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与甄嬛关联的蔡伸词刍释

(2013-01-18 13:57:09)
标签:

甄嬛

文化

与甄嬛关联的蔡伸词刍释

作者  老申城

一剧《甄嬛传》吸引了几亿人的眼球。

甄嬛的“嬛”字读音再一次吸引了几亿人的眼球。

由此关联的蔡伸《一剪梅•堆枕乌云堕翠翘》更是吸引了几亿人的眼球。

词牌名为一剪梅的这一宋词如下:

堆枕乌云堕翠翘。午梦惊回,满眼春娇。嬛嬛一袅楚宫腰。那更春来,玉减香消。

柳下朱门傍小桥。几度红窗,误认鸣镳。断肠风月可怜宵。忍使恹恹,两处无聊。

究竟如何理解?如何释呢?

有位王大瑞先生释文曰:“乌黑的青丝发髻上插着翠玉般的发簪子,轻轻的躺在枕上午睡,却被午梦惊醒,望着窗外满眼春色越发思念。轻柔优美的人儿,哪里经得起又一春的岁月煎熬让人人老色衰。站在门外柳树下的小桥上眺望,多少次等到天黑家里点上蜡烛映红了窗子,多少次误以为他乘着坐骑归来。可怜的夜晚催人断肠,忍着萎靡的样子,却又无聊。”

还有位网友一半逻辑sjnh也发了一篇较长的释文,摘录如下:

这是一首思妇怀春词。无疑,这女子仍是年轻美丽的。午睡醒来,乌云般的秀发堆在枕头上,头上的发饰因发髻散乱掉落在一边。她眼望去,窗外已是满眼春色。人们往往爱将年轻美丽的女子比做春日盛开的鲜花,只是,流光易逝,如花颜色经不住几度春风春雨的摧损,很快便会枯萎。她自己何尝不是春花般,尽管颜色鲜妍无奈却很短暂。她曾多少次的幻想,在自己最美丽的时候将会是谁伴在身边,可如今,美丽正在盛开,人却独守空闺。或许她的良人也是为了功名前程,别了娇妻,策马奔赴了远方。所以,在这短暂却明媚的春日里,她承受着春思的烦扰和相思的煎熬,原本婀娜多姿纤瘦苗条的细腰,越发清减了。

从“柳下朱门”来看,其实,她的家境还是不错的。朱门即红漆大门,在古代,王公贵族通常将住宅大门漆成红色,表示尊贵;后来,人们就用“朱门”称贵族豪富之家。杜甫曾有诗 “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揭示了当时社会给底层人民带来的痛苦。所以,蔡伸词中的女子身处“朱门”,是衣食富足的。她家的朱红大门边栽了柳树,门边上有一座小桥。当时,她的良人便是踏过这小桥策马扬鞭而去。所以,多少次她听到马的嘶鸣,听到马蹄声响,都激动的冲到窗前,隔窗望向那座小桥,看是不是自己所等所盼的人回来了。可是她一次又一次的失望了。上一次,是前邻家阿姐的夫君回来了;上上次,是后邻家小妹的夫君出发了;上上上次,是不知何方的陌路人打此经过……她已记不清自己在窗边遥望了多少回,失望了多少回。而今她是盼来盼去魂已销,肠断了,心碎了,不禁幽幽怨叹:冤家啊冤家,在这春风春月又春宵之际,你竟忍心叫有情人分隔两地,分别饱受相思之苦,分别百无聊赖整日恹恹成病!

无疑上述释文足可以供我们阅读、理解、借鉴。然欲释得精准,确实需要下一番功夫。

第一,得把一些词语搞懂搞透。例如:“翠翘”“满眼”“春娇”“嬛嬛”“朱门”“红窗”“鸣镳”“断肠”“风月”“恹恹”等。

【翠翘】指形如翠鸟尾部翘起羽毛的翡翠发饰。引自唐白居易《长恨歌》句:“花钿委地无人收,翠翘金雀玉搔头。”。“花钿”“翠翘”“金雀”“玉搔头”都是杨贵妃头发上所戴之物,因此本词“翠翘”还暗含该女子是位贵妇人也。“翠翘”及“贵妇人”类似如图。

 http://s6/mw690/49a4a6efgd389d250aa95&690

 

【满眼】《汉典》释为:1.充满视野。2.犹言一心一意。3.充满眼球。

【春娇】《汉典》释为:

1.形容女子娇艳之态。亦指娇艳的女子。唐梁鍠《狷氏子》诗:“忆事临妆笑,春娇满镜臺。”唐 元稹《连昌宫词》:“春娇满眼睡红綃,掠削云鬟旋妆束。”唐白居易《把酒思闲事》诗之二:“把酒思閒事,春娇何处多。”

2. 妖娆的春色。 元 陈樵《垂丝海棠赋》:“挟春娇而无力兮,色韡韡而可餐。” 清 陈维崧《春风袅娜•甲寅元夜》词:“的的春娇,溶溶夜景,夹路银花烂不收。”

显然,本词“满眼春娇”出自唐元稹《连昌宫词》:“春娇满眼睡红綃,掠削云鬟旋妆束”。

只是蔡伸为符合《一剪梅》格律及押韵,将“春娇满眼”作了颠倒,而意思是一样的。

元稹所作《连昌宫词》是虚构唐玄宗、杨贵妃到其行宫(连昌宫)游乐的故事。这句是夜半三更唐玄宗令高力士传唤名歌妓念奴唱歌所引出。意思是,睡在红纱帐里的念奴被叫醒后,眼球充满春意娇艳,整理一下头发很快就妆束好了。因此蔡伸之“满眼春娇”应释为眼球充满春意娇艳,而不是什么“望着窗外满眼春色”或“她抬眼望去,窗外已是满眼春色”。

【嬛嬛】出自司马迁《史记•司马相如列传》之《上林赋》“便嬛绰约,柔桡嬛嬛,妩媚姌嫋”。

《上林赋》有多个版本,可见于《说文解字(清代段玉裁注)》解“嬽”字文。即:嬽,好也。上林赋。柔娆嬽嬽。郭朴曰:“皆骨体耎弱长艳皃也”。今文选讹作嫚嫚,汉书不误,史记作嬛嬛,则是别本。按今人所用娟字当卽此。从女,[去女旁的嬽]声,委员切,十四部。读若蜀郡布名,按纟部[纟彗],蜀白细布也。其字彗声,以合韵得音。

也就是说至少有三个版本,即:“柔娆嬽嬽”“柔桡嬛嬛”“柔桡嫚嫚”。

其实“嬽嬽(yuan)”“嬛嬛(huan/xuan/qiong)”“嫚嫚(man)”不但读音不同,而且释义也不尽相同。例如:《说文》对上林赋,柔娆嬽嬽,郭朴曰:“皆骨体耎弱长艳皃也”;《说文》对“便嬛”郭朴曰:“轻利也”,而在《说文》中找不到对“柔桡嬛嬛”的释义;《说文》“嫚”释为侮[亻易]也。[亻易]各本作易。今正。人部曰。侮者、[亻易]也。[亻易]者、轻也。也就是轻慢别人的意思。用在“柔桡嫚嫚”,十分令人不解。最近我突然看到“嫚”有引申义“缠”的意思,恍然大悟,原来“柔桡嫚嫚”似乎可释为“削弱(减肥)缠身”。

为何《说文》不对“柔桡嬛嬛”作出释义?自然有其理由的,只是我们不知而已,也无法再去知也。

然而,从“便嬛绰约,柔桡嬛嬛,妩媚姌嫋(袅)”整句来释,辞赋大家司马相如绝不会将赋中词意撰成相同或相近的。如若照某些的释,这整句尽成“美丽貌等意思了。

应该怎样释呢?

我认为应是:轻利柔婉,减肥束身,苗条可爱。

至于理由可参见上篇博文。

自从元·伊世珍作《琅嬛记》后,“琅嬛福地”常被后人推广应用,已不局限于书籍了。

例如:珠光宝气琳琅满目荟萃一堂,名为琅嬛堂;诸般景致赏心悦目浓缩一园,取名琅嬛园等。

凡此种种,可以断定“嬛”除有“材紧”“孤独”释义外,还有“集”“束”“勒”等释义。

因此蔡伸词中的“嬛嬛”应释为“束身”。

【朱门】出自杜甫诗云:“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古代,王公贵族通常将住宅大门漆成红色。“朱门”用以指贵族豪富之家。本词“朱门”亦隐含主人公是位贵妇人。

【红窗】屡见于诗词之中,例如:“红窗寂寂无人语”“写向红窗夜月前”“红窗月影微明”等等。有的表示洞房之窗,有的表示被外光或内光照亮之窗。蔡伸词中“几度红窗”之“红窗”释为房内点燃红烛,似乎不妥,试想为何要点燃好多次呢?应与“误认鸣镳”联系起来作外光照亮释才对。

【鸣镳】马衔铁,借指乘骑。

【断肠】取自东晋一民间传说,形容极度思念或悲伤。

【风月】一般引申为男女情爱。例如《红楼梦》中有“如今长大了,渐知风月。”又如,风月场:指男女情爱的场所。

【恹恹】精神不振的样子,困倦,精神委靡。亦用以形容病态。

第二,应从这词的总体看。这词分为上下两片,各三十字。上片描述的是本词主人公在某天中午时分的形态。下片描述的是主人公在午后、晚上等待丈夫的情景。因此释文时上片必须紧紧围绕“形态”,下片必须紧紧围绕“情景”。

    综合上述,我认为蔡伸词应释为:中午时分,一位贵妇人睡于床上,乌黑的秀发堆在枕头上,形如翠鸟尾部翘起羽毛的翡翠发饰掉在一边。她突然被梦惊醒,回过神来,眼球充满着春意娇艳。她紧束柔弱细长苗条的身腰犹如楚宫腰。更加上春天来了,脱去了臃肿的冬装,玉体更显得苗条消瘦。下午时分,她站立在朱门外、柳树下,依靠在小桥护栏上眺望等待丈夫归来。晚上她继续在卧室中等待,好几次火把照红了窗纸,以为丈夫骑着马回来了,然而却错判了,丈夫未回来。可怜这夜晚又不能与丈夫相聚情爱,真是极度悲伤如肠寸断啊!常常忍着,使得精神都委靡了,分居两地真是无聊。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