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罗斯周刊《专家》上面看到的一篇文章。
 “物竞天择,适者生存”,这是市场的铁律。5年后,俄罗斯将剩下不超过4-5家地方银行。其余的或者被强大的竞争对手收购,或者因没有能力满足央行的资本要求而停业。
数量锐减
 
俄罗斯多数地方银行已是奄奄一息。90年代初以来俄罗斯的银行数量已减少半数以上,其中70%-95%是地方银行。地方银行数量的缩减是由宏观经济趋势决定的,它证明了银行生存能力和地区投资吸收的相关性。在投资旺盛的地区,如斯维尔德罗夫斯克,最初注册的57家信贷机构目前还有27家在营业。在投资一般的地区,如克拉斯诺达尔斯克,有三分之二的地方银行已停业。而在投资风险高的地区,基本上已经没有营业的地方银行机构。像战事连绵的车臣,最初的8家地方银行全都关门大吉了。银行林立的时代已经结束。地方银行或者成为具有发达业务的网络强手,或者以某种独特的金融服务填补市场空缺,不然就只有待售一空。
  俄罗斯周刊《专家》上看到的一篇文章展现给我们的博友
据统计,除了在少数投资旺盛地区地方银行可占有50%-60%的市场份额外,一般来说,地方银行只拥有当地银行业务量的15%-20%。目前,地方和首都银行影响范围的划分已经形成,其中,地方银行更有效地掌控着私人储蓄市场。根据储蓄保险协会2006年4月1日的数据,地方银行拥有33%的居民储蓄,然而,这也使得地方银行过分依赖居民存款。作为一种受局限和比较昂贵的资金源,如果存款在资金来源中所占份额过大,则会限制银行的放贷能力。地方银行往往会与当地大型工业企业贷款业务失之交臂,大型企业贷款周期长,它们会选择来自莫斯科或西方国家的银行。
  外来势力的进入也使地方银行业务量萎缩。来自首都的各大银行正通过开设分支机构或收购地方银行来扩展业务。而最吸引大银行的当然是有潜力、投资旺的地区。扩展过程几乎没有遭遇任何阻力,原因之一正是因为地方银行的业务网络薄弱之故。统计表明,在区域内,地方银行和外来银行分支机构的比例已达1∶9,大银行的持续收购还会增大比例,这种局面也迫使地方银行走向商业出售的道路。仅在7月份,就有2家力量雄厚的莫斯科银行宣布了自己的地方发展计划,其中《联盟》银行更是计划年底前在各地开设20个以上的营业网点。
 困境解析
 
地方银行陷入险局的原因很明显:低资本化及与经济增长要求不相适应。如果说在吸引私人储蓄方面,地方银行和莫斯科各大银行尚有竞争余地,在消费贷款方面,局势就复杂得多。竞争加剧,必须时时创新,不断推出新产品。而这需要大量投入,要建立办公系统、制订流程和安全系统。在汽车贷款和抵押贷款业务领域,很多小的地方银行已被逐出市场竞争,可以预见,未来地方银行甚至在向当地居民提供银行服务方面也会渐失领先地位。
  专家认为,地方银行想要生存下去有两种战略选择。其一,以特色金融服务占据市场一席之地,小额业务是易于把握的类型。其二,作足售前准备。为了令投资人满意,银行首先应是透明的,其次最好拥有10-15家区域营业网点。目前,大部分地方银行选择了第二种方案。最近一年来,许多地方银行增大了法定资本并积极发展分支网络。
  
看来,“地方银行”这个概念的最终消失只是个时间问题。首先离开舞台的将是投资不旺地区的银行,然后是来自工业发达地区的信贷机构,它们没有足够资源同有国际金融背景的银行竞争,并且还面临解决许多技术方面的问题,如计算系统运行能力扩容、电子结算等等。
  目前,地方银行业务的50%由储蓄银行控制,另有20%-30%的市场份额由其他莫斯科银行掌握。许多名义上的地方银行实际上正是由这些来自首都的大银行控股。真正能生存下来的地方银行应能成功保留本地居民、中小商人客户群,并不断发展分支机构,以此逐渐成为影响覆盖全俄的大银行。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