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起走过的日子 之 飘泊的童年[十一]

标签:
胡伟立williamwu文化文学/原创 |
分类: 一起走过的日子-我的自传 |
从重庆到上海, 长江, 顺流而下,一泻千里, 那时的三峡还没有水库,山高水险,最险要的那段,因水流遄急,礁石险滩处处,时有沉船事故发生,被称之为“泡泡水”。往上游逆水行驶的船只,均有纤夫在岸边的崎岖小道上喊着号子奋力地拉着,步步艰辛,这种在劳动中产生的音乐,粗圹朴实,随着情况变化即兴地变奏着,时而有力,时而高昂,时而俏皮,时而舒缓,我趴在栏杆上听得入了迷。往下游走的船只,如同飘叶在浪中颠簸飞驶,眼前的山景稍纵即逝,我们那艘船是江中罕见的庞然大物,船员们紧张地在船的两舷用绑有铅砣的绳在江中量度,高声地报告水深,大副和船长打起十二分精神地根据记录把着舵,不敢有丝毫松懈,甲板上聚集着乘客摒着气看着这命系一发的难忘场面。
在江中有时遇到押解战俘的船只,人们都跑上甲板亲眼看看这些蹂躏我们家园和亲人的侵略者,有的人眼中充满着怒火,有的人吐着口水,挥着拳头怒骂着!同样都是人,他们也有亲人,他们也有家园,怎么会做出这样丧尽天良伤天害理的暴行!思考着!
船行了几天几夜,有一天晚上显得特别,船的引擎停止了,静静的飘着,船上的灯都灭了,人们好像都很神秘紧张,小声耳语,神态不安,好像说有土匪,后来又有小船泊在船边交涉,问大人什么事?他们都箴口不语,叫我别那么多事,快睡觉!直到好久好久我才琢磨过来,这是经过苏北的解放区啊!怪不得噤若寒蝉!从小就有善于观察的习惯,虽然当时有很多不明白的地方,但这种观察所得到的信息积累到一定的时间和程度,经过思考和分析就会转化、升华!让事情渐渐清晰起来,悟性就是这样慢慢形成的!
最后我们唯一一次一家人一起上岸的是到了南京,父亲的同学,也是我父母的媒人安忠瑞伯伯请我们吃饭,餐桌上美味的菜肴和船上粗粝的食物有着天地的差别,那碟银蚶是我的最爱, 用滚水灼到半熟,略带少许血水,原汁原味,鲜嫩甜美,沾点姜汁和着的调料,那口感记到今天!安伯伯在我们到了上海不久就因狂犬病逝世!是日本人留给他的两只狼狗闹的事,我们来的前一天他怕狼狗伤着我们就把它们处理了,当时并不知道狗已染病,有个说法是日本人搞的鬼!没想到这次是我们最后的见面。上世纪五十年代我在北京读书,他的儿子找到我问我母亲上海的地址,要谢谢我父母在他父亲去世后对他们的照顾,从这些小事上我逐渐认识了我父亲的为人。
船到了终点上海,父亲坐小汽车来接,一路上沿街跳动闪烁的霓虹灯,车水马龙,灯红酒绿,看得我眼花缭乱,入住座落在南京路上的国际饭店,这座最豪华的24 层酒店在亚洲当时也是首屈一指的。第二天母亲带着我们去置装,去南京理发店理发,听母亲和美国人用英语流利的交谈,特好奇!母亲还给我买了新颖的玩具,和我之前的铁环、弹弓、竹水枪…..完全不同,有声有色,令我爱不释手。
[图:上海国际饭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