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伟立负责供热送暖
(2011-12-25 20:50:06)
标签:
胡伟立徐克龙门飞甲imax3d杂谈 |
分类: 配乐园地 |
《龙门飞甲》的幕后阵容曝光时,港片迷竹聿名就曾在微博上激动地表示,影片“最大的惊喜不是3D、不是IM
重回银幕
七十五岁再战江湖
为老友3D梦两肋插刀
1997年,胡伟立退休并移居多伦多,一别华语影坛就是14年。这次他重出江湖,原因只有一个:为老朋友两肋插刀。他与徐克的合作开始于1993年的电影《黄飞鸿之狮王争霸》,因为老爷也通晓音律,所以相见甚欢,“到了我家里就开始弹琴、唱歌,他跟黄霑一块坐在钢琴上,吃完饭他们俩一起喝酒撒酒疯。”直到现在,今年胡伟立75岁生日,他们还拉上剧组一起去顺义吃了烤全羊。胡老师不喝酒,每次别人要来敬酒,徐克都会站出来,说:“胡老师不喝酒,这杯酒我喝了。”
作为老友,徐克有3D梦胡伟立当然是知道的。2009年,徐克说有大计,他就一口应承下来,“你有什么要帮忙的,叫我一声就行。”今年6月份,徐克一个电话打过去,他马上回京,闭门为《龙门》作曲三个月。为配合这个全新的武侠世界,在他最擅长的琴和箫之外,胡伟立还找来一大群唢呐,做原生态的吹演,“我不要听音乐会那种唢呐,不要很美的,你就是要把那种爆发力、那种霸气做出来。”考虑到IM
这三个月也是胡伟立从业以来创作时间最久的一次,“以前在香港,一个礼拜是正常的,十天算富余点,两个礼拜那是烧高香了。”而且他真的是把老命豁出去了,“跟他一个礼拜连续通宵。我那几天咳嗽,搞完片子后上医院大夫都要排除我肺癌,心脏是透支得很厉害。我女儿和老婆说这种活千万别干了,你神经病啊?你还以为你50多岁啊!”
旁观武侠
徐老怪不再极端,
多了宽容和慈祥
多年来一直关注徐克的创作,胡伟立也看到他的改变,“随着年龄增长,他对人生的感悟也是有变化的。我觉得这部片子里头他气魄更宏远,导演给我音乐的意图也比较明确。我以前讲过,徐克不知道自己要什么,他只知道自己不要什么,这次他知道了他要什么。”
回忆起往事,胡伟立笑着说年轻的徐克让所有工作人员闻风丧胆,“那时在电影工作室,那班人给他骂的啊,耗子见到猫一样,很多人见到他都是贴墙走,没事也要假装有点事做。很多人在厕所里面骂他,骂粗话。”胡伟立最喜欢的徐克作品《刀》,里面还能看到很多“极端的东西”。但到《龙门飞甲》时,他慈祥多了,“那种男性的美,男人的那种很极端、很扎心的东西现在没有了。(尽管)他对自己还是逼得紧,他对周围的人宽容很多,别人不觉得(罢了)。”
但有一点倒是没变,那就是徐克对年轻人的提拔,胡伟立说,“他提拔很多新人,包括这次的新人,一块陪着他,告诉他在电影里是怎么样怎么样,好几个礼拜啊。我觉得他对中国电影的确是有一种热忱。”在这一点上,胡伟立与他不谋而合,“这次我也带着两个年轻人(作曲)。中国电影还有很长的路要走,光靠我们走下去肯定不行,得靠年轻人。”
行走江湖
他是霸气的洪七公
我是老顽童周伯通
“我们都在江湖里,行侠仗义。”胡伟立说,他把自己和徐克都比作侠客,“我刚才就讲了徐克对电影的责任感,我也是。生在这个社会,是给这个社会付出,还是向这个社会索取?我也想改变这个社会,哪怕是一丝一毫,在里面添一份力量,这是我们的责任。尤其我们搞艺术的,面对社会,更要有社会责任心。”
胡伟立特别提醒现在的年轻音乐人,“很多刻意去模仿好莱坞的风格是不可取的。现在科技很发达,是科技拉着你的鼻子走,还是利用科技来发扬你自己的信念信仰?这很重要。现在有太多人本末倒置,只顾技术技巧,讲形式多于这些。我总认为声音再好也只是锦上添花,主要还是要有一颗心,要有个性风格,要有美的旋律,音乐还是要走心。”
在采访最后,南都记者请他以武侠人物作比,胡伟立想了一会儿,说他和徐克就好比周伯通和洪七公,“我们都是完美主义者,对最新技术都很热衷。这次他用最新的3D技术,我也买了最新的软件,用了四部电脑来做。我觉得我自个有点像周伯通(笑),是老顽童。他有点像洪七公,但他有他的霸气,他是个霸气的洪七公。”很多人还期待他继续行走江湖,胡伟立笑说:“不要让我那么累,真是好片子我还会接。毕竟我是热爱音乐,热爱电影的。”
采写:南都记者简芳
录音整理:实习生高雅笛秦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