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类: 帕劳篇 |
进入我的博客屋,看到一位叫shirley朋友的留言,原来这位shirley朋友也曾经去过帕劳,我真想与shirley朋友聊聊,只可惜shirley用的是匿名。这位shirley朋友在留言中提到帕劳的电话卡,他(她)很喜欢,并且也收藏了,我很高兴又遇到一个知音了,就像他(她)所说的,这些电话卡已经很罕见了,我在帕劳的时候也是好不容易才凑齐了这套很具有浓郁的当地风土人情的电话卡。
shirley还提到帕劳的首都已经迁到大岛去了,我感到很高兴,因为这说明帕劳发展的步子已经实实在在地迈开了。我离开帕劳已经有四年了,那里的一草一木都给我留下了深深的印象,尽管对于我们这些“外来人”来说,我们只是那个小小的岛国的匆匆过客,但是作为在那里生活了一年半的我来说,对那里的感情也是非常深的。
帕劳的新首都我曾经去过,只不过那是为了投标而去的,因为我们当时想拿下总统府的后期工程,可是最后由于台湾政府的干扰,我们没有拿下那个项目,因为那是人家台湾出的钱,台湾政府严格规定只要是台湾投资的项目,绝对不允许大陆的公司承揽,尽管帕劳总统和克罗尔州州长从中为我们做了不少的工作。
有关帕劳的新首都我在博文《留住的记忆》中曾经提到过。帕劳当年也是一个有着好几十万人口的岛国,由于二战的爆发,日本军队把帕劳作为它的一个重要的军事基地,并号称是“炸不沉的航空母舰”,他们想要控制整个的太平洋地区。
太平洋战争爆发了,以美国为首的盟军为了战胜日本军队,在太平洋上与日军进行了殊死较量,最后美国人战胜了日本人,帕劳被美军解放了,但是地毯式的轰炸使得大岛的三十多万帕劳人死于战火之中,因为当时帕劳的大多数人都住在大岛。美国人“解放”了处于水深火热之中的帕劳人,可是三十多万帕劳人的生命代价也未免太惨重了!帕劳人的元气从那以后再也没有恢复过来。
半个多世纪以来,本来是帕劳政治与经济中心的大岛基本上就是一座没有多少人烟,是一个到处是树林和山岗的大陆性岛屿,因为人口只剩下不足三万人的帕劳的大部分人都住在了克罗尔州,二战以后,克罗尔一直就是帕劳的首都。
帕劳全国分成16个州,各州自行立宪,尽管有的州很小,像我曾经去过的帕流流州,那里才只有一百来户人家,不过人家那可是响当当的一个州啊!麻雀虽小,五脏俱全嘛!别看人少,像个村子似的,州长出国的时候那也是有着相当的级别的!人家不是村长,是州长,可别拿豆包不当干粮啊!
半个多世纪过去了,岛国的人口没有什么变化,这里面有一个重要的原因,那就是美国人对帕劳人很“优惠”,帕劳人到美国无需签证,只需持护照就可以进入美国,而且可以任意在美国找工作,他们享受和美国人一样的就业待遇,所以就有很多帕劳人呆在美国不回来了,从而也就导致了帕劳的人口始终不旺。
从克罗尔州去新首都那里的路很远,也很不好走,是一条只有开着4×4越野车才可以走的崎岖的路,一路颠簸得很厉害,三个多小时的路跑下来,我们几个人都差点儿椎间盘突出啊!真不知道帕劳人把首都建在那么远的地方干嘛,而且新首都尽管是选择了一个风景极为秀丽的海滨处,但是那里实在是太偏远了,人们去首都也很不方便,不过我们见到沿途正在修建公路,估计几年内就会改变那种落后状况的。
我们到达未来的新首都的时候,那里的一切正在建设当中,新总统府是采用罗马式圆柱建筑,大型的圆顶模仿美国的白宫,远远望去很为壮观,我们的车子离那里还有很远的时候就可以看到屹立在美丽海滨的总统府和议会大楼。
帕劳总统府和议会大楼是连体的,工程建设的全部资金都是台湾政府捐助的,花费约四千万美元,折合新台币十二亿还要多。听说这个总统府和议会大楼建筑占地比台湾当局的“总统府”还大,看来台湾当局为了花钱买外交,可真是舍得花大本钱啊!
不过我感到十分不解的是,帕劳的人口不到三万人,政府的行政部门的人员也不会超过100人,这么大的阵势是不是有些过头啊!再说新首都基本上是建在没有多少人烟的地方,那些远离新首都的人们真要是来这里办事的话,是不是有点儿太远了,不过好在老百姓也没有几个到总统府办事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