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一步之遥》 :艺术与观众的一步之遥

(2014-12-26 14:53:14)

《一步之遥》 :艺术与观众的一步之遥

 

姜文还是个姜文,观众也还是那些观众,艺术还是这个时代的艺术,只是姜文把艺术与观众之间的一步之遥这个残酷的现实直丢给了观众,于是有人有些恍惚,有人精神振奋,就像面对同一张卷子,学渣会抓耳挠腮,而学霸则笔步如飞,酣畅淋漓。

 斯坦尼斯拉夫斯基与布莱希特体系两个表演体系,对观众而言是两个陌生的词语,但在实际中被广泛运用。用直白的话来讲,前者是演员与角色融为一体,周迅的表演风格偏此,而后者则是演员凌驾于角色之上,通过技巧变现出人物,舞台剧上往往出现的比较多。布莱希特体系在整部《一步之遥》当中多次被运用,尤其是姜文、葛优和舒淇,洪晃和文章则偏斯坦尼拉夫斯基一些,此外,交叉了梅兰芳体系的写意风格,完美突出了人物的立意和特征。

你以为姜文导演仅仅只是把这些表演体系运用的熟练嚒?No,他还特别善于综合使用怪诞手法和白描手法,让一切看起来非常荒诞、无逻辑,但人物架构又非常清楚,你能从不同角色去解读影片,也能得出不同的结论,同一个桥段,你甚至可以得出完全相反的评价,这取决于你第几次去看。《太阳照常升起》过于使用怪诞手法而忽略写实和白描,导致普通观众无法理解,而《让子弹飞》则回归正常,让大多数观众理解,写实手法用的比较多,不过亦能看得出很多荒诞的桥段穿插其中,当然在两部风格迥异的片子中,故事叙述方式完全不同,《太阳照常升起》是属于乱线式的方式,比较凌乱和琐碎,而《让子弹飞》则是常规线叙事方式,一步之遥冗杂两者风格,偏乱线叙事一些,同时还夹杂了重复线性叙事风格,偶尔也有一些回忆叙事方式,让整个故事看起来更碎片化,更荒诞。

由此而堆砌出的《一步之遥》其实非常简单,所有内容都像标题那样象征浅显的道理,任何事物的成败和变数都只是一步之遥,马走日和项飞田的友谊如此,马走日的爱情如此,租租界与上海本地如此,文明与落后如此,德先生与赛先生如此,真相与假象如此,真理与谎言如此,观众与《一步之遥》亦如此......

姜文的影片脚本镜头原本就天马星空,毫无束缚的行进在荒诞之中,常常用来指挥自己的电影拍摄,慵懒的展示自己的想法和见解,不经意间带着观众进入自己的世界,让观众一头雾水。《一步之遥》就是如此,让观众仿佛置身于凌乱琐碎的春晚和一个充满迷幻的国度,等渐渐醒来,才发现不过黄粱一梦,是世间的繁杂乃至鸦片簇成的幻想。

同时稍带一些政治、娱乐、文化方面的立意,有些许经历的人都能觉察一二出来,坚持姜文的性格和理念,能被广电总局反复审核也是有一定缘由的。

好与不好有时候在于你的欣赏水平,大学生和小学生对文学的看法绝对是有区别的,自然你不能以看《小时代》的水平来看《一步之遥》,否则肯定是看走眼的,往往成败只在一念之间,好的东西消化也需要到达一定的水准。一步之遥,看似很近,往往很远;看似很远,往往很近。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