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如何借力借势提升竞争力

(2006-05-28 21:17:31)
分类: 赢家策略

   

    翻开人类历史,王者以借取天下,智者以借谋高官,商人以借赚大钱,不善于借助外力的人,一定是那些平庸一生的人。 

    善于“借”的人,借他人之花献自身之佛,借亲朋好友之助登上事业之巅,借天时地利人和圆成功之梦。 

    荀子说:“借助于车马的人,并非有利于双脚,但是可以到达千里之外;借助于舟楫的人,并非不善于游泳,但是可以度过长江大河;有才能的人,并非生来与常人有什么不同,只不过善于借助外物罢了!” 

    市场经济的发展进一步加深了人们彼此借助的需要,使当今成为借的时代。在这个时代,借不仅是一种思维与行为的艺术,更是生存与成功的策略。尤其是在商业领域中,“借鸡生蛋”、“借地生财”、“借船出海”、“借机行事”、“借题发挥”等等,林林总总,不一而足。因为个人的力量总是有限的,只有借助外力才能生存,才能发展,才能登上事业的顶峰。 

    借无时无处不渗透在现实生活中,只不过大多数人没有意识到这一点罢了。从有形的借物、借财、借人、借地,到无形的借势、借机、借力、借智,借已经深深烙印在人们的意识里。在我们的一生中,要成就大事,不借助于别人的思想、能力、经验、智慧、资金、人才等各种可借之物,是很难会成功的。

    古今中外,大凡有所成就的人都是借助外在力量的个中高手,他们的区别只不过是借的内容和方式不同罢了。诸葛亮能帮助刘备奠定蜀国大业,有两件大事在他一生中不能不提:一是借荆州;二是借东风火烧曹军于赤壁。  

    在商业世界里懂得借也能使你梦想成真。事实上任何人离不开借,会借的人,能点石成金,能在危难中力挽狂澜。不会借的人,即使拥有天时、地利、人和,最终也难逃脱失败的命运。  

    借是一种智慧,真正高明的借者往往善于捕捉稍瞬即逝的时机,在风起云涌、错综复杂的局势中,迅速抓住瞬间的机会,调动一切可以调动的力量,达到理想的效果。  

    当今社会专业分工越来越细,人们之间交往、联系的机会比以前大为增多,人们之间的生存竞争比以前更趋激烈。竞争者只有借助某一外在东西,如借才、借力、借机、借势等才能在众多竞争对手中脱颖而出。

    借的广泛性还表现在企业经营领域里。企业间的竞争关系到企业存亡和发展问题。一个企业如果没有自身的品牌优势、管理优势、市场优势、产品优势、资金优势、技术优势、人才优势,那么企业与对手竞争就有可能处于劣势。 

    要获得上述优势,企业必须借助一切外在力量以壮大企业的实力和知名度。比如,借广告提高产品和企业的知名度,借公关树立企业的良好形象,借品牌使企业的产品成为畅销品,借人才使企业保持竞争力,在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借信誉使企业获得客户和消费者的信任和支持……

    唐太宗曾对魏征说:“天下贤士都尽入我囊中。”他借才治国可谓登峰造极。香港著名船王包玉刚在一次与英国某著名财团抢购九龙仓股票时,一次就调集了20亿港元,可谓借钱的行家高手。有的人借钱生财,有的人借机会发迹,有的人借才成名,有的人借势上位,有的人借口抢夺别人的利益,有的人借智成就丰功伟绩。善借者,世上一切都为其所用。

    在借的过程中,借者要以对自己有利为准则,借什么成了借者必须考虑的重要问题。借的内容和手段虽然千变万化,但一般来说,无非是借钱借物,借力借智,借局借势,借机借路,借鉴借口,借手借心,借地借天等几种。  

 

关于借钱借物

    企业的发展和竞争会涉及到资金周转,增资等问题。借钱发展已成为企业的必由之路。当然借钱的门路有很多,但是目前国内银行对企业的放贷条件比较严苛,企业想要获得银行贷款难过登天。那么是不是离开了银行就没有了办法呢?答案是否定的。因为通过民间筹借资金也是一个很有效的办法。

 

关于借力借智 

    借力借智就是要用有形的力充实无形的智,用无形的智提升有形的力。当今是讲实力的时代,虽然在谋略运用,时机把握,战术应用上各有变化,但这一切都是以实力作后盾的。有了实力,就能给对手以致命的一击,才能真正击跨对手。力除了表现为实力外,还有包含影响力,向心力,号召力,凝聚力,战斗力等等,可见借力也是一个十分广泛的概念。对于企业来说,培养自己员工的凝聚力,向心力,提高领导的号召力,影响力也是一种借力。

    人是有智慧的高级动物,有了智慧,人就可以征服自然界,与天斗、与地斗;有了智慧,人就能点石成金,绝处逢生,化险为夷。

    我国传统文化形态中,谋略文化占了很大部分。而谋略文化主要讲的是谋士的智以及各领导集团怎样借智。每一位聪明的领导者身边都聚集着谋士,用今天时髦的说法就是“智囊团”。他们往往能使他们的主人在遇到逆境时逢凶化吉,反败为胜,在“山穷水复疑无路”时,以智慧开辟出“又一村”。

    《战国策·齐策四》中记载,担任齐国相国的孟尝君,有一次派他的食客冯谖去封地薜城收债。临行前,冯谖问孟尝君需要买什么东西回来?孟尝君答道:“你看我这儿缺什么就买点什么吧!”冯谖到薜地后,不但没有向老百姓收回债,反面把那些债券当众付之一炬。冯谖回到齐国后对孟尝君说道:“我看你家里收藏着许多珍宝,侍候你的美女如云,样样都不缺,所缺的就是‘义’。所以我用所有的债券给你买回了一个‘义’”。孟尝君当时听了很不高兴。

    后来,孟尝君被齐泯王罢了官,他带着冯谖等人一同回到薜地。当他们走到离薜地还有百里之遥时,只见薜城的老百姓扶老携幼夹道欢迎。孟尝君十分感动,对冯谖说道:“你给我买来了‘义’,我在今天算是看到了。”此后孟尝君借助冯谖们的智慧一直仕途平稳,高枕无忧。

    借也是一把双刃剑。有些人虽然能贾善借,但借得惊心,借得过度,借得忘乎所以,最终还是会出事的。前些时候上海首富周正毅就是因为借了香港中国银行17个亿的问题贷款出了事。近两年间,周正毅在内地及香港纵横股市,连取四家上市公司,风头一时无两。但此次他的失手也正应了“猎犬终因山上丧”,“上得山多终遇虎”的道理。所以借得好,借得巧,借得妙,借得恰当就能助你快速步上青云路。借得不合情理和不恰当就会连小命也一并被借掉。 

    关于借的话题还有许多很丰富的内容,包括借的手法,有正借、顺借、曲借、暗借、强借等。此外,如何借给别人借得有策略也有很高深的学问和技巧。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