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每逢参加圣水采集,天公总是不作美,上次下起瓢泼大雨来,辛苦的准备全部泡汤,不采也罢。好不容易等到今早,又赶上雨天,淅淅沥沥,到处水淋淋湿漉漉,没办法,这次打着伞也得去啊。

(大庆城市很大,虽为平原,但辖区里湖光山色少不了)
坐着班车去碧绿湖采集圣水,那湖我还真没去过,据说投资了很多钱,以亿元单位为计算吧,我倒是很想看看那儿湖光山色,应该很不错吧,毕竟用钱砸出来也是件很不简单的事情。车到了,在铁人公园门口停了下来,一进园子,铁人的雕像自然是主打了,在大庆谁也不可能不知道王铁人,纪念的场所铁人理所当然是主角。走在两边翠丛中,我有中清新的感觉,原来是一排排刺柏,这中植物在南方很常见,老家山上还有不少野生,坟头四周种的居多,可来东北后,再也没怎么见着,反而顿觉得有点亲切。这些树栽植在铁人雕像前两侧的大道上,还真有点庄重的味道,若是在南方,公园里自然栽植的是塔柏,一种更漂亮更清秀的无刺柏树。园子里花儿有些错乱,丁香有点残败,香味好象全被雨给洗去了,而蔷薇花才初放,绿丛中红妆稀疏,一群老太太正在广场上冒着小雨扭起秧歌,大概也为圣水采集活动献上一份情意吧。

(大庆著名的湿地--龙凤湿地,可惜没有深入参观过)
采集的圣水地方很远,我们穿过公园,往湖那边走去,一座座人工堤便飘在面前,园子尽头南侧还有个莲花池,可惜小荷初露,水波荡漾,看得不甚清晰。我越发有点遗憾没带相机来,头一次到这个地方,也该拍几张留作纪念。杨柳依依但毕竟不是垂柳,无法戏水弄影,少了一番庭园别致,但丝毫不影响堤下钓鱼人的兴趣,三三两两正忙着钓鲫鱼。放眼望去,这湖还真大,或许是我来此地四年间见到的最大湖泊,四处烟波浩渺,远处翠影隐现,湖光十足,可惜没有山,没有峰峦叠影,据说这湖中建筑仿照西湖而造,没有山始终缺了山色那一半。本想欣赏一番,但活动在即,还得老老实实跟着队伍,穿过一个叫做琴桥的人工桥,一座人工假山在路侧高耸,暂时隔开了视线,我们活动的地点也差不多到了。

(大庆著名的湿地--龙凤湿地,可惜没有深入参观过)
堤坝两旁差不多,种植的是杨柳,树下是一堆堆人工石头,也算是景致。若是湖间小路遍植垂柳,间种碧桃,或梅花傍水,菊花绕石,春来桃红柳绿,春光融融,秋临花影婆娑,岂不是如入仙境?或坝头隔三岔五栽上数株木芙蓉,配上几竿翠竹,木槿蔷薇路两旁,水间莲花成片,古桥幽幽,亭阁错落,岂不是苏杭入画?或堤边路侧广玉兰成行,间植木犀栀子,夏来流碧飘红,秋到幽绕香流,岂不是桃源乐土?如江南之画确实不可能,毕竟这关外寒冬冰雪足可冻杀一切名花,碧桃虽艳终究不是耐寒之物,梅花傲雪也只不过萎缩于江南,木芙蓉华丽也顶多客居淮河片刻,竹子一到秦岭便裹足不前,这些入画佳品终究太过于娇贵,入不了关外苦寒之地。还是杨柳配上杏花,或偶植数株梨花,间种几行海棠,现实多了,也倒是不错选择,配上池中睡莲,岸沼菖蒲芦苇,说不定也是一幅难得的画图。何况,主打还是那一波烟雨,满湖翠浪,鸥飞凫戏,也算是难得养目之地。

(摘自网上:铁人王进喜纪念馆)
趁着活动还没开始,我上了那古典拱桥,爬过去,前面十来步翠堤,灌木丛生,一座半开合式的亭阁落入眼前,分割开湖面,内侧临着来时的亭阁,似乎有苏州园林的味道,倒是不错的景致。转过头,外边湖面豁然开朗,还从中斜出一条幽径直插湖间,三三两两的钓鱼人乐在其中,不知是求鱼而乐,还是因渔之乐?本想去碧绿湖间散散步,再行些距离,可惜活动马上开始,只好迅速折回。采集仪式自然冗长繁琐,领导讲话致辞少不了,演员轻歌曼舞必然其中,主持人没完没了长篇大论,终于熬到了由打扮得漂漂亮亮的护士用“油滴子”采集完的圣水交给领导手中,我们顶着大半上午的丝丝小雨也算是一切完事。

(磕头机,大庆一道独特的风景)
回来,因班车要发,只好匆匆作别。只是有点遗憾,那湖影飘忽总难近赏,蓦然回首,依旧烟雨朦胧,油凫浮沉戏水,燕鸥自由飞舞,只是慢慢从眼帘褪去。
题碧绿湖
----左志林 2008年6月3日参加采集圣水见闻
(一)
烟雨濛濛淡游凫,堤柳依依戏翠湖。
风带燕鸥逐波去,半川亭阁入画图。
(二)
翠湖六月蔷薇风,画船随波任自横。
闲来最是湖中鸥,斜带江波戏渔翁。
(三)
丁香雨过蔷薇疏,杨柳风起荷初露。
疑是西湖移塞北,吴桥越楼织画图。

(四厂连碧湖,为人工湖,但此湖非彼湖,不是文中的碧绿湖,大型湖泊)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