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编辑部札记︱(《书城》2007年9月号)

(2007-09-13 12:26:18)
标签:

《书城》9月号

编辑部札记

奥运和国学热

 

 

 

 

从“国学热”、“申遗热”到“公祭热”,曩时士大夫和绅缙、商贾的历史荣耀不但在记忆中悄然复活,甚而愈益成为一种日常景观。不消说“圣之时者也”的孔夫子又成了“摩登圣人”,不消说各地忙不迭地造庙请神——差不多连董超薛霸都要供上神主了,如今又像是回到了之乎者也劬古爱国的历史现场。子曰诗云的读经教育已从娃娃抓起,满眼是和谐共融的福娃、中国印、祥云纹……,香车宝马,风乎舞雩,恍若开元天宝的承平气象,大中祥符的清明风物。网上曾见有为奥运健儿设计的绝对酷毙的唐装汉服,一个个长襟宽袖峨冠博带,真叫“不图今日重见汉官威仪”。

如今设计师们把“中国元素”玩到了极致,老祖宗留下的“论道经邦,燮理阴阳”的悠悠文脉竟是十分管用,一不小心房地产神话也融入了潘家园的梦工厂。一转眼,罗马柱和铸铁饰件愈显恶俗,Loft成了一帮半大孩子过家家的装折,现在是古色斑斑的槅扇、雀替、垂莲柱扮饰着成功人士诗意地栖居。难怪古屋旧宅的木雕构件一天一个价儿,那玩意儿瞧着就有几分富贵慵适,即便一块雕绘博古图案的楠木裙板,一扇槅心拼出菱花或是正斜万字图案的槛窗,也能让人想入非非。那花棂空透的视觉效果怎么说也能见出几百年前的隔帘花影,从前人的手艺到底跟现在不一样,那真是“画楼西畔桂堂东”的曲折心路。确乎,大红灯笼大宅门式的心理映象,投射在仿古院落中轴线和回廊之间,很容易让事业有成的人们惬意地重温旧日的天道人伦——藉以莺语帘栊的暧昧情趣,咸与维新的历史符号毫不含糊地给人带来某种心理满足,连带想象中的秩序和尊严。

不过,照鲁迅说来,那终究是“修破书,擦古瓶,读家谱,怀祖德”的名堂,终究须有“坐食的闲余”。鲁迅的话是说得太损。以他老人家的另类看法,读经不如读史——“尤其是宋朝明朝史,而且尤其是野史;或者看杂说。”野史杂说读来别是一番滋味, 断垣摧栋的瓦砾场上,只恁凉月踟蹰,白发萧闲。

 

 

征订启事

《书城》杂志2008年度征订进入倒计时!

 

《书城》致力于营造中国最好看的人文期刊。

《书城》以思想、趣味和可读性呈示当下文化场景。

《书城》不媚俗,不唯上,《书城》就是《书城》。

《书城》杂志2008年度征订工作现已开始,马上订阅即可享受全年120元的优惠定价(原价144元),更可破季订阅!详情请咨询当地邮局。

《书城》每期定价12元,每月5日出版,邮发代号4-516,全国各地邮局均可订阅。

 

                                               《书城》编辑部

                                                                                        二○○七年九月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