次日早晨一觉醒来之后,沙路又到贝塔甘路口打了辆出租车到阿萨夫医疗中心去看望还在住院的方亮,临去的时候他按照老方的嘱托从伙房里打点了一些火腿肠之类的给他带去,同时还给他带上了两个刚出笼的大馒头,因为北方人吃惯了馒头。阿萨夫医疗中心的西餐伙食固然很好吃,但是方亮这个“穷汉肚子”还是喜欢吃自己伙房的那碗中国饭。
方亮大口吃着沙路为他带来的“中餐”,一副大快朵颐的样子,沙路知道这家伙确实没长个吃西餐的胃。趁方亮吃饭的空档,沙路一个人就在布满了鲜花和盆景植物的病房区的走廊里溜达,整个住院病房的走廊看上去就像是一个花廊一样,在这样的环境里病人的心情肯定会很舒畅的。
走廊里有一间休息室,沙路走了进去。休息室里面非常干净,就像是一间小型的会客厅,后来沙路注意到在以色列的医院里面都有专门供探病家属以及供病人使用的休息室。休息室里面摆着几排椅子,这是为那些轻病号以及来医院看望他们的亲朋好友们在此说说话聊聊天时准备的。休息室里还有一个电磁茶炉正在烧着开水,旁边还摆放着装满咖啡、咖啡伴侣、白糖以及茶叶的器皿,这些东西全都是免费的,人们可以随意在这里喝喝茶或是咖啡,整个屋子里面都充斥着咖啡的醇香以及茶叶的芬芳。
休息室里还摆放着一台大电视机,画面里正在播放着娱乐节目,有几个人此时正坐在椅子上欣赏着电视节目,为了不影响病房区人们的休息,电视机的音量开得很小。沙路也真觉得有些累了,而医生们为方亮做的检查结果还没有出来,至于住不住院还要等着看检查结果再作决定,于是沙路就想趁这个机会在休息室里休息一下。
沙路冲了一杯咖啡,坐在舒适的椅子上慢慢品尝着,以色列的咖啡品质很好,浓香的咖啡喝进嘴里,然后再细细品味着,真是让人回味无穷啊!后来沙路得知项目组的回国人员在临走前都会捎一些以色列的咖啡带回家,作为礼物送给国内的亲朋好友们。
几个在看着电视聊着天的犹太人见到身边坐过来一个中国人,于是他们就友好地和沙路搭起话来,沙路也就和他们客气地聊起来,这几个犹太人没想到这是一个会讲英语的中国人,也觉得挺有兴致的,于是他们之间就聊了起来。沙路本来就很有兴趣想学学希伯来语,想借此机会接触一点希伯来语,于是他就不失时机地向这几位犹太人讨教一些希伯来语的问题,这几个犹太人也很热情,有问必答,让沙路学了几句磕磕巴巴的希伯来语,对这里的一切还都感到新鲜的沙路觉得满兴奋也满有趣的。
沙路后来慢慢了解到以色列的年长一些的人的英语比较差一些,而且有相当的一部分人基本上不会讲英语,其中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以色列的相当一部分的犹太移民是由前苏联以及其它东欧国家移民过来的,由于政治上的以及文化背景方面的原因,这些来自于前苏联以及东欧的移民几乎不太会讲英语,而且就是在这些犹太移民来到以色列以后,相当的一部分人也只会用嘴说希伯来语,不会写希伯来文字,也就是说他们根本就不认字,这样说来他们应该是属于“文盲”阶层了。
以色列的年轻一代基本上都会讲英语,因为他们在以色列接受的教育很好,文化程度都很高,加上以色列与美国的特殊关系,会讲一口流利的英语在以色列的年轻人当中可以说是理所当然的。当时以色列在1948年建国后,全国上下有一个共识,那就是必须以科教立国,历届的以色列政府也都很重视教育,他们抓住教育不放,抓住全民素质的提高不放。在以色列,所有少年儿童必须接受免费义务教育,直至高中毕业,升入大学后,政府仍要根据学生家庭的经济状况给予教育补助。
沙路离开了休息室,找到方亮的主治医生询问方亮的检查结果出来了没有,主治医生告诉沙路说方亮的检查结果已经出来了,根据检查报告上看来基本上没有什么大的问题,没有住院的必要。不过医生叮嘱方亮回去后要注意休息,还给开了药方,要他们到指定的药店取药,因为以色列的医院不能给出院的病人直接开药,只有给开药方的权力,出院的病人要到保险公司指定的药店去取药。看看人家以色列的完善的医疗保险制度,再想想中国国内的一些不合理的现象,真的是令人汗颜啊!在国内由于保险制度的不完善,再加上医疗改革方面的不力举措,一般的病人是住不起医院看不起病的,因为医院的那些以权谋私的人会在你住院期间打你的药费方面的主意,乱用药乱开药,一般的黎民百姓要是生场大病会被折腾个倾家丧产。
以色列的交通状况也是很令人折服的,它的国土面积虽然狭小,但是其道路交通却是很发达的,即便是在偏僻的乡间以及人烟稀少的边境地区,那里的道路也是纵横交错四通八达的,只是比起各个城市之间的快速路来说路面要窄一些而已。作为一个介于发达与发展中的国家来说,以色列的私人汽车也是相当的普及,在特拉维夫等比较大的城市里甚至让人产生“车满为患”的感觉,只不过是以色列的犹太人对车子的要求没有对房子的要求那样高,这里的高档车子并不算多,满大街上几乎看不到什么高档名牌轿车,不像青岛那样各种名牌车充斥着整个城市的大街小巷,使得青岛几乎成了世界名车的聚集地。以色列这儿的车辆虽然很多,但是交通拥堵和通行不畅的情况还是比较少见的,几乎没有什么堵车现象,这与以色列独特的道路建设和管理是分不开的。
在以色列的一些快速路或高速公路上,除了在道路右侧留有紧急停车带外,路的中央还留有足可以让车辆通行的援救通道,设立这样的援救通道,一方面是由于长期以来以色列不同寻常的安全形势使然,另一方面这条通道也可以在发生重大交通事故的时候,能够及时地进行救助,同时可以让交警能够迅速赶赴事故现场。还有值得一提的就是在以色列对于发生没有人员伤亡的一般性交通事故,基本上不必要报告交警,也就是说交警没有必要非得要到达事故现场去处理事故,发生事故的双方记下事故情况,交双方保险公司处理即可,大大减少了因事故处理造成的道路堵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