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唐达天
唐达天 新浪个人认证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0
  • 博客访问:196,251
  • 关注人气:483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汪宛夫与他的官场小说

(2011-01-08 18:01:47)
标签:

汪宛夫

官场小说

唐达天

路金波

文化

汪宛夫与他的官场小说

唐达天

官场小说作家很多,真正写火了的人不多,汪宛夫就是一个写火了的作家。自2 009年以来,他接连推出了《国色》、《权色》、《官色》、《心机》《乌纱》等一系官场小说,为本来很火的官场小说市场又加了一把火,掀起了新一轮官场小说阅读的热潮,汪宛夫便理所当然的成了官场小说作家中的一匹黑马,于是乎,各大书店、机场的畅销书排行榜上都有了他的名字,盗版书商也趁火打劫,把汪宛夫的“三色”合成一大本,以每本30元的价格到处销售,更有甚者,一些打着汪宛夫之名的盗版书也由此应运而生。这些,都在证明了一个道理,汪宛夫已经有了一定的市场影响力。

一个作家的成功看似偶然,实际上在这偶然中早就隐藏了必然。早在十年前,汪宛夫就已经在官场小说领域里取得了骄人的成绩,那时,他的《机关滋味》没出版就遭遇盗版,打了一场官司之后,才将版权归属给了他,那本书也由此在读者中产生了广泛的影响,为他后来的官场小说开了一个先河。

汪宛夫的官场小说之红细究起来,不外乎有两个原因。一是他找到了一个好“婆家”,万榕图书公司; 二是,作品富有内涵。说到万榕,业内无人不知,万榕的老板就是书业界有名的四波之一的路金波,他原本就是一位与蔡子痞、安妮宝贝齐名的网络作家,后来当了图书公司的老总,扛起了青春文学的大旗,在他的旌下,聚集了韩寒、石康、安妮宝贝等一大批在图书市场上颇具影响力的优秀作家。有人说,他想让哪位作家红,不红也得红。这话虽然有些夸张,却也道出了他在图书市场上举足轻重的地位。汪宛夫正是看准了路金波市场召唤力和策划力,才选择了万榕,这无疑是他走向成功的一个先决条件。而路金波瞄上汪宛夫自然也有其原因,随着万榕上市,图书路子放宽,可以容纳其他种类的优秀图书,再加上汪宛夫本身可算是一支绩优股,他的小说有极大的开发空间,这样的合作便也在情理之中。经过万榕的策划、包装和动作,路金波亲自上阵推举,汪宛夫的小说在市场上窜红便在情理之中。

当然,策划、包装、宣传固然重要,如果书的内在品质不行,也不会买起来,更不会买火,这就关系到了另一个话题,内容为王的问题。汪宛夫本身就是一位纪检机关的干部,有着丰富的官场经验和政治理论水平,他的官场小说不同于其他官场小说作家的作品,他总是喜欢从案例入手,在一层层剥开谜底的同时,将官场的内幕与潜规则尽显其中,让读者感到亲切自然,更让读者在复杂的人性中汲取人生经验。《国色》里,最让人感慨的是省委副书记洪息烽,在推进吏治、整饬纪律的时候,一直是清官的做派,最后却还是陷入了泥潭,这种真实和复杂让人不寒而栗。《权色》从常务副省长蒲承德突然失踪入手,抽丝剥茧,随着案情水落石出之际,让办案人员大暴冷汗……《心机》的重心放在了纪检干部与腐败分子的智勇较量上,随着反腐败斗争的不断深入,更多的两规对象被带进省纪委的办案点。《乌纱》中,省委副书记洪息烽的落马震撼岭西政坛,有人惊恐,担心卷入;有人眼热,紧盯乌纱。前任省委书记秘书、霍家湾市市长孔孟章才干出众,仕途看好。同是副省级后备干部的市委书记郝束鹿老谋深算,步步施计,迫使孔孟章命犯桃花,退出竞争。善于算计的郝束鹿发现自己也正被人算计,一着妙棋被人反制,渐渐陷入可能让他身败名裂的政治泥潭……汪宛夫的官场小说,为我们打开了官场小说的另一扇大门,让读者看到的不一样的风景,看到了更为真实的官场生态。

在当下的文学界,有一种非常奇怪的现象,一说到官场小说,许多所谓的纯文学作家脸上总会显出一种怪怪的表情,再细细一看,那表情里分明写着不屑。而事实上,这种不屑除了说明了不屑者的浅薄之外,并没有说明别的问题。在一些人的惯性思维中,认为鸡零狗碎的杂事,婆婆妈妈式的絮絮叨叨,或者是远离社会的野山蛮村的畸形爱情,无病呻吟的自言自语才是文学,才是艺术,一旦接触到当下的现实,接触到广大读者所关心的话题,读者喜欢了,小说畅销了,就是非文学,非艺术的通俗作品,就受到了小圈子的排挤。一个作家,如果远离政治,远离公共事务,他绝对不是一个优秀的作家。“作家有义务介入公共事务。”当2010年的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秘鲁作家马里奥·巴尔加斯·略萨发出了这样的声音之后,我不知道中国的那些所谓的小圈内的作家做何感想?略萨不仅仅是把这句话当作他的文学口号,也是他的真正的文学行为。他在获奖感言里这样说:“我是作家,同时也是公民。在拉丁美洲,许多基本的问题如公民自由、宽容、多元化的共处等都未得到解决。要拉丁美洲的作家忽略生活里的政治,根本不可能。”社会现实、社会政治,是与人类最有深切关系的事务,对现实事务是否有热情,是否有参与的勇气,直接影响着文学的成败。介入社会,介入现实,是文学的最主要的使命,一些真正的和不朽的文学,都生根在社会生活的事务之中……

在中国这个特殊的国度里,官场绝对是政治文化的中心地带,是社会矛盾最为集中的场所,更是社会最敏感的细胞,谁要是真正写透了官场,也就写透了社会和人生。而事实上,官场小说中也不乏优秀之作,如果悉心品读,它的文学性,它所转达的社会信息量,绝对不亚于那些所谓的纯文学作家写的农村小说。固然,写官场小说的人很多,免不了泥沙俱下和粗制滥造,正如农村题材的作品中也有粗制滥造之作一样,我们不能因为有了粗制滥造就全盘否定这种类型的写作,更不能因为一触及到官场,一畅销就认为它不是文学,文学大师司汤达有一句名言:“如果有这样一位作家,在马德里、司图加特、巴黎和维也纳等地,靠翻译赚钱的翻译家都争相翻译他的作品,那么,这位作家可以说是已经掌握了时代精神的趋向。”如果把他的话做一个中国式的改写,就应该是这样:“如果有这样一位作家,出版公司、书店老板、靠出书卖书的人都争相出他的书卖他的书,那么,这位作家可以说初步掌握了时代精神的趋向。”

由此可见,我们应该更加理性的认识我们当下的创作和纠正我们曾经的偏执,要用更加宽宏的心态来看待他人的创作,不要先入为主的枉加排斥。一位在圈内很火的中年作家曾在报纸大骂官场小说都是垃圾,并且公开申明他不会看这些垃圾的。我正为他偏执的骨气暗暗称赞的时候,没想到他竟然也出了一本被他贬为“垃圾”的垃圾。而且在“垃圾”的封面上公开印上“官场小说”的字样。遗憾的是,他的“垃圾”没有像别人的“垃圾”那么畅销,几乎在读者中没引起任何反响就被别的“垃圾”淹没了。还有一位获过国家级大奖的作家说,幸亏我的作品没有畅销,否则,我就完了。我不觉想起了韩寒说过的“不要装傻X”的话,感到文坛中无聊的事无趣的人真的不少。如果用平和心态看,官场小说中的优秀作家,其实都有很强的写实功底,他们即便是写农村题材的小说,也同样写得很出色。汪宛夫便是其中之一,他最近写的《种》,就是一部描写浙西风情的家族小说,光棍汉打短工借种、庙会上赶香头借种、寺庙暗房观音附身借种;叔嫂婚配又逢抢亲,租妻典妻养家糊口;母系氏族重现山坞,女娶男妾女贵夫贱……在家族沉浮史的背后,性文化、婚育文化、经血文化等精彩的文化元素,使这部南方文化小说交织着中国百年民俗与历史文化的变迁,把几代人的命运,写得有声有色。这位官场小说的黑马,他的乡村小说也同样引来了读者的认可,他的纯文学同样要比一些所谓的纯文学作家的书畅销得多。这不能不使我更加确信,一个对社会,对民众,对政治丝毫不感兴趣的作家,注定写不出让大家喜欢的作品。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