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起走过的日子 之 飘泊的童年[八]
(2012-05-16 15:01:08)
标签:
胡伟立williamwu文化人文/历史文学/原创 |
分类: 一起走过的日子-我的自传 |
进入1943年,战局逐渐严峻起来了!长沙和衡阳的局势日趋紧张,父亲的工作又有变动,安排我们准备搬家。
在离开桂林前不久,母亲接到一个电话,我在边上见到平时很乐观坚强的母亲流下了眼泪,我心疼的走过去揽着她的腿,她搂着我更伤心的饮泣,事后才知道母亲是得到了我外婆去世的消息!桂林上海,相隔千里,一个国统区一个沦陷区,奔丧的可能性几乎等于零!母亲是长女,是她母亲的主心骨,下面弟妹尚幼,国难家破,无奈无助,怎不让她悲从中来!我也陪着妈妈心酸,掉下了眼泪。
搬家,其实说穿了还是逃难!我们跟着交通部的家属一起坐汽车出发, 望西北颠波在烂路上,闻着汽车发出的特别难闻的气味,那味道和车带着哼鸣的摇晃搞得大家头昏脑胀,车还不时的抛锚,要司机拿出曲折的摇把在车头插进去使经地摇,车才哼哼几声,抖动着,蓬蓬!像放了两个屁似的发动起来继续爬行。中间停靠在贵阳的一家小饭铺休息吃午饭,就记住了那天的泡菜特别好吃!别的都忘精光了,都是头昏脑胀闹的!紧接着上路,曲折的盘山公路,弯曲如蛇,险象环生, 陡壁下面常常见到有堕下翻辙四轮朝天的汽车残骸!又赶上下雨,路湿地跣,司机下车在轮子上缠上了粗铁链防滑,更加重了大家的担忧, 一步一惊心,深夜里好不容易终于到达了目的地,战时的陪都,重庆。
我们的家又安在一个山岗上,是重庆南面离南温泉不远的土桥。还是有两户人家,我们的邻居是父亲和赵增珏伯伯南洋公学1921年电机科的同班同学周玉坤伯伯。周家有三个女儿,一个挨一个,如花似玉,年龄与我们家的三个相彷,除了我一个男的,其他都是女孩子,和她们玩不到一起去,还是做我的独行侠!
家里的用水都是雇人从后山下的河里挑上来的,混浊的水倒进大缸里,用放在缸边的明矾在水里顺缸边磨几圈,沉淀一阵,水就清澈了,用瓢浍到盆里,常常会有小鱼小虾慌张地游窜着,逗它们,捞它们,足够我玩半天的了。山后有好大一片水田,农夫和水牛在块块水田里耕作,泥土顺着犁铧翻起,红褐色的土地映着蓝天白云,微风徐徐,山歌唱起,远近呼应,此起彼伏。 山前也是一条土路,有一池莲藕在侧,夏天菏花怒放,看着菏叶上滚动的水珠,细嫩莲蓬上停着绯红色的蜻蜓,入夜蛙鸣一片,声声色色刺激着我的感官, 好美丽的意境! 融入了大自然的我,沉醉在其中。
偶而也会跟着父母坐着小汽车进城,汽车要排队等着开上摆度轮船过江,我坐在前排的副驾驶位子,被再三告诫不许瞎动,听说曾有汽车就这样被小孩挞着了油门冲下河去!我当然有分寸,心想我才不会干这么蠢的事!这些对话给我留下极深的记忆。还看到市中心的跳伞塔,高耸的塔顶伸出三个钢臂,呈三角型,下面悬着三个大圈,把人和伞一起吊上去,再放开搭扣,人就拽着降落伞飘荡着下来了,开了眼了!重庆是山城,很多地方汽车也去不到,我们就坐滑竿儿,在两根竹子间绑一把竹椅,两个人抬着,晃晃悠悠什么山路都走的稳稳当当的,一般都是妈妈抱我坐,爸爸抱着姐姐,碰到下山,从上往下看特陡,扛夫们走得又快,是种刺激的体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