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普丨报考“双培、外培”,高三生必须知道这些事!

标签:
2017高考感悟高考精华学校 |
分类: 学员感悟 |
“双培、外培”计划知多少
“双培计划”是由北京市属高校与在京中央高校共同培养优秀学生的一项举措。市属高校每年将输送2000名左右优秀学生,按照“3+1”、“1+2+1”式等培养机制,到20余所中央高校的110个优势专业中,进行为期2至3年的中长期访学;同时,每年遴选部分学生,输送到在京中央高校开设的、北京社会急需的专业中,开展为期1年的短期访学,或者修习辅修专业。
“外培计划”是由市属高校与海外境外知名高校共同培养优秀学生的一项举措。市属高校每年输送部分学生到海外境外开展为期2年左右的访学活动。市教委将建立若干个北京高等教育“外培计划海(境)外基地”,接收市属高校学生访学;同时鼓励和支持各市属高校积极与海外境外知名高校建立健全学生联合培养长效机制,不断拓宽学生在海外境外学习的渠道。
“双培、外培“计划录取段为本科提前批B段,执行本科一批录取最低控制分数线(艺术类、体育类专业分别执行相应类别的本科批次录取最低控制分数线),只录取有专业志愿考生,不进行院校内专业调剂录取。
今年是北京市实行“双培计划”的第三年,
又一批新生成为市属高校与在京中央高校共同培养的优秀学生。
9月,上千名通过“双培计划”录取的2017级新生,
分散到20余所在京中央高校开始崭新的大学生活。
皆为优势、急需的专业
“双培计划”招生的专业大都是优势、急需的专业。
北京工业大学招办主任介绍,本校“双培计划”有机械工程、通信工程、电子信息工程、自动化等17个专业(类),对接部属院校的都是北京市经济发展、在北京经济结构转型及实现北京“四个中心”功能定位中急需的专业方向,就业前景良好。
中国政法大学主要接收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北方工业大学3所学校“双培计划”学生。
今年,政法大学“双培计划”学生主要由民商经济法学院和国际法学院管理,培养专业分别为法学专业知识产权法律方向和法学专业知识产权方向。
而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北京学院,则是“双培计划”学生的家。
2017年,学院共接收来自北京工业大学、北京建筑大学、北京信息科技大学等6所市属高校169名“双培计划”学生,他们分散于计算机科学与技术、软件工程、机械工程等5个专业的10个不同方向。
双方高校联合制定培养方案
为了让“双培计划”学生更好地学习,双方高校会联合制定培养方案。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的北京学院,专门用于接收“双培计划”学生。
在与市属高校联合培养中,市属高校负责学生注册、免研指标、学分认定、学籍管理、违纪处理等。北航的北京学院则负责执行培养方案、学业预警、成绩反馈、补考与重修、协助毕业设计、组织关系等。学院实施“书院制”培养,学生集中管理,插班上课。
而根据中国政法大学的招办老师介绍,学校课程运行注重教授授课比例、允许并鼓励“双培计划”学生辅修其他专业。在学生管理方面,注重心理,让学生拥有“归属感”。
中国政法大学“双培计划”的学生表示,他们没有感到自己和其他本校同学有什么不同。
北京工业大学招办主任介绍,北工大积极与合作高校进行对接,共同为学生制定培养方案。双方明确两校课程、学分、学时对应关系,双方专业负责人、骨干教师共同制定专业培养方案的具体内容,包括人才培养目标、培养标准、专业核心课程体系、实践能力培养体系和素质提升体系
“双培计划”大部分名额列入市属高校招生计划,计划名额分配到各区县,并适度偏向郊区。
北工大2017年录取“双培计划”学生235人,合作培养的部属院校包括清华大学、北京大学、北京理工大学等9所。
首都师范大学2017年“双培计划”共录取117人,合作培养的部属高校为清华、北航、北化工大等7所高校。
总结:
“双培计划”的学生,所学专业均为强势、社会需求的专业,并拥有两个“母校”,他们都在努力为学生的成长搭桥,为你出力“外培计划”1+2+1>4
“我在滑铁卢大学学习已经两个月了。”
首都师范大学“外培计划”学生辛同学接受越洋采访,尽管他在生活上仍然不习惯,但在慢慢适应。
全市大部分“外培计划”大二学生已经走出国门,努力融入新的学习环境。
而2017届“外培计划”新生踏入大学校门,开始了他们“1+2+1>4”的“外培计划”学习之路。
想外培?英语成绩不能差
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2017届“外培计划”新生及家长,在开学前都收到了来自教务处的《致“外培计划”学生及家长的一封信》。
“请高度重视英语学习。
美国高校对入校学习的学生英语水平有明确要求,雅思总成绩不低于6.5分,单科不低于6.0分;或托福总成绩不低于90分,单科不低于21分。”
北二外学校教务处处长助理表示,参加“外培计划”的学生大一时要紧抓考试机会,尽早达到国外学校要求的英语水平。
而北方工业大学招办副主任介绍,学校今年共录取“外培计划”学生30人,录取学生高考外语单科成绩不能低于110分,涉及建筑学、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电子信息工程等共5个专业。
总结:英语成绩不达标是部分“外培计划”学生未能出国或延迟出国的主要因素。英语为弱科的考生,不建议报考“外培计划”。
重基础,各校培养皆有妙招
“外培计划”的学生若想在大二出国,则要提早出国的成绩要求。
首都经济贸易大学招办主任介绍,该校今年共有4个“外培计划”专业招生,全部采取“1+2+1”模式,既大一在国内,大二大三出国,大四在国内。
为帮助学生尽快达到国外就读要求,首经贸各“外培计划”专业在课程设置上都下了不少功夫。
该校城市经济与公共管理学院国际事务学院“外培计划”学生开学后,和国际部学生一起学习,大一期间要学10门以上双语课程,包括宏观经济、微观经济等经济管理类必修课。
新生入学后要修6学分英语,除学院的英语课外,每周还专门聘请外部教师为学生举办英语沙龙,专门讲解雅思和托福考试,并定期举办外教交流,学长经验讲座等活动。
出国后,与国外学生同学习
“我每天与滑铁卢大学本校的大二学生一起上课,尽管纯英文的学习环境让我很吃力,但进步也显而易见。”
辛同学在在大一达到雅思6分,与其他6名同学共赴加拿大读书。第一学期他选了5门课,在国内上的一年学不仅帮助他提升了英语水平,专业课更帮他打下学习基础。“外培计划”学生在英语方面更有优势,2年的国外学习经历使他拥有清晰的国际视野及更多见识,“1+2+1”的学习时间虽然同为4年,但学习效果远大于4年。
“刚到美国时,浑身不自在,尤其是课堂教学方式。这里没有期末考试,成绩都是平时课堂回答问题和便签式的小论文。”
首都经济贸易大学的“外培计划”学生姚同学说,走在校园里,经常会有不认识的外国同学跟她打招呼,大家的友好和热情让她更加开朗。
“能到国外学习,十分感谢‘外培计划’。在这里,我学到的远不止知识,还有表达能力、学习能力、解决问题能力等。”
总结:
“外培计划”2年的国外学习生活,使学生拥有广阔的视野和能力。
但英语成绩不达标是部分“外培计划”学生未能出国或延迟出国的主要因素。
英语为弱科的考生,不建议报考“外培计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