港股与内地股之间的差别。。。
(2020-06-03 19:47:02)
特别提示:我本文说的港股基本是业务主要在内地而在香港上市的公司。作为一个A股股龄超过25年但直到去年才开始通过港股通才参与港股投资的我来说,大A我应该很了解但与港股还只是了小学2年级的学生,这些差别只是我这一年多参与过程的“体验”,谈不上有什么理论做基础,因此,肯定不全面甚至有错误。诚心欢迎你拍砖。
以前对于港股只是给朋友一些建议,自己参与不了,直到去年(之前有段模拟期)才通过港股通得以亲身投资,说实话,非常感谢国家的金融开放政策,不然,我可一直望港兴叹啦。从开始尝试,但现在能够平常心态对待港股,感受还是蛮多的。当然,我只关注业务在内地的公司,其他的暂时没有过多关心--没办法,能力有限,加上不了解的不做的原则让我暂时只能这样了。
刚刚开始模拟参与时候,我着重看A+H类型的公司,我当时就的算盘时如果我看好A股但同样的公司在港上市且差价(汇率折算)大的,我就买价格低的。经过大半年的观察,我发现这样玩效果很差,并且看起来没有改变的迹象。后来我自己琢磨,除非我不想资本价差而只想分红我就这样玩,否则,得改变玩法。
如何玩呢?我一开始并没有肯定答案--只晓得一个否定的。一个偶然的机会,我发现北上资金更青睐他们在港买不到的,那我何不学习他们--在港买A股买不到的?然后在比较行业分布,同板块的估值以及复盘一些港股牛股,我发现,港股对“新经济”的定价更为准确,同时走势也更加流畅。随即就开始行动了。。。
一年多以来,港股给我印象深刻的方面有以下一点:
一
港股更加重视大逻辑以及公司本身的“硬度”。说他重视大逻辑,不是说它不管估值和业绩,而是说它更看重“趋势”(不是股价趋势),同时他对具体公司的要求也严格的多,不像大A风口来了,鸡犬升天,如果公司本身“硬度”
不足,风再大也吹不起来。
二
港股的“惰性”很强。下跌中的反弹和上涨中的回落都相对主要趋势更加温和。换句话说,一旦形成看法,除非能够逆转,否则,会一直维持之前走势,这让我们这些a股投资人一开始很不适应。
三
遇见突发有实质性影响的情况,波动很大,尤其是诸如公司治理方面大问题,一票否决。想翻身,几无可能。
四,
见诸如“业绩利好”如果公司质地也不错,你追高买不用担心A股里“利好出货”也能赚钱甚至大钱。
目前主要就这几个方面,与你交流。
喜欢
0
赠金笔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