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财经 |
分类: 他山之石 |
摩根士丹利在最新报告中列举了全球人口的演变情况,并分析了人口趋势将如何影响未来经济。
在上世纪的后半阶段,全球劳动人口出现大幅增长,人口大国中国也对外开放,走向国际。全世界范围的劳动人口都呈现增长态势。这是过去几十年中,经济增长非常简单且自然的源头。
然而如今,劳动力人口增速下降成为了日益严峻的话题。摩根士丹利指出,事实上,这并非新的问题,早在2005年,劳动力人口增长就已经达到峰值,最高为年度增加7000多万人。
下图为1950年以来,全球及主要国家新增劳动力人口的情况。其中,黑线代表全球情况,橙色柱体为中国的情况。
图中显示,到2030年,全球劳动人口的年度增加量将降至1960年时期的水平,是2005年峰值的不到一半。其中,发达国家和中国的劳动力人口增速会下降,好的一点是,非洲劳动力人口增速还会出现上涨。
上面给出的数值是从绝对数额角度来看。然而,如果从相对数额来看,问题更加严重。在2030年时,全球人口将有80多亿,而1960年时为30多亿。因此2030年时,劳动人口增加量占总人口的比例实际上是大幅低于1960年的。
摩根士丹利称,人口问题预测的准确度较高。因为生育率波动性不高,能够比较容易地从现有人口情况推断几十年后的人口情况。
除了劳动力人口增速下降以外,老龄化问题也很严重。下图显示,1950年起,劳动人口占老龄人口的比例在持续下降。这令人担心,因为它给社会保险福利系统带来压力。对于各国政府而言,这意味着经济体的新增支出要超过新增税收。
劳动力人口增速下降或是老龄化问题,都很难改善。因为这个问题是全球化的,人口迁移只能使得问题暂缓,却不能真正地解决问题。
那么不可逆转的全球人口趋势,将如何影响未来经济呢?摩根士丹利认为,人口老龄化使储蓄下降程度大于投资,因此未来通胀会走高,实际利率会上升。上世纪,由于劳动力人口大,因此实际工资走低,社会不平等性在上升;而未来因劳动力人口变少,实际工资将会走高,社会不平等性将降低。
摩根士丹利在报告中列举了四个方面,支撑上述判断:
1. 中国人口结构将导致更低的储蓄和更小的经常账户盈余。石油国的经常账户盈余也将下降。这个趋势已经开始,未来还将继续下去。
2. 社会不平等将下降,这意味着收入增长将更多地进入消费领域,而非用于储蓄。
3. 发达经济体的老年人在住房领域不愿投资,未来住房领域主要是年轻人在投资,特别是千禧年一代。
4. 较高的资本与劳动之比意味着更高的投资是由企业给员工涨工资所支撑。
□
.张.舒 .华.尔.街.见.闻
前一篇:国标从严促车企加码新能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