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幸运不是天生的 是设计出来的

(2009-09-06 20:49:58)
标签:

云之巅

职场

幸运

股市

经济

精神

财经

秘密

草根

  

幸运不是天生的 <wbr>是设计出来的

《幸运的秘密》(日)西田文郎 著林芳儿 译

 

   下午从大阪回到了北京,正值飞雨时分。阴柔的天空飘着冷冷的柔柔的细雨,淅淅沥沥的雨滴顺着车窗的玻璃,慢慢地不舍地滑落下去,俨然像温婉的女孩向恋人述说着娓娓的情话。也许是离开几日的原因,看着家乡发脾气的天气也觉得他亲切且多情。

 

  在日本工作期间,日本的好朋友——卡吉瓦拉向我推荐了这本《幸运的秘密》,在这个不断强化成功欲望和渴望的时代,作者向我们讲述幸运与成功、以及如何做一个幸运的人的秘密。

 

幸运不再是一个秘密

 

  首先应该注意《幸运的秘密》这本书的背景。幸运不再是一个秘密,它已经成为一个人通往成功之路的必要元素。缺少了这个因素,出版家、小说家、商人们、甚至喜爱迪斯尼和网游的孩子都在强调:呃,你知道的,我只是运气不佳。毫无疑问在这个越来越强调幸运的时代,幸运的意义已经不再是单纯的机遇与运势的关系。在现代成功学开始走向衰落的时候,这本书适时地出现,向我们展示了一种基本个体幸福、快乐、心理体验和自我成长的法则:关于幸运与我们的成功的内在关系,尤其是我们获得幸运,快乐的可能性。而作者的视野从经济的全球化到日本二战后的经济发展、职业伦理到贫困与个体对社会的权利、认同都有独特的分析,这些经验是本书的核心构成之一。

  这本书是作者基于对日本的商业环境以及现代都市人的生活境况,以及心理的问题思考的结果“想象”(Image)、“情绪”(Emotion)、“思考”(Thinking)、“环境”(Environment)、“机会”(Chance),这些事成为幸运之人的几个步骤。但是这还不是全部,它似乎想改变我们队“幸运”这个古老词汇的理解和看法。并且告诉我们,幸运就像是你本性和成长力量中不可分割的一部分,你需要深入地去发现自己的“幸运”,并想象、运用这种力量。的确,关于幸运这个词汇的存在,有很长的历史可以追溯,从我们谈论偶然性开始,关于它的理解逐渐地转向我们个体具体的成长。这正是这本书的写作角度。

  日韩系的作家对当代人的精神、心理的理解带有的东方色彩,但是这本书的作者则引用了大量的案例来做实证分析。而作者作为经历了日本经济盛衰、神话、复苏,不同年代,并且具有从底层职位开始进入成功范畴的人生经验,在看待今天人们内心面临的实际问题,有着切身的经验和判断。俄罗斯轮赌盘、概率论、机遇,这些分析已经成为心理专科的老掉牙的笑话,与英美语系的作家不同,这种智慧是追求身心协调的力量,而不是单纯的超验甚至有社会学统计法做基础的心理调查,而作者本人如在文中所说,正是这样一个提供心理动力支持的咨询师。他对解读和回答19世纪弗洛伊德式的心理症状毫无兴趣,他关心的是我们具体的每一个人是否都能够成为幸运之人,丰厚的职业经验都是这本书能够吸引众多读者的主要原因之一。

 

  我们自己幸运的力量

 

  幸运是神秘的,无法用常识来解读,我们的大脑习惯了逻辑、数据、规则、习惯的力量。我们日常的大脑、身心、意识,对必然性的理解,对幸运的理解是处于身心隔离的。而作者在这本书里强调的正是让我们回到内心去发现本有的幸运的力量。它并不追求单纯的解脱、而是转向寻求内在力量的诞生,这一点你在书里可以从美国职业棒球联盟的运动员、日本CHANSON化妆品的女子篮球队、马拉松运动员、底层的日本小职员的实例得到启示。作者要强调的在于,告诉我们幸运的可能性,如何实现,并且咋自己的案例中实践它。它在于改善对自身的认识,对现代都市生活以及日常生活的境况和自己的内心有清楚、深入的理解,这种知识就是这本书的核心价值所在。

  当下国内关于励志读物开始潜在转向身心思考,心理读物也开始关注都市上班族的精神和心理问题,书市上的这一趋势牵头的正是类似《幸运的秘密》这样的读物。它已经和上一代的成功学、励志读物、心理读物区别开来。每个人都可以成为幸运的人,这是这本书的核心思想之一。在都市生活新法则之中,幸运这个词汇已经成为这个文化体制向我们灌输的泡沫之一。媒体、彩票、广告都在探讨这种幸运的几率,但是作者则是在与我们的内心和具体的成长历程来谈论“幸运”。现在的文化开始鼓励人们去相信幸运的存在,但是这个书要讲的却是幸运本身就是我们存在的一种可能性,每个人都能成为幸运的人,而这种理解就潜藏在你的身心之中。

   重新回到我的论点:一心向着自己目标前进的人,整个世界都会给他让路的。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