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尔赫斯《杜撰集》
(2016-05-15 12:20:48)| 分类: 灯下草虫 |
待到日暮黄昏的时候,我还将无数次地看到他在那里。循着不可更改的路径,往来奔忙。(《黄金的老虎》)曾以为这诗是充满隐喻的,不可更改的路径满怀暗示。但这只是一个描述性的句子,博尔赫斯在回忆他小时在栅栏外看老虎的样子。
有时候,句子远离了读者,来到懵懂无知的读者眼前,反倒有了新的意趣。
诗人寻求知己,诗歌寻找隔阂。
博尔赫斯的《杜撰集》,一如既往地看不懂。
可是,即便在我这个层面,依然觉得故事很妙。
《博闻强记的福纳斯》:无论是否虚构,这大约是关于超忆症最早的描述了。“我们能够充分直感的形象是黑板上的一个圆圈、一个直角三角形、一个菱形;伊雷内奥却能直感马匹飞扬的鬃毛、山岗上牲口的后腿直立、千变万化的火焰和无数的灰烬,以及长时间守灵时死者的种种面貌。……富内斯不断看到腐烂、蛀牙和疲劳的悄悄进程。他是大千世界孤独而清醒的旁观者。“这是一片静止的小说,而我迷恋他的句子。"我觉得他像是一尊青铜大脑,比埃及更古老,早在预言和金字塔前就已存在。“
《刀疤》:狂热轻蔑着一切的头脑,与现实中懦弱的背叛,是有这样一种人的。但是作者突然扭转的叙述,产生意想不到的效果,增强了我对这个人的厌憎。特色是叙述角度。
《叛徒和英雄的主题》:照抄文学的历史,一场精心的策划。非常有意思。
《死亡与指南针》:“下次我再杀你时,”夏拉赫说,“我给你安排那种迷宫,那种只有一条线的,无形的,永不停顿的迷宫。"推理小说,最重要的是氛围的营造而不是情节。在结局揭晓的时候,一切都会变得乏味。在小说开篇被渲染得高尚玄秘的杀人事件,背后都隐藏着一个具体卑微的动机,饮食男女,如此而已。这一篇也是,好的,是氛围。“房子实际上没有这么大,使它显得打的是阴影、对称、镜子、漫长的岁月、我的不熟悉、孤寂。”
《秘密的奇迹》:读这一篇,让我仿佛在读自己的某个梦。在雨水落下额头,军士长手臂举起,子弹上膛,物质世界凝固了,但临刑者赫拉迪克的思维在延续。上帝答应他一年的时间,让他在头脑中完成剧作,在最后一个词找到归属的时候,四倍的子弹射中了他。我的梦里并没有这样的情节,但是一秒之间,经历万水千山沧海桑田,这种感觉许多人都有吧。相对论。时间停止,思维延长。
《关于犹大的三种说法》《凤凰教派》:就我能看懂的那一种而言,确实惊世骇俗。这也是作者只能以小说的形式来阐发的缘故罢。
《结局》:信守承诺的决斗。有中国古游侠之风。淳朴彪悍。
《南方》:我想《一千零一夜》应该是对博尔赫斯很有意义的作品,也许是他神秘主义的启蒙者。但在小说中是达尔曼厄运的开始,默默引导直至他在南方的平原上拿着一把古怪老人丢来的匕首,接受一场始料不及的决斗。情节并不古怪,一切自然而然。真实的生命状态。
博尔赫斯评价自己的短故事,仿佛是硬币,实在、结实、闪亮的小物体。而我很庆幸他的故事这么短,这样高密度的叙述,再长一点,我就坚持不下去了。我也知道,这些小硬币早晚要从我记忆的缝隙里漏掉,什么也不留下,但是这几天的阅读,毕竟让人愉快。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