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情系迦南》-连载013

(2006-08-30 09:23:50)
(接续)
 

沙路回到了赫兹利亚的市政府工地,在这里继续他的第一次工长生涯。这天终于盼来了大理石石料,一个 40英尺的装满意大利大理石的集装箱被运到了工地,沙路指挥着工人们卸下了大理石。工人们紧张地卸了半天的时间,终于把一个集装箱的大理石石料全部卸完了,沙路也在这飞扬的尘土中行使起了自己的工长权利,他和犹太工长开罗先生一起在现场忙碌地指挥着。

卸完大理石后,沙路回到自己的办公室,下午没有什么事情干了,因为所需的大理石石料已经到了,大家都在分组进行干挂大理石。沙路提笔给太太写了一封信,把他来以色列的情况向太太汇报一下。虽然离家才只有一个星期的时间,却犹如分离已好久好久,沙路心中的那份对家乡对亲人的思念之情是难以用语言来形容的,心里的那份酸楚、那份眷恋、那份难以割舍的疼,使得他对这段经历永世难忘!

写完信后,沙路走出工地,到附近的邮局去把信邮出去了。从邮局出来之后,沙路沿着这条此处最繁华的商业街转了转,在这异国的闹市里逛逛街。这是沙路第一次在以色列逛街,他走进几个商店和超市面去逛了逛,看到这些商店里的商品玲珑满目,而且价格并不像他所想象的那么贵。因为沙路不太喜欢逛商店购物,所以只是走马观花似地Window Shopping了一番,然后就回到了工地上。

又是一个安息日到了,肖戈澹工长的两个朋友从贝尔谢巴市的伽哈驻地来彼塞得驻地串门玩,项目组当时在以色列一共有五个驻地,除了沙路所在的贝塔甘市的彼塞得驻地之外,在贝尔谢巴市、阿什道市、瑞浩沃特市和阿施克隆市都各有一个驻地。各个驻地之间的朋友们经常在节假日期间相互至今走动走动,就像是走亲戚似的。沙路在以色列工作时曾经在这些驻地分别都住过一些日子,因为工作性质的原因,沙路经常往返于这几个驻地之间,他的以色列生活也因为到过这些城市而积累了丰富的生活素材,沙路通过在这些城市的生活而更深地了解了以色列。

因为是周末,伙房也多做了几个菜,有炸鱼还有炒花生米。每次在一周的工作劳累之后,工人们也像过节一样,买来了在以色列最为普遍的德国啤酒和荷兰啤酒,这些易拉罐都是500毫升一个,不像青岛啤酒是355毫升的。有爱喝白酒的人就买来了俄罗斯产的伏特加酒,因为在以色列买不到中国的白酒,所以俄罗斯的伏特加酒就成了爱喝点儿白酒的“酒仙们”的最爱。

肖戈澹搞来了海米和黄瓜,拌了一个青岛人特喜欢吃的特色凉菜---黄瓜拌海米。周末伙房的伙食也不错,沙路和肖戈澹又分别从伙房里打来了自己的两个菜,为客人们准备了“丰盛”的一桌酒菜。沙路不太能喝酒,喝了一半的时候就中途“溜号”了,肖戈澹他们几个人喝得已经性起,正高兴着呢。

沙路到了宿舍南面的一个大库房的屋檐下面去打扑克。这个大库房是圆形的,这里晚上不灭的瓦数很大的灯光很亮,于是也就成了大家晚上在这里乘凉、打扑克、下棋的好去处。此外这个圆形库房的周围探出的房檐很遮阳光,于是又成了他们在周末休息时白天在这里休闲的最佳场所,大家都戏称这里为“露天俱乐部”。这里是娱乐的天地,好几拨的人正在打扑克,见到沙路来了,大家又把他给拽进去了,打青岛的“够级”牌,这是青岛人发明的一种打法,已经流行于全中国,乃至于全世界的华人现在都在玩这种“够级”。沙路和大家一直打到下半夜三点一刻才收场,赶紧回屋去睡上一觉,因为崔凯杰已经和沙路约好,俩人第二天一起骑自行车出去郊游呢!

?/P>

在抵达以色列的第二个安息日,沙路和好朋友崔凯杰在家耐不住了,俩人想出去转一转,于是他们向别人借来了两辆自行车,一人骑着一辆就从彼塞得驻地出发了。骑着自行车驶出了驻地大院,俩人右拐沿着公里过了贝塔甘大路口,再穿过那个贝塔甘犹太社区,然后沿着公路向东方向一路驶去,他们要去的目的地是一个果园,那还是崔凯杰从另一个大学生工长黄忆章那里得到的“情报”,热心的黄忆章还给画了一张“路线图”,并告诉他们说那片果园里的水果是如何如何的多,那里的水果又是如何如何的新鲜诱人。因为《圣经》上说,犹太人应该把自己的果园里的果实留出一些来让穷人和外来者吃,因此沙路他们也就自认为他们这些外来者是可以适当地去“采撷”的,这天趁着休息的时间沙路和崔凯杰决定去采撷一些水果回来吃,同时也想出去看一看外面的世界。

以色列是属于地中海的干旱地区,这里终年气温高,气候干燥,降雨量少,而年蒸发量却超过了年降水量与江河径流量之和。如果没有大西洋海水流入地中海,也许地中海早就干涸了,早就变成干透了的深坑洼地了。海洋地质学家认为,大约在15002000万年前,那时的地中海、黑海、里海都是与大西洋、太平洋和印度洋相沟通的,它们之间都有着海水交通的广阔水道,然而在大约700-800万年前这一地区发生了地质上的造山运动,喀尔巴阡山脉和欧洲、非洲与亚洲之间的结构发生了变化,地中海发生崩裂,最后使得被割裂出去的海盆变成了沙漠。尽管法国的罗纳河和埃及的尼罗河在不断地注入地中海,但由于地中海海水蒸发快,这些水源远远满足不了地中海所需的储水量,地中海的水位还是每年都在逐渐降低。

就是在这样的一个被沙漠占据了国土几乎大半部分的条件如此恶劣的地方,以色列却成为了一个发达的农业国,尤其是水果的生产在其农业生产中占有重要的地位。有一个问题一直让沙路百思不得其解,那就是以色列的的确确是一个缺水的国家,是一个实实在在的沙漠上的国家,它缺少来自天上和地上的水,以色列的土壤看上去就是一些沙土土质,但是只要是有了水,这里就能够生长出丰硕的果实,这可能也是在这个世界上独一无二的吧?沙路一直到离开以色列的时候心里都一直有这个疑团,为什么在这样的沙土土壤里上会出现一望无边的果园呢?这样的地方怎么就会出现一个发达的农业国呢?因为对于土壤来说并不单单是用水就可以维持植物的生长的啊!那还需要这样那样的养分啊!更何况这还是那种沙土性的土质啊!这究竟是什么原因呢?

也许当初上帝耶和华既然把以色列作为他这个至高无上的神的领地,把以色列人作为自己的选民,那么他就肯定会给予以色列人能够生存下去的空间和条件,即使是沙漠也能够成为以色列人的鱼米之乡。而且以色列由于所处的特殊的地理位置,使得它本身具有着几大洲特性的气候条件,正是由于这种独特的先天条件,以色列能够生产出种类繁多的水果,人们可以在以色列的某一个农场中看到欧洲气候条件下生长的优质的落叶性水果,而在离它不远的另一个农场中你又可以发现在温暖的热带气候条件下生长的与前者不同的的水果。这种多种多样的气候条件,使以色列在水果旺季刚开始和结束时都可以采摘到水果,甚至过了旺季也有水果可以采摘。因此在以色列的市面上就能长期有水果可卖,无论是在自由市场上,也就是沙路他们中国人通常叫做的“阿拉伯市场”,还是在商店超市里面的柜台上,一年四季都可以见到新鲜的水果。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