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二十大奇特弯嘴鸟类大盘点之二

鸟类的喙呈弯状很常见,不少常见的食虫鸟类喙都弯曲带钩用于啄食昆虫等猎物,猛禽类的钩状喙更是典型代表,不过能长成弯嘴鹛、镰嘴䴕雀、红嘴管舌雀等那样奇特的弯状喙还是凤毛麟角。许多雀鸟因嘴虽弯曲而得名,如产于澳洲的雀形目弯嘴鹛科弯嘴鹛属的白眉弯嘴鹛、灰冠弯嘴鹛(见下图)等,产于美洲的雀形目嘲鸫科弯嘴嘲鸫属的弯嘴嘲鸫、栗臀弯嘴嘲鸫(见下图)、勒氏弯嘴嘲鸫等。


不少鸟种因喙状弯曲呈镰状、钩状而得名,如本篇的弯嘴鵙、镰嘴蜂鸟、镰嘴风鸟、钩嘴鹛等,这些鸟种不仅喙形奇特,且分布不同区域隶属不同科目,从鸣禽到攀禽,很多鸟种更是新近才发现的新物种,如本篇的瑙蒙钩嘴鹛,和前面介绍过的弯嘴啄木鸟一样都非常罕见而珍贵,照片稀少、资料不全,尤其这些物种的生活习性、种群数量、分布区域仍一无所知,但这些鸟种生存环境因人类对大自然的肆意掠夺导致它们的处境岌岌可危,很难保证这些鸟类的命运在为人类熟悉之前是否也像当年漫天遍野遮盖北美大草原的旅鸽那样最后被人类消灭殆尽。

6、弯嘴鵙
类
别:鸣禽
科 属:雀形目钩嘴鵙科弯嘴鵙属
原产地:非洲
濒危指数:濒危
奇特指数:★★★★★
美丽指数:★★★★


弯嘴鵙无论是弯嘴的长度还是弧度都是弯嘴鸟类中数一数二的珍奇物种,其奇特足可与剑嘴鹛、鴷嘴䴕雀、弯嘴啄木鸟相提并论。弯嘴鵙来自非洲的马达加斯加岛钩嘴鵙家族,该家族是喙型特化的一类鸟,约22种,体长12-32厘米,如著名的马达加斯加盔鵙(具体见奇特的盔:盔鵙)、蓝钩嘴鵙等,不同的喙捕食不同的猎物,弯嘴鵙特别长而弯曲的喙能啄开树皮捕捉到藏身其里面的猎物。


弯嘴鵙(见上图),别名鹰嘴鵙,体长达32厘米,体重106-119克,是雀形目钩嘴鵙科弯嘴鵙属的单一物种,也是钩嘴鵙科体型最大的物种,外表与白头钩嘴鵙相似,但其最大特色是长达7.7厘米呈镰刀状的喙,喙呈蓝灰色,尖端象牙色,弯曲的喙可用于探测到洞和裂缝的昆虫,眼部黑色,除翅膀黑色和尾部黑色带有蓝色光泽外,头、胸、腹部等其余部位白色,腿强壮,呈深灰色至淡蓝色。


弯嘴鵙是马达加斯加岛的特有鸟类,分布于马达加斯加岛西部地区,主要栖息地为从海平面至海拔900米的热带干旱森林和热带干旱灌丛,也见于稀树草原和村落周围的林区,为留鸟,不迁徙。食谱较广,包括蜘蛛、蟑螂、蟋蟀、甲虫、蠕虫等昆虫和变色龙、壁虎等小型脊椎动物。


弯嘴鵙是社会性鸟种,特别是繁殖季节后常结成大规模的群,觅食时队伍可达30只,与其鸟种婚群多达50赖只。繁殖季节非繁殖的鸟仍结成小群共同觅食,也常与白头钩嘴鵙、冠卷尾一起混群觅食。弯嘴鵙主要在树上特别是大型树木觅食,用其弯长的镰刀喙深入树洞捕捉藏在里面的猎物,弯嘴鵙占据了马达加斯加岛啄木鸟的生态地位(马达加斯加无啄木鸟)。弯嘴鵙是国际自然保护联盟列为最值得关注的鸟种,是马岛的保护鸟种。


弯嘴鵙繁殖呈季节性,从头年十月至次年的一月也正是马岛西北部旱季结束期间,实行一妻多夫制,雌鸟通常与两只及两只以上的雄鸟交配来抚育后代,雌鸟的雄鸟结群共同保护领土和抵御天敌的掠食。雌鸟产3-4枚卵,卵呈白色带有斑点,雌鸟与雄鸟共同孵卵和抚育后代,孵化期16-18天,幼鸟19-23天羽毛长成。

7、镰嘴风鸟

类
别:鸣禽
科 属:雀形目风鸟科镰嘴风鸟属
原产地:巴布亚新几内亚 濒危指数:濒危
奇特指数:★★★★★
美丽指数:★★★★★


极乐鸟也称风鸟,是雀鸟中最为著名的家族之一。镰嘴极乐鸟也称镰嘴风鸟,是雀形目风鸟科镰嘴极乐鸟的黑镰嘴风鸟(见上图)、淡嘴镰嘴风鸟(见上图)、黑嘴镰嘴风鸟、褐色镰嘴风鸟这4种奇特鸟类的统称。与该科的极乐鸟属以极其华丽羽毛而出名、长尾风鸟属以秀丽的长尾而著称相似,镰嘴极乐鸟也有其看家本领,虽羽色不如大极乐鸟、红极乐鸟、蓝极乐鸟等近亲绚丽夺目,也不像王风鸟、萨克森风鸟、六线风鸟、裙风鸟、帆羽风鸟凭借高超求偶舞蹈而声名远播,但该属的喙型最为独特,弯曲的长喙在雀鸟中非常罕见,加上一身漂亮的饰羽,尤其是雄鸟那超长的尾羽更是鸟类难得的珍品。


镰嘴风鸟属中以黑镰嘴蜂鸟的体型最大,雄鸟体长可达1.1米,喙黄色弯曲呈镰刀状,是风鸟科鸟种中的喙型最长的物种,雄鸟黑色的羽毛带有绿色的虹泽,披有蓝色和紫色的鳞片状饰羽。淡嘴镰嘴极乐鸟分布于新几内亚西北的热带低地雨林,体长35厘米,呈橄榄棕色,主要以水果和节肢动物为食,由于森林砍伐和栖息地丧失而沦为濒危物种。该属4种都是濒危物种,以褐色镰嘴风鸟(见上图)为代表。褐色镰嘴风鸟体型较大,两性异形,体长可达96厘米,眼圈白色,喙呈镰刀状,雄鸟的羽色带有深蓝色和绿色的虹彩光泽,背部有淡蓝色斑纹,下体褐色,腹部两侧有非常巨大的剑状中央尾羽。雌鸟头部红棕色,面罩黑色,背部呈红棕色,腹部呈浅黄色带有横纹。


褐色镰嘴风鸟分布于新几内亚,栖息于山林地区,亚种4个,即albicans亚种、bloodi亚种、megarhynchus亚种和meyeri亚种。但也有的认为megarhynchus亚种与albicans亚种是同物种异名,目前已3个亚种被承认。在野外属间杂交未记录,但圈养情况品种有杂交的记录。


褐色镰嘴风鸟的外形与体型更大的黑色镰嘴风鸟非常相似,在二者分布重叠的区域中,在海拔较高的地区褐色镰嘴风鸟取代了黑色镰嘴风鸟。褐色镰嘴风鸟多栖息在海拔2000米左右的高山上,主要以水果、节肢动物、小型哺乳动物为食。褐色镰嘴风鸟不仅喙型奇特,羽色独特,华丽的饰羽高贵典雅,雄鸟的巨大剑形饰羽是当地人非常喜爱的珍贵装饰物。褐色镰嘴风鸟被国际自然保护联盟濒危物种红色名录列为最少关注的物种。它已被列入附录II的濒危物种。

8、镰嘴蜂鸟

类
别:攀禽
科 属:雨燕目蜂鸟科镰嘴蜂鸟属
原产区:南美
濒危指数:濒危
奇特指数:★★★★★
美丽指数:★★★★★


被誉为雨林宝石的蜂鸟是鸟类家族中最神奇的物种,无论是外形、体型、体重还是羽色、技巧、珍奇,蜂鸟都占在各大排行榜中占得一席之地,论喙型的独特剑喙蜂鸟就是典范,论尾羽叉拍尾蜂鸟绝对是鸟类的翘楚,弯嘴型的蜂鸟更是不少可媲美其他弯嘴鸟种,如隐蜂鸟亚科铜色蜂鸟属的铜色蜂鸟(见上图)、隐蜂鸟亚科的隐蜂鸟和镰嘴蜂鸟属等等,喙长而弯曲。镰嘴蜂鸟该属种类因喙如镰刀而得名,如黄尾镰嘴蜂鸟(见上图)如小巧的身姿,钩而弯曲得离谱的喙让这种小巧可爱的蜂鸟轻松在二十大奇特弯嘴鸟类占据一席之地。


镰嘴蜂鸟代表物种白尾尖镰嘴蜂鸟(见上图),为雨燕目蜂鸟科镰嘴蜂鸟属,体长14厘米,喙黑色,弯曲呈镰刀状,可用于深入花筒中吸取花蜜。白尾尖镰嘴蜂鸟等镰嘴蜂鸟的资料不详,但从搜集的照片来看,白尾尖镰嘴风鸟的面部黄褐色,体色通体呈墨绿色,翅膀蓝褐色,腹部颜色较浅,因尾尖部白色而得名。


镰嘴蜂鸟分布于中美洲的巴拿马和哥斯达黎加、哥伦比亚、厄瓜多尔和秘鲁远北部,在内瑞拉的梅里达最近也有记录被发现。白尾尖镰嘴蜂鸟的自然栖息地是亚热带或热带潮湿低地或山区森林的灌木丛。

9、绿隐蜂鸟

类
别:攀禽
科 属:雨燕目蜂鸟科镰嘴蜂鸟属
原产地:南美
濒危指数:濒危
奇特指数:★★★★
美丽指数:★★★★★


隐蜂鸟亚科的隐蜂鸟属虽不像近亲镰嘴蜂鸟那样喙型弯曲得让人望而止步,不过其弯曲的长喙是标准化的长弯嘴,也是众多弯嘴蜂鸟类的典型代表,如蜂鸟亚科的紫刀翅蜂鸟、黑喉芒果蜂鸟等。隐蜂鸟属多达26种,雌雄相似,大多绿色或腹部略显青铜金属色,羽色较蜂鸟亚科的黯淡,如西长尾隐蜂鸟(见上图)、小隐蜂鸟(见上图)等。


绿隐蜂鸟(见上图),为雨燕目蜂鸟科隐蜂鸟属的常见鸟种,体型较大,两性相似,体长13.5厘米,体重6.3克,微红的嘴很长并且向下弯曲。雄性的绿隐蜂鸟身上主要是暗绿色,尾部为蓝绿色。眼部为黑色,上下带有浅黄色的条纹,下到咽喉的中部。渐减的尾巴中央的羽毛为白色而且很长,用于在求偶的场合炫耀摆动。雌性的颜色比较黯淡,下部为暗灰色,也有长长的嘴巴和尾巴。西部的绿隐蜂鸟顶冠略小。


绿隐蜂鸟主要分布于中美洲和南美洲,从巴拿马和哥斯达黎加以南,直到秘鲁东部、委内瑞拉东北部和特立尼达岛。指名亚种分布于委内瑞拉和特立尼达。分布于科迪勒拉山系的西部种群体型略小且两性更为相似。绿隐蜂鸟栖息于森林的下层丛林,通常在水的附近,更喜欢丘陵地带,特别是原始雨林和潮湿的亚热带雨林。在哥伦比亚山脉东部地区,绿隐蜂鸟栖息海拔高度650-1750米的地区。


绿隐蜂鸟主要以花蜜为食,也吃小型昆虫。在哥伦比亚东部地区,繁殖季节一般为9-11月,绿隐蜂鸟一次产一个蛋,锥形的鸟巢筑在一片大的叶子下面,通常在水面之上。蛋的孵化期是17-18
天,雏鸟21-23天便离巢。

10、瑙蒙钩嘴鹛

类
别:鸣禽 科 属:雀形目画眉科短尾鹛属
原产区:亚洲
濒危指数:濒危
奇特指数:★★★★
美丽指数:★★★


来自亚马逊的弯嘴啄木鸟是本世纪弯嘴鸟类的重大发现,但2004年2月由缅甸自然保护部和美国Smithsonian研究所的联合考察队在缅甸北部克钦邦瑙蒙镇海拔540米地区发现了奇特的瑙蒙钩嘴鹛。该物种于2005年被正式作为新物种被记录。被命名为“瑙蒙钩嘴鹛”或“缅甸钩嘴鹛”,起初被以为是一个新发现的物种,经进一步研究,现在认为是短尾鹛属短尾鹛的一个亚种。短尾鹛(见上图),平均体重约为35.5克,分布于马来西亚半岛、新加坡、泰国、苏门答腊和婆罗洲的热带潮湿低地森林,单独或成对林下觅食,主要以甲虫、蚱蜢、蚂蚁等各种昆虫为食,因栖息地低地雨林的破坏被沦为近危物种。


瑙蒙钩嘴鹛外形似鹪鹩,尾巴短,腿长,脚比较大,棕色羽毛,嘴长而弯曲用来在地上搜寻及探查食物。虽称为钩嘴鹛,但不同属,钩嘴鹛为钩嘴鹛属的1属,全世界共有8种,我国有长嘴钩嘴鹛、锈脸钩嘴鹛(见上图)、棕颈钩嘴鹛、棕头钩嘴鹛和红嘴钩嘴鹛5种,体长15.6-27厘米,喙侧扁而下曲,最常见种棕颈钩嘴鹛(见上图),雌雄羽色相似,通体棕褐色,有明显长而阔的白色眉纹,嘴细长而略弯呈黄色,颏、喉、胸白色并杂以粗形栗色纵纹,广布于中国秦岭以南地区,国外见于中南半岛喜单独或小群活动,常见于灌丛、阔叶林和竹林间,有时也出没于茶园、松林中。性怯懦,多在树丛或枝条间疾速穿梭跳跃,不作长距离飞翔。繁殖期常鸣叫,声音柔细而单调。有季节性垂直迁徙的习性。以吃昆虫为主,兼食植物种子。
钩嘴鹛外形和生活习性都与画眉近似,在我国长江以南的山林中繁殖,种类很多,与画眉最明显的区别是钩嘴鹛的喙比较长,而且上嘴先端下弯成钩状。长嘴钩嘴鹛(见上图),平均体重约为80.0克,喙长而弯曲,分布于缅甸、孟加拉国、老挝、中国大陆和东南亚,我国有西南和海南2个亚种,栖息地包括亚热带或热带的湿润低地林、亚热带或热带的湿润山地林和亚热带或热带的(低地)干燥疏灌丛,一般栖息于常喜于常绿森林的稠密的下木中及广泛沼泽地的竹丛和甘蔗丛间。


欣赏雀形目弯嘴鹛科弯嘴鹛属的白眉弯嘴鹛


欣赏雀形目弯嘴鹛科弯嘴鹛属的灰冠弯嘴鹛


雀形目嘲鸫科弯嘴嘲鸫属的弯嘴嘲鸫


雀形目嘲鸫科弯嘴嘲鸫属的勒氏弯嘴嘲鸫


雀形目钩嘴鵙科盔鵙属的盔鵙


雀形目钩嘴鵙科蓝钩嘴鵙属的蓝钩嘴鵙


雀形目钩嘴鵙科白头钩嘴鵙属的白头钩嘴鵙


雨燕目蜂鸟科铜色蜂鸟属的铜色蜂鸟


雨燕目蜂鸟科镰嘴蜂鸟属的黄尾镰嘴蜂鸟


雨燕目蜂鸟科隐蜂鸟属的西长尾隐蜂鸟


雨燕目蜂鸟科隐蜂鸟属的小隐蜂鸟


雀形目画眉科钩嘴鹛属的锈脸钩嘴鹛


雀形目画眉科钩嘴鹛属的棕颈钩嘴鹛


雀形目画眉科钩嘴鹛属的红嘴钩嘴鹛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