呈蓝灰色,嘴基的两侧及两眼下方,均有黑色的羽纹,眼先为白色,嘴基及眼下方黑羽之间,仿佛是眼下“泪痕”,原产澳大利亚东部、新几内亚的热带森林中,栖息于干燥的稀疏林带、灌丛、开阔的农田、草地、盐沼、种植园、公园、庭院等。多成对或集群活动,特别是旱季,常在近水域的地方聚集成千万只以上的庞大鸟群。同属的观赏物种还有黑喉草雀(见上图)等,也是著名的观赏鸟种。


原产地斑胸草雀斑胸草雀的雄鸟鸣叫较为频繁,鸣声有单音或单音快速连鸣,连鸣时急促,鸣声不太悦耳动听,但也不使人感到烦噪不安,鸣声不高,鸣叫时鸟头、尾高翘,呈“u”字形,再配上艳丽的羽色,很有观赏价值。斑胸草雀在中国是在二十世纪五十年代由澳大利亚引进,目前为世界许多国家饲养的观赏鸟。斑胸草雀在人工饲养培育的环境下,又经过人工选择,产生了白色和驼色的品种,其嘴和脚仍为红色,另有花色、头顶有冠、嘴巴黄色等变种。白色品种名日“白珍珠”,驼色品种又名“驼珍珠”。白珍珠是在人工饲养条件下培育有全身羽毛白色的变种,白色珍珠鸟雄鸟嘴红的深,雌鸟红色淡,羽色非常漂亮,也是非常受人喜欢的笼鸟。斑胸草雀以植物性食物为主食,如植物种子、嫩叶、嫩芽,多在地面上觅食,有时在空中飞捕一些小型昆虫。

13、白金丝雀

类
别:鸣禽
科
属:雀形目雀科丝雀属
祖
先:金丝雀
原产地:非洲
用
途:观赏、测试 美丽指数:★★★★★


雀形目雀科丝雀属的金丝雀是国际有名的珍贵笼鸟,由野生金丝雀驯化而来。丝雀属5种,广泛分布于欧洲、中亚、非洲,我国仅产金额丝雀一种。金额丝雀(见上图),体长13厘米,头近黑,额至顶冠有鲜红色块斑。雄雌同色,体羽在繁殖期更为亮丽,分布于俄罗斯、伊朗、伊拉克、阿富汗、巴基斯坦、克什米尔、尼泊尔、印度以及中国大陆的新疆、西藏等地,主要栖息于山区溪边柳丛、杨柳丛、野蔷薇丛中或草原谷地、河谷及岩石滩上。不常见。金丝雀(见上图),别名芙蓉鸟、芙蓉、白玉、白玉鸟、玉鸟、白燕,体长12-14厘米,野生金丝雀通常绿色或橄榄色,主要吃植物种子,夏季兼吃昆虫,分布于非洲西北海岸的加纳利、马狄拿、爱苏利兹等岛屿。金丝雀早在1580年就被葡萄牙人捕捉转售欧洲各国,因其唱功了得及非常适合作家燕饲养,英、法、德及荷兰人都对之趋之若鹜。欧洲繁殖场很快已能取代西班牙人的培殖地位,发展至今已有超过30个不同羽色及外型的新品种了。


金丝雀是羽色和鸣叫兼优的笼养观赏鸟,在中国国内外皆被列为高贵笼养观赏鸟之一。早在1800年,由英国培殖的金丝雀已可在宠物店购得。中国国内的金丝雀主要由“山东种”、“扬州种”和德国“罗娜种”3个品种。中国虽然自19世纪40年代起就从外国引进,但并未注意品种品系的保持,纯种的不多。中国的金丝雀主要由“山东种”、“扬州种”和德国“罗娜种”3个品种。人工培育的金丝雀羽色有黄、白、红、绿、灰褐色,黄色金丝雀的数量较多,最名贵的是嘴和腿都是肉色的白色金丝雀,其次是白羽红眼睛的金丝雀。遗传性比较稳定的金丝雀有如下几种:颤音金丝雀、桔红颤音金丝雀、红金丝雀、卷毛金丝雀、月牙金丝雀、山东金丝雀、白色金丝雀、锅盖头金丝雀。我国产的白色金丝雀可能由山东金丝雀变异而成,体型与山东金丝雀相似。全身羽毛洁白,红嘴、红脚、红眼睛。金丝雀除供观赏外,对空气中甲烷和一氧化碳浓度的高敏感度使它成为最早的煤矿安全报警器。如果煤矿中的金丝雀死去,矿工就需要尽快撤离矿洞,否则会有致命的危险。

14、七彩文鸟

类
别:鸣禽 科
属:雀形目梅花雀科七彩文鸟属
祖
先:七彩文鸟 原产地:澳洲
用
途:观赏 美丽指数:★★★★★


七彩文鸟是笼鸟中原生鸟最漂亮的雀鸟之一,由雀形目梅花雀科七彩文鸟属的野生七彩文鸟驯化而来。七彩文鸟(见上图),别称胡锦鸟、五彩文鸟、七彩芙蓉等,体长11-14厘米,常见的有红头、黑头、黄头等。雄鸟羽色较鲜艳,胸部紫色较浓,身体较长;雌鸟羽色暗淡,胸部色浅,尾稍短,原产于澳大利亚的北部和西部,栖息于开阔的森林、草地边缘和村落、农田附近。七彩文鸟是世界著名的宠物鸟,但在原产地澳大利亚是濒危物种,据统计现存野生数量不足2500只,被世界自然保护联盟红色名录列为濒危物种。有的也把七彩文鸟归于鹦雀属,该属10-12种,大多数物种的头部有着蓝色或红色的斑点,而臀部与尾羽呈红色,尾羽长而尖锐,如红喉鹦雀(见上图)。由于栖息地丧失和退化,鹦雀属下的绿脸鹦雀、皇鹦雀和黑脸鹦雀3个物种被列为易危级。


七彩文鸟野生的种类野外越来越少,已经被列为保育种类了,但人工驯化使得该物种现已成为人工饲养的著名观赏鸟种,遍及世界各地,饲养的七彩文鸟分成好几个品系,人工培育的品种有20多个,羽色艳丽,有黄、红、蓝、紫、黑、绿及过渡色之分,较常见的有红头、黑头、黄头等。一般的大陆上的品种主要有绿身粉胸黄头型和绿身粉胸红头型或者黑头型,黑头的一般为母鸟。白色的七彩文鸟,脸色较淡,浑身雪白,虽羽色不如其他复合色明艳斑斓,但物以稀为贵,一身白色的七彩文鸟还是非常珍贵的。七彩文鸟喜干不喜湿,喜高温,繁殖行为很像禾雀(文鸟)类。雄鸟发情期筑巢,有驭雌能力,交配之前有频率较高的跳抓栖杠行为。

15、魔术鸽

类
别:陆禽
科
属:鸠鸽目鸠鸽科斑鸠属
祖
先:灰斑鸠、粉头斑鸠原产地:亚洲、非洲
用 途:观赏、魔术
美丽指数:★★★★★


提到白色观赏鸟种很多人都会想到魔术大师手头的那只白色的魔术鸽,事实上魔术鸽非鸠鸽目鸠鸽科鸽属的鸽子而是由鸠鸽目鸠鸽科斑鸠属的野生灰斑鸠驯化而来,也有的认为是由粉头斑鸠驯化而来。灰斑鸠(见上图),体长32厘米,全身灰褐色,翅膀上有蓝灰色斑块,尾羽尖端为白色,颈后有黑色颈环,环外有白色羽毛围绕,分布广范,但种群数量稀少,不常见,中国分布于华北和西北地区,也有见于长江下游和华南地区的记录。国外分布于欧洲东南部、中亚、印度、缅甸和日本等地。灰斑鸠和同属的粉头斑鸠被论证是家养环鸽的野生祖先。其中一个原因是此种鸟可以与环鸽交配并繁殖。粉头斑鸠(见上图),别名红头斑鸠,体长28厘米,体淡红褐色,头蓝灰色,尾尖白色,分布于欧亚大陆及非洲北部。


魔术鸽,也即白斑鸠,别名美国白斑鸠、日本白斑鸠、台湾白斑鸠,最早出现在印度群岛,体形娇小,长相似鸽,性格温顺,与人亲近。据说最早的白斑鸠由日本鸟类专家将野生灰斑鸠经人工培育而成。只有白斑鸠通过训练后可以用于变魔术,白斑鸠最早是被美国魔术师带上魔术舞台的因此又得名魔术鸽。而粉头斑鸠通过人类培育驯化出来白斑鸠同样可用于表演,且粉头斑鸠和其他斑鸠都可杂交,所以很难肯定魔术鸽到底是灰斑鸠还是粉头斑鸠驯化单一驯化而来还是二者杂交后代,但可肯定的是粉头斑鸠驯化的后代颜色多样,有白色品种。魔术鸽外形俊美,性情温顺,全身雪白,也是著名的观赏鸠鸽类鸟种。


欣赏雀形目百灵科百灵属的蒙古百灵


欣赏雀形目椋鸟科八哥属的八哥


欣赏雀形目椋鸟科鹩哥属的鹩哥


欣赏雀形目画眉科画眉属的画眉


欣赏雀形目梅花雀科禾雀属的灰文鸟(禾雀)


欣赏雀形目梅花雀科禾雀属的白文鸟


欣赏雀形目梅花雀科禾雀属禾雀的帝汶禾雀


欣赏雀形目梅花雀科草雀属的黑喉草雀


欣赏雀形目梅花雀科草雀属的斑胸草雀


欣赏雀形目梅花雀科草雀属的白珍珠


欣赏雀形目梅花雀科丝雀属的金丝雀


欣赏雀形目梅花雀科丝雀属的金额丝雀


欣赏雀形目梅花雀科七彩文鸟属的七彩文鸟


欣赏雀形目梅花雀科鹦雀属的红喉鹦雀


欣赏雀形目梅花雀科鹦雀属的绿脸鹦雀


欣赏鸠鸽目鸠鸽科斑鸠属的灰斑鸠


欣赏鸠鸽目鸠鸽科斑鸠属的粉头斑鸠


欣赏鸠鸽目鸠鸽科斑鸠属的白斑鸠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