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杂谈胡伟立音乐文化 |
分类: 配乐园地 |
2013年和徐克完成了电影【狄仁杰之神都龙王】后,再次获得邀请我参加他筹备的电影【智取威虎山3D】的音乐创作,并且一再的和我说“非你莫属”!我何德何能,但为能够得到他如此的信任,并再一次与他合作感到由衷的高兴和无比荣幸!
【智取威虎山】是上个世纪的红色经典,从小说【林海雪原】开始,到电影,再加上革命京剧样板戏不计成本的千锤百炼精益求精,其中的故事情节、人物形象、艺术造诣、音乐唱段......早已深入人心,达到了一个可以说是不可逾越的高峰了,对我们来说都是一个艰巨的挑战!
在探讨音乐的时候,我们很快的在艺术创作的意念上达成了一致:弘扬人性;坚持信念去追求真理;去掉宣传口号化;去掉样板化;去掉程式化。我决定站在人性的角度塑造一群有血有肉接地气的英雄人物,同时在思想境界上做一次回归人本位的尝试!
同年12月我拿了几段构思好的小样,在开会的时候和导演、监制以及主创人员一起听,我用几个连续下行的音构成一个非常简单的乐句:3-21/7-6-/3-21/7-5-用这个恢宏悲悯的主题来表现那时候英雄的情怀和祖国人民深深地的苦难,正因为主题的简单,能够让人容易留下印象打动人心,而且可以通过各种各样情绪变化来配合剧情,有着宽广的发展空间。在得到了导演和大家的认同后,我马上就带领了我的小伙伴们一起投入到大量的工作中去。
主题音乐:【宽广】
当时我们手中只有剧本和仅仅有的几个镜头的片段,还有的就是徐克画了一墙的分镜头漫画,我展开了想象力,逐步创作出剧中所需要的场景音乐,还有主要人物的音乐形象符号。年纪老了,精力一定有局限,但面对这么一部巨作不敢有半点闪失!只有笨鸟先飞,兢兢业业地去做好每一个环节,每一个细节。从2013年底到2014年,我们一个个音符、一个个动机、一个个乐句、一个个乐段在电脑上反复推敲,展开,制作,完善。有多少不满意的音乐被毫不犹豫的扔进垃圾箱,又有多少已经肯定的东西在放过一段时间后再被自己无情的枪毙!随着时间的推移,我们慢慢积攒了一些音乐,利用网络传给前线拍摄景地,供导演和剪接取舍,这种互动既可以互相激发灵感,又可以达到音乐和画面的密切配合,因此当影片的初剪版本出来时已经有不少我们自己的音乐被放进去了,对整个影片的音乐风格的统一起到了决定性的作用。
在影片中把音乐融入整个电影,不露痕迹的来打动观众,是我的又一个做法。比如高波牺牲的那场戏,我们没有用特别激动的音乐去煽情,而是用主题淡淡的告诉观众胜利的代价是用生命换来的!淡,并不代表阴柔!不代表没有力量!整个片子里包括小栓子在内没有一个是那种时下流行“小鲜肉”的形象,都是刚阳气十足铁铮铮的男子汉!有理想,有信念,有责任,有担待,有尊严,有荣誉,也有对国家对人民无限的爱!我们要把这种英雄气概,这种正能量用音乐表现出来。
除了主题外,还有很多副题。阴鸷残暴的座山雕;紧张的战斗;斗智的悬疑;亲近和抒情;诙谐和幽默........有呼应,有对比,交织在一起烘托起整个剧情。
音乐:【亲近】、【抒情】
在飞机上搏斗那场戏的音乐里,我把主题的下行乐句反向的改为上行!配上紧张切分的节奏表达一种兴奋的英雄气概,崇尚英雄从来是艺术上强烈表现的重要主题,但是时下年轻人心目中的英雄却是蜘蛛侠、美国队长、007......我们自己的英雄都上哪儿去了?!这次的【智取威虎山】就是用各种各样的技术艺术手段来塑造我们自己的英雄人物!
音乐:【搏斗】、【滑雪】
导演徐克一直参与了整个音乐的创作过程,对画面和音乐的结合有独到的见解,亲自对我的小伙伴顾鑫、任雅静、李野手把手的指导,使他们受益匪浅!
在以往的【智取威虎山】的音乐中,我们只用了打虎上山中圆号的那句动机,我把它改为小号来演奏,赋予它一种全新的情怀。
音乐:【尾声】
全片的音乐有七十多段!光打印总谱和分谱就耗费了三罐墨水,中国国家交响乐团弦乐、木管、铜管和合唱的演奏演唱为电影音乐增色不少,在录音休息的间隙中得到同行们的夸奖和肯定让我们觉得走了一条正确的道路!除了交响乐的演奏外,我们用了大量软音源的打击乐和音效去加强声音的力度和爆发力以配合3Di Max 画面的冲击力!
在博纳的庆功宴上,监制黄建新和我说这部电影的音乐好就好在看电影的时候被整个电影吸引没有觉得有音乐,但是如果把音乐拿掉就根本不是那么回事了!这正是我所需要的效果,也是我对电影音乐创作的理念!
影片在最后上映前由于种种原因进行了多处的剪辑,使得有些音乐段落不连贯而显得突兀,是为遗憾!
将近一年时间的辛勤工作,获得了广大观众的喜爱和各界的肯定,再辛苦也是值得的了!一辈子热爱音乐,一辈子探索音乐和人性的奥秘,学海无涯,收拾心情从头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