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6篇曾经热闹的日子

2022-04-14 19:29:44

曾经热闹的日子

      我曾经住过的胡同里,熟悉的老街坊一年比一年少了,他们或者搬走了,有的或者去世了。疫情在反反复复,我回到住过的胡同里去走走看看的时候也少了。前几天,我又回胡同里,遇见我的发小之一小杨,他告诉我,他母亲杨婶上个月在他妹妹家中去世了。杨婶已经91岁,她的去世虽然在大家的意料之中,但我听到消息心中也是一阵难过。杨婶的老伴杨叔是我的忘年交,是三年前去世的,那一年杨叔94岁。三年后,杨婶随他而去,杨叔杨婶都是胡同里高寿的人了。杨叔杨婶都是河北省人,年轻时来到北京。杨家住的院子和我家住的院子紧挨着,50年代60年代70年代时,胡同里的人家都很亲热,互相走动频繁。杨叔杨婶也是我父母的同一辈人,他们和我的父亲母亲来往密切。那个年代,少年的我常常一整天地“长”在杨家的院子里,杨家的孩子们也经常一整天地“长”在我家的院子里。无论老幼,大家和谐相处,无拘无束,无话不说。那是一幅情满胡同的图画。杨家和我家都属于一般的老百姓家庭,没有什么社会权势背景,所以两家也比较谈得来。杨家住的院子里共有三户人家,杨家住在两间东屋里。南屋一家的孩子也是我的发小,60年代末他家通过关系离开胡同搬进了楼房。北屋一家没有我的同龄人,北屋的大女儿我称她为大姐,我上中学时她已经是一名中学教师,大姐的爱人是一名中学校长,若干年前患老年痴呆症去世了。不幸的是他们唯一的儿子有很好的工作刚51岁却在今年因为癌症走了,上演了白发人送黑发人的悲剧。北屋的大儿子大学毕业后被分配到河南,一直做到了局长的职位。大儿子生的女孩小丹小时候是送到北京由她奶奶照看着,5、6岁的小女孩在胡同里玩耍的样子至今还在我的记忆里,推算年龄,如今她也应当近50岁了。

      岁月如梭,物是人非。古老的胡同仍然是几十年前的样子,陈旧的屋顶上一年复一年地生长着熟悉的野草。一代又一代人在胡同里奏响着生命的长调,记载着社会的浪潮。岁月如梭,那些曾经热闹的日子一去不复返了。但是,古老的胡同就是我的童年和少年,永远在我的记忆里。走在如今冷清的胡同里,我眼前总会经常浮现出以前少年时胡同里那些热闹而又温馨单纯的场景和日子。

阅读(0) 收藏(0) 转载(0) 举报/Report
相关阅读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