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让谢赫六法成为一种常识

(2017-07-02 22:42:39)
分类: 手谈世界




中国文艺为什么没有评论,因为没有标准,只有感受。人人都有感受,却缺乏专业的规范的分析。其实,所谓的专业知识也仅仅是针对这个没有文化的时代而言的,因为某些所谓的专业知识或者说是专业准则,在以往都只是常识,比如我也是很晚才听到的“谢赫六法”。




南齐的谢赫有论述,名曰《古画品录》。




有云:六法者何一气韵生动是也二骨法用笔是也三应物象形是也四随类赋彩是也五经营位置是也六传移模写是也




一般这样断句:六法者何?一,气韵生动是也;二,骨法用笔是也;三,应物象形是也;四,随类赋彩是也;五,经营位置是也;六,传移模写是也。




钱钟书这样断:六法者何?一、气韵,生动是也;二、骨法,用笔是也;三、应物,象形是也;四、随类,赋彩是也;五、经营,位置是也;六、传移,模写是也。




我倾向前者,但是钱先生说,六法者用一个“是也”便可,用不了六个,便觉得这个有道理。再一想,全篇重点就是六法,“是也”也是强调之用,六个也无不可。不管他了,意思也不翻译了,各人有各自的揣摩。




只说六法并不全面,《画品》中还有一句:明劝戒,著升沉,千载寂寥,披图可鉴。我理解为“画以载道”,这就对了,所以宋代郭若虚说:六法精论,万古不移。

 




有六法可依,看画就再不敢乱评论乱感受了,谢赫把绘画的要义总结得极为精妙,无论是观赏者观赏,还是绘画者绘画,皆有心理依据。推而广之,文艺也该有戏剧六法、电影六法、小说六法等等,这些艺术形式是用来欣赏的,好坏优劣都有道可循,让艺术准则成为一种常识,让每一个普通人都成为有“品”的人。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