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颐和园里的“福山寿海”

(2008-02-15 18:21:41)
标签:

知识/探索

人文/历史

深度撞击

杂谈

分类: 深度撞击
颐和园里暗藏的中国吉祥图案
颐和园里暗藏的中国吉祥图案

    颐和园的布局极其奇妙。卫星照片上的昆明湖变成了一个寿桃,万寿山展翅成了一只蝙蝠,连十七孔桥也成了一只长长的龟颈。北京人极其熟悉的颐和园在高空中看起来竟然是一幅“福山寿海”的图案。这些精妙的设计到底是古人有意建造还是一种巧合?

    根据七代皆为清代皇家建筑设计总管的煌煌望族“样式雷”透露,当年为了给慈禧祝寿修建颐和园时,皇帝下令要在园林中体现“福、禄、寿”三个字,雷家第七代雷廷昌巧用心思,完成了皇上交待的任务。

    他设计了一个人工湖,将这个人工湖挖成一个寿桃的形状,在平地上看不出它的全貌,但从万寿山望下去,呈现在眼前的就是一个大寿桃。而十七孔桥连着的湖中小岛则设计成龟状,十七孔桥就是龟颈,寓意长寿。至于“福”字,雷廷昌将万寿山佛香阁两侧的建筑设计成蝙蝠两翼的形状,整体看来成了一只蝙蝠,蝠同“福”,寓意多福。

>>【详细】


【“寿海”】

http://img.daqi.com/upload/2008-02-04/1202112431.jpg

    昆明湖确实酷似一只寿桃,只见寿桃的“歪嘴”,偏向东南方向的长河闸口。寿桃的梗蒂,是颐和园西北角西宫门外的引水河道。最为称奇的是,斜贯湖面的狭长的西堤,构成了桃体上的沟痕。


【“寿龟”】

http://img.daqi.com/upload/2008-02-04/1202111489.jpg

    十七孔桥连着的湖中小岛则设计成龟状,十七孔桥就是龟颈,寓意长寿。

【“福山”】

http://img.daqi.com/upload/2008-02-04/1202112475.jpg

    万寿山下濒临昆明湖北岸的轮廓线,则恰似一只蝙蝠,振翅欲飞。昆明湖北岸的轮廓线,明显地呈一个弓形,弓形探入湖面的部分,形成蝙蝠的头部。弧顶正中凸出的排云门游船码头,像是蝙蝠的嘴。向左右伸展的长廊,恰似蝙蝠张开的双翼。东段长廊探入水面的对鸥舫和西段长廊探入水面的渔藻轩,适成蝙蝠的两只前爪,而万寿山及山后的后湖,则共同构或了蝙蝠的身躯。

 

既然进来了,就请留步,不妨多看几篇,相信总有一篇适合您。
欢迎点击:

                       颐和园里的“福山寿海” 颐和园里的“福山寿海”
                    ↑我建的圈子欢迎加入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