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题词:
佳谜、五言、成句、谜艺、闲澹
笔者按:
谜语、字谜、歌谣体、去粗取精、提炼升华
注:
1、本节省篇幅,布面诗句均不加引号;
2、标明作者,诗句省略所属篇名;
3、同类谜例,按谜面首字字母排序;
4、多则佳谜,查不到诗句出处而割舍;
5、引用内容,未标作者则出自郑老;
“平生闲境界,尽在五言中”
----郑百川五言成句谜之我见
济南周昕
郑百川先生,正如电视节目《潮州纪事》“耐斋主人郑百川”中所说的那样“能诗会文,书法颇有功底,篆刻也是拿手好戏,而谜艺,更是他的绝活”。作为当世谜坛的大家,“从郑氏的身上,完全可以看到一部近三十年灯谜复兴和谜艺发展史的缩影”(邵滨军、赵首成《百年谜品》)。
从谜接近50载,制谜早已逾万,散见于各种自编刻印谜刊、专著合著谜书以及他人辑集灯谜书刊中的郑氏灯谜,不仅有成批巧夺天工的自撰面作品,亦有为数可观的以古今中外诗词歌赋曲文等自然天成佳句布面之作,被誉为谜坛典雅派代表的“他制谜善用成句挂面,不但谜面文采斑斓,典雅别致,而且拟底亦独具慧眼、善结天缘、运思奇巧、回味绵长”(《郑百川灯谜选注》章品序)。这些成句谜中,五言、七言占绝大多数,在此,笔者拟摘选一些有代表性的五言诗句为面的谜作,谈谈对郑老灯谜艺术特色与创作理论的理解。
笔者一直偏爱七字谜面,选五言为题的原因,与郑老40多年前在《枕虎集》序言中提及的“现成面又是可遇不可求,且有余字剩义之缺点”不谋而合,这个观点,在其后来的《谜病例话》之13“扣意未尽”中有详尽的分析。相比较而言,五字面要更容易有效地减轻或规避这个问题。
五言成句有多种,而五言诗是集大成者,其作为一种独立的诗体,大约起源于西汉,东汉末年趋于成熟,形成五言古诗、律诗和绝句,代表性的作者有王维(五言宗师)、刘长卿(五言长城)、李白(五律圣手)等等,大量的经典五言诗流传至今。“竭力追求典雅”的郑老,自然不会忽视这些现成的佳句,笔者从很多藏刊中发现的此类作品,谜风各异,手法驳杂,全面体现了郑老“承认和容许各自特色的存在”、“不沾沾于一能,充分利用众多法门,相底定法。不盲目排斥异己,取众家之长,以成吾谜”(《法门﹒流派﹒多师》)的宗旨。
五言诗句谜中,几无面底单纯会意之作,盖因近乎底面转注,“有谜之形,无谜之灵”,可见“制谜好用成句”的郑老“更注重别解”(摘自《百川谜薮》张哲源代序),这在郑老《谜余闲话》中可以找到依据——“会意参别解,气通神连,是制谜之基本功夫”,其五言成句谜作主要分为三大类:
一、别解在底
“是知张起南之‘盖面用本义,底作别解,乃为谜之正格’为至言”(《底面别解优劣小析》),郑氏此类谜作“风格自殊,手段各异”,正扣的居多:
扣三字底:
步步入青霭(唐代人名)武则天
面为刘长卿诗。武,半步,泛指脚步
常存抱柱信(称谓一)留学生
面为李白诗。生,指抱柱的尾生
长圆不教缺(金庸小说人物)任盈盈
面为陆龟蒙诗。盈,谓月光圆满
城压伍胥涛(市名)镇江市
面为孟浩然诗。涛,伍子胥死后被抛江中
愁坐夜待晨(台湾时人)郁慕明
面为杜甫诗。慕,向往、待
崔嵬多杰句(足球教练)高丰文
面为陆游诗。崔嵬,高大
飞花满四邻(西藏县名)谢通门
面为王勃诗。飞花,谢
挂流三百丈(县名)修水县
面为李白诗。修,长;县通悬,挂
菡萏发清池(日用品)花露水
面为朱景云诗。菡萏,荷花
花径落成堆(晋代人名)谢道蕴
面为杜牧诗。花落,谢;蕴,聚积
来往亦风流(中药名)施复花
面为杜甫诗。风流,花
两岸饶商贾(市名)临河市
面为李白诗。市,做买卖之地
两小无嫌猜(民俗)娃娃亲
面为李白诗。亲,感情好
流泉指下生(职衔)水手长
面为清代张凌仙诗。指,手指
日高霜露解(三字常言)白热化 面为王建诗。白,白天
山东收眼底(电影演员)顾也鲁
面为陈毅诗。顾,泛指看
山水霭盈室(医学名词)间隙脉
面为陈子昂诗。脉,山脉、水脉
舍下笋穿壁(新词语)冒尖户
面为杜甫诗。尖,笋尖
岁丰仍节俭(日本机关名)厚生省
面为白居易诗。厚,丰厚
自觉洞庭波(文艺名词)意识流
面为许浑诗。识,感觉
也有一些面底人物互扣的:
钓叟值周王(通假字)尚通上
面为庚信诗。钓叟=姜尚
世无洗耳翁(三字口语)没来由
面为李白诗。洗耳翁=许由
我独不得出(围棋术语)白被封
面为李白诗。我=李白
吾也爱吾庐(广州商号)陶陶居
面为陶潜诗。吾=陶潜
俊逸鲍参军(手机功能)高清照相
面为杜甫诗。鲍参军=鲍照
余亦从此去(中药名)王不留行
面为王维诗。余=王维
扣四字底的蔚为大观:
百年同弃物(票证用语)过期作废
面为杜甫诗。“人生以百年为期”
邦国正需才(国际名词)政府要人
面为马祖常诗。需,需要
部曲也罕存(职衔)空军少将
面为鲍照诗。部曲,军队中的队伍行列
常存抱柱信(学校文告)学生守则
面为李白诗。生,尾生;则,规范
长信多秋色(外国建筑物)白金汉宫
面为张祜诗。长信,汉代的宫殿
从他理管弦(成语)助人为乐
面为国邵南诗。管弦,管弦乐
春风吹又生(清代医籍)本草再新
面为白居易诗。本,原来
旦日思双屦(成语)望眼欲穿
面为陆龟蒙诗。屦,麻、葛等制成的单底鞋
渡泸及五月(新词语)经济过热
面为李白诗。济,过河、渡;农历五月,仲夏
风多杂鼓声(成语)大吹大擂
面为杨炯诗。吹,刮风;擂,敲鼓
归路盘朝阳(成语)回光返照
面为范成大诗。回、返,归;光、照,阳
过雨看松色(成语)天下苍生
面为刘长卿诗。天下,雨;松色为苍(青色)
寒梅著花未(传媒活动)朵尔设问
面为王维诗。朵,花、苞
汗血到王家(象棋术语)马入中宫
面为李贺诗。汗血,骏马品种;宫,王宫
火牛入燕垒(股市术语)多角经营
面为苏轼诗。角,牛角;垒,军营工事
君今在罗网(社会名词)人际关系
面为杜甫诗。系,羁绊、拘囚
开门临城隅(市名)张家口市
面为李白诗。家口,门口
莫话伤心事(成语
)惨无人道
面为司空图诗。伤心,惨
妾心古井水(电视剧名)小镇风波
面为孟郊诗。小,妾室
秦王扫六合(房地产词)七通一平
面为李白诗。七,连秦在内的战国七雄
轻黄上柳枝(医学名词)小叶增生
面为陆游诗。轻黄,柳梢嫩叶
如练复如霜(社会问题)白条现象
面为王涯诗。练,绢带、条
时时误拂弦(饮料,卷帘格)非常可乐
面为李端诗。拂弦,奏乐
水声侵笑语(文艺名词)流行音乐
面为杜牧诗。乐,欢乐
唯见林花落(礼貌语)自当面谢
面为杜甫诗。花落,谢
相留畏晓钟(电影名)惊恐时分
面为戴叔伦诗。时,晓
夜雨滴乡思(曹操诗句)天下归心
面为杜牧诗。归,归乡
御榻在嵽嵲(成语)占山为王
面为杜甫诗。嵽嵲,高山;御,帝王用物的敬称
再使风俗淳(世界古代史人物)修昔底德
面为杜甫诗。底,的(五四时期)
至今残破胆(日历用语)是日大寒
面为杜甫诗。寒,害怕、畏惧
朱门人不知(灯谜术语)贵在别解
面为陆游诗。朱门,红漆大门,旧指富贵人家
煮豆燃豆萁(电视剧名)亲兄热弟
面为曹植诗。热,加温、烧灼
甚至扣出了五字以上的谜底:
看竹到贫家(《正气歌》句)时穷节乃见
面为王维诗。节,竹节
未忍践落子(俗语)心里不踏实
面为苏轼诗。子,果实
悲丝与急管(书名)痛并快乐着
面为杜甫诗。丝管,音乐
万恨在蛾眉(仪器名)气象渗透仪
面为武元衡诗。仪,仪表
惟知见绿苔(新词语)一切向钱看
面为司空曙诗。绿苔形圆如钱,故称绿苔钱
归途千里外(《师说》句)其出人也远矣
面为张说诗。出人,外出之人
转于僮仆亲(剧名,卷帘格)多情的小和尚
面为崔涂诗。小的,旧时对仆从的称呼
泉壑带茅茨(《醉翁亭记》句)在乎山水之间也
面为钱起诗。间,指茅茨(陋室)
还有连缀之作:
孤城当落晖(探骊)市一沈阳
面为王维诗。沈通沉
夕阳度西岭(省带县名)山东日照
面为孟浩然诗。度过西岭,到了山的东面
暂游桃源里(唐诗目连作者)《客中》于武陵
面为裴迪诗。客,作客
拔毛能济世(毛泽东语录)毫不利己,专门利人
面为黄庭坚诗。济,救济
罗敷有底好(《阿房宫赋》二连)秦人视之,亦不甚惜
面为施肩吾诗。罗敷,姓秦
不难看出,正面会意的作品占了主流,这也符合传统的扣合习惯。反扣的有:
不得中顾私(台南地名)公道内
面为曹植诗。私←→公道
且喜脱喧嚣(西药名)可乐静
面为司空图诗。喧嚣←→静
切勿轻书生(文学名词)应用文
面为陆游诗。轻书生←→用文
不死会相逢(福利用语)生活待遇
面为白居易诗。不死←→生活
多病故人疏(成语
)患难与共
面为孟浩然诗。故人疏←→与共
人间直道穷(医学名词)生理弯曲
面为鲁迅诗。直道←→弯曲
勿临细碎仇(环保名词)大自然报复
面为刘叉诗。细碎←→大
嬉戏莫相忘(职业称呼)娱乐记者
面为汉末乐府诗。相忘←→记
闲居与愿违(俗语)忙得不亦乐乎
面为赵孟頫诗。闲居←→忙;愿违←→乐
偶有正反双扣之作:
微官易得罪(常言)大错不犯,小错不断
面为王维诗。微=小←→大
另外一些手法也间或出现,如夹击法:
左右无底壑(学校名词)高中部
面为苏舜钦诗。壑,深谷
承上法:
何处得秋霜(元曲作者)顾鉴中
面为李白诗,前句“不知明镜里”。鉴,镜
润物细无声(《辨奸论》句)惟天下之静者
面为杜甫诗。前句有“好雨知时节”。天下,雨
启下法:
岱宗夫如何(成药名)伊泰青
面为杜甫诗,后句“齐鲁青未了”。岱宗,泰山
青天无片云(宋代词人)高惟月
面为李白诗,后句“登舟望秋月”。青天,高空
时时勤拂拭(外国职衔)埃及总理
面为神秀诗。后句“莫使有尘埃”。埃,尘埃
昨日入城市(清诗人连诗目)归庄述哀
面为张俞诗,后句“归来泪满巾”。庄,村子
值得一提的是以谜人姓名为底的佳作,正扣或反扣手法纷呈:
花落似初贫(台湾谜人)谢荣贵
面为韦庄诗
落花如有意(谜人名)谢会心
面为储光羲诗
日高花影重(谜人名)午明强
面为杜荀鹊诗。午时太阳高挂
万方无一事(谜人名,上楼格)周宁华
面出令狐楚诗。万方,中国各地
为子复为臣(谜人名,卷帘格)王能父 面为庚信诗
向风嘶一声(谜人名)马啸天
面为白居易诗
上述近百条谜作,均按常理出牌,谜底别解后,给面句赋予了谜的灵性和趣味。在没有网络的年代,资料检索不方便,在线搜索更无从谈起,完全靠平时渊博的积累。郑老“主张多读书、多充电,所谓‘腹有诗书气自华’,因能驱使诗词成句作面,名章俊段,随手拈来”(邵滨军、赵首成《百年谜品》),这点尤其值得吾辈学习,不能临时抱佛脚,急来靠“度娘”。
二、面上别解
谢云声《灵箫阁谜话初集》指出“晚近制谜,面上不当有别解”,谜界也历来把谜面别解手法视作下乘,甚至持否定态度,但在字谜而言却是例外,毕竟绝大多数的字谜,都是面上别解,这也是增添谜味、完成字谜创作的主要手段。郑老在创制自撰面字谜之余,注重发掘古诗成句中不经意存在的可入谜元素,编篡出手法不一的成句字谜:
会意法:
更作两相思(字)痘
面为织女诗。相思“病”+相思“豆”
名与谪仙高(字)偕
面为苏轼诗。其“人”可“比”肩李“白”
雨落不上天(字)湮
面为李白诗。“洒”落“土”也
会意双扣:
斜阳着树明(字)杲
面为杨万里诗。明,“杲”之释义,排除异底“果、杳”
主张“增损加离合,撰精结巧,是措底之通变手法”(《谜余闲话》)的郑老,自然不会忽视离合法:
好梦正初长(字)妹
面为红楼梦诗。好梦正初/长
楼前沟水清(字)构
面为韩渥诗。楼前/沟水清
日近长安远(字)宴
面为李元膺词。日近/长/安远
诚如赵首成先生在其《沐云斋谜话》“成句面的别解”中所述,此类成句增损离合谜,的确存在“虽层次清晰,但技法单薄,仅能充肠,难称适口”的现象,而上面这则“宴”字谜,用“远”巧妙地将构成“安”的两个字素“宀女”分隔开,规避了异底“晏”,凸显灵动不凡。
纯粹的会意或离合毕竟罕遇,故亦需发挥想象,佐以其它手法:
背手牵黄犊(字)牦
面为王冕诗。转形+会意
残月下章台(字)舌
面为韦庄诗。象形+离合
楼影浪花中(字)沮
面为陆龟蒙诗。象形+会意
相较于上述杂糅手法,“会意”与“离合”的结合,颇受谜友争议,多以“断气”名之,如能觅得双扣,自当高看一眼:
初听鹧鸪啼(字)鸣
面为司空图诗。离合+会意,“鸣”即“啼”也
三、底面别解
谜面别解的会意谜,通常谜底也作了别解,由于面底别解之后成文的难度大,跻身佳谜的比例极低,过去很受传统谜人的抵制,以至被视为病谜。近年来,网络谜坛为了增加猜射难度,底面双别解的作品较多,尤其盛产BT(变态)谜。在此问题上,郑老认为“评谜之优劣,当以具体谜条扣合效果而论,所谓法无好坏,人有高低,故谜有优劣是也”(《底面别解优劣小析》),于是,诗句为面、底面别解的郑氏佳谜时现笔端,纯别解的如:
出入咸阳里(财会名词)本日往来
面为陈子昂诗。阳(地名)→太阳←日(一天)
回也一瓢饮(毛泽东词句)还有吃的
面为孟浩然诗。回(人名)→归来←还(仍然)
亦有与离合法杂糅:
本心如日月(新词语)精神文明
面为黄庭坚诗。本←→文;如日月←→明
兵卫森画戟(日本人)三木武夫
面为韦应物诗。兵卫...画戟←→武夫;森←→三木
林间宿不归(果子名)榴梿
面为张籍诗。林间←→木木;宿不归←→留连
桃李罗堂前(泊号)花和尚
面为陶潜诗。桃李←→花;堂前←→尚
在此基础上对诗句挖潜,巧设机关曲径通幽,如借代别解:
寒山已失翠(电影名)少林寺
面为红楼梦诗。寒山(寒冷山峰)→寒山寺;翠←林
花柳帝王城(社会问题)都市病
面为卢照邻诗。花柳→花柳病;帝王城←都市
君实误儿童(汉代人名)司马错
面为杨万里诗。君实(你确实)→司马君实;误(耽误)→错误←错(人名)
永日方戚戚(《芙蓉女儿诔》句)柳本多愁
面为韦应物诗。永(长)→柳永←柳(柳树)
穷达由一言(隐目)影人陈述
面为王维诗。穷达(困顿显达)→电影演员;言←陈述(姓名)
化格别解:
对面即飞花(中药名)通脱木
面为王勃诗。化遥对格
卷帘无俗客(外国历史名词)雅各宾
面为张籍诗。化卷帘格
郑老曾经表态“唯极力抓二点,即注意新事物,保持锐敏的触觉,多攫取新的底材;以及努力读书,增加胸中的积蓄,为底材配置最佳的新谜面”(《灯谜之我见》),这两点无疑已在上面枚举的三类别解谜作中得到了充分展示与验证——将与时俱进的底材与极为恰当的五言诗句,通过“不拘成法”的别解,达到无缝对接,形成了归海而会的百川派别。
笔者一度惊讶于郑老在谜坛多方位的突出成就,不解其为何能够游刃于猜制、编刊、主擂、著述、交流、掌舵之间并长期保持高水准,在欣赏了大量出自其手的谜、文、诗、画后,才有了相对成熟的结论,那就是“闲澹”,一种超脱的闲静淡泊。
被著名画家林墉先生评价为“是我心目中的好人、正人、文人”的郑老,“自少年来,穿过漫长岁月,他得到了一种顿悟——不对人世间的欲望作无尽的追求,既没有受挫折时寒冷如冰的感觉,也没有追求时热烈如炭的心情,什么都可以‘耐’,心还要‘斋’,不要太复杂”(电视节目《厚德潮安》“郑百川:省民间文化技艺大师”)。
正是这种无比从容的闲澹境界,造就了其“天性淳良、胸怀豁达、慷慨豪爽、修养深厚、幽默风趣、旷放率性、气度不凡”的特质(摘自《百川谜薮》文木序“文采汉机轴,人物晋风流”)。
而在赏析了一系列五言成句谜作后,这一份历久弥新的闲澹,穿越了时间界限,仿佛早已被香山居士《偶题阁下厅》道破,那就是:
“平生闲境界,尽在五言中”!
2019年8月9日
于添灯钓诗楼
参考文献:
张起南《橐园春灯话》,漳州市灯谜协会翻印,1980
《浦东谜刊》8,上海市黄浦区工人文化宫,1980年4月
《灯谜》,潮州市工人文化宫,1981年6月
郑百川《待菊集》,1982年11月
郑百川《玉简谜集》2,1984年5月1日
《谜潮》多期,潮州市灯谜协会,1984年至今
《浦东谜刊》百家谜会专辑,上海市黄浦区浦东文化馆,1986年10月
杨启献、纪岱山《庵埠灯谜》35,庵埠灯谜协会,1988年
隋晶《郑百川灯谜选注》,辽宁科学技术出版社,1994年6月
余植华、郑百川、田鸿牛《中华灯谜百科全书》,辽宁科学技术出版社,2000年3月
邵滨军、赵首成《百年谜品》,上海古籍出版社,2004年9月
郑百川《百川谜薮》,闻风室丛书,2007年8月重印
郑百川《百川谜薮·续集》,闻风室丛书,2010年9月
《郑百川灯谜作品集》上、下,中州古籍出版社,2017年6月
转载请注明出处!氵忝火丁钅勺讠寺木娄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