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实,我们在记谱之前要对歌曲有个整体的了解,所以在一小部分一小部分记录以前,我们要把歌听它个几遍,在听的过程中间,一是有了整体的了解,二是要动脑筋去思考,思考些什么东西呢?就是要思考这首曲子的特点。
像我们上回讲的[伏尔加船夫曲]:
.
.
5 3 6 3 - /5 3 6 3 - /5 1 7 1 7 6 /5
3 6 3 - /
有什么特点呢?它的特点是四小节中你只需要记两个小节,因为第1,2,4个小节都是相同的。所以在记的以前了解了,你就能很快的记下来了。
另一首[山楂树]听下来,好像没有什么太相同的地方,你再仔细琢磨一下,它的特点就是节奏型有很多相同的地方:
X - X /X - X /X - - /X - X /X -
X /X - X /X - - / - - - /
X - X /X - X /X - - /X - X /X X X /X - X /X
- - / - - - / 这两句就在结尾的地方有一点点不同。
你先把节奏型记下来,再把音代进去:
6 - 6 /1 - 6 /2 - - /6 - 7 /1 - 7 /3 - 2 /6 - - / - - - / . .
. . . . . 最后 4 小节就是:
. .
.
. .
.
.
1 7 1 /3 - 2 /1 - - /- - -/
你抓住了它的重点就会容易记很多。
这些东西其实就是音乐里面的逻辑性。让你能有一个根据去想到音乐的发展,和我们的思想,说话一样,音乐也有它的逻辑性,掌握了逻辑性就会很容易地抓住它。可是,逻辑性只是一个大范围的概念,它不是死板的重复,它给你提供一个前后发展的依归。
我们在写歌的时候也一样,唱机的出现也就是一百多年的事情。在唱机出现以前,声音是没法被记录下来的,听音乐都是现场的接触,要想人把一个音乐形象记住就一定会有重复的东西,一些有关联的东西让你跟着这个规律去发展,去思考。有些歌你听了第一句后,你就会想第二句可能是这样,有时侯会很自然地跟着唱下去,为什么会让你一下子抓住呢?因为平常很多歌曲的规律,逻辑基本上是这样,所以让你很容易记住它,不喜欢。可是有些歌你跟着它唱,第一个音出来了你想第二个音应该那样发展,结果它跑到另一个音上去了,哎,你想它应该是这样发展,它又跑到另一个音上去了,完全和你的想法不搭界,东一榔头西一棒子,你根本抓不住,你听个十几遍你也抓不住它。像这种歌曲,还有现在很多现代派的音乐就是让你捉摸不定,那么这种歌曲是不太容易让群众接受的。所以我们在写歌的时候有不少地方是根据大家熟悉的规律这种音乐的走向去走,可是突然有会有让你出乎意料的变化,你想它应该是这样发展,它又跑到那个方向去了,让人感到有新鲜感,
这样的歌曲就比较容易让人接受,还又一定的新鲜感。
当我们把谱子准确的记录下来以后,你多听几首多记几首,你就会逐渐的熟练了,你有兴趣的话,你还可以进一步,比如像“山楂树”:
6 - 6 /6 5 6 /5 - - /4 - - /
这一段它进来了一个两声部:
.
6 - 4 /4 3 4 /3 - - /2 - -
/
.
这个两声部的音你能不能把它摘出来?如果你能摘出来而且摘对了,那你会很开心的。
除了这些,还有些乐曲,你可以在把主旋律记下来后,再把其他的乐器像贝司,吉他,钢琴,鼓….等伴奏乐器仔细的听,把它一部一部的摘出来并记下来,当你做到这一部你会更开心。记下来了以后,有什么用处呢?
我在上初中的时候,一帮高中生有个乐队,就把我拉到里面去,而且不久我就当了领队,为什么把我拉进去呢?因为我会写谱子。我们家胡同口有一家唱片店,我一没事就泡在里面听,那时流行很多美国的流行歌,像
“Tennessee Waltz”(田纳西圆舞曲),“You belong to
me”(你属于我)等等,我一面听一面用刚才的办法把乐器一部一部地摘开来,把谱子写下来,这个Band,小乐队就能演这个歌了。除了这个,没有乐队的话,只想一个人玩儿。怎么去玩儿呢?现在的电脑,像苹果电脑,它自身就包含一个叫[Garage
Band]的音乐软件,你只要有电脑和音乐软件,你就能把你做的音乐,给它用不同的乐器打进去,做出自己的音乐。你想唱一个什么歌,你可以把它的伴奏部分写下来,做出来,再把自己的歌声录进去。
这些东西怎么做?让我在下一节详细地给你们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