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邢台曾是十六国时的都城

标签:
历史it图片文化娱乐 |
分类: 《风起云涌十六国》介绍 |
河北邢台曾是十六国时的都城
近日,河北省邢台市遭遇大雨,百姓受灾,一时为全国关注、热议。
然而你知道吗?邢台古时候曾被称为襄国,还曾是十六国前期强国——后赵的都城。
后赵是曾经沦为奴隶且一字不识的五胡之一羯族人石勒所建!但石勒身边有能征善战的将领,亦有文韬武略的谋士。
公元312年(西晋时期),多年奋战、一直居无定所的羯族人石勒,在谋士张宾的建言下,最终北上,选定襄国为据守之地。
从此,石勒以襄国为根据地,派将四处出击,先后消灭了幽州的王浚、并州的刘琨、冀州的邵续(包括后来任幽州刺史的段氏鲜卑中的段匹磾)、青州的曹嶷、司州的李矩、兖州的徐龛。
闻鸡起舞的英雄祖逖(在豫州)最终也为石勒的义举所动,不再北渡黄河。拓跋鲜卑的代国只能派拓跋什翼犍到襄国为人质。
公元329年,二赵(后赵、汉赵)洛阳决战,石勒还消灭汉赵(前赵),活捉汉赵皇帝刘曜,占领洛阳、长安重镇,尽得中原繁庶之地。
十六国前期,后赵是雄居中原的强国,不仅拥有西晋时期19州之10个州,还占领东晋扬州、荆州北部郡县。同在北方的前凉(凉州)、前燕(平州)均无力与后赵抗衡,前凉还向后赵称藩。
公元319年,石勒在襄国(河北省邢台市)称赵王建立后赵。公元330年,石勒在襄国先称天王,行皇帝事,不久又正式称帝。
公元335年,后赵第三任皇帝石虎,将都城从襄国迁到邺城。襄国作为后赵都城,前后共16年,如从石勒占据襄国时算起,共23年。
需要了解更多十六国故事,请看笔者新作《风起云涌十六国》。
《风起云涌十六国》第一部由知识产权出版社出版,各地新华书店,淘宝、京东、亚马逊、当当等网上书店有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