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迪伦马特的态度

(2014-01-19 11:29:34)
标签:

杭程

北京青年报&bull

青阅读&bull

巴比伦

迪伦马特

分类: 戏剧这事


迪伦马特的态度》发于去年北京青年报•青阅读•经典剧本评论第四期•2013.11.22,因为字数超了,所以删去了“神学的态度”整个一节,特此补发关于《天使来到巴比伦》剧本评论的完整版。


迪伦马特的态度

 

社会批判戏剧试图剥开社会的假面来揭示世界的真相和本质,其实哪里有什么绝对的真相和本质,在观众眼中其背后还是立场和态度。迪伦马特作为一位成熟的深刻的批判家和戏剧家,他深知人类的态度决定了社会形态的这一切,在其剧作《天使来到巴比伦》中,迪伦马特用上帝的礼物检验了人类众生对世界、生命和社会的态度,揭示了作者眼中世界的真相和本质,相比他那些更有名气的作品,我觉得《天使来到巴比伦》更能够代表迪伦马特最没有修饰的立场和态度。

《天使来到巴比伦》的剧本貌似人物众多,情节曲折复杂,其实你要是了解了作者的假定性设置和他要揭示人类态度的诉求,就会发现这是一个很简单的故事:上帝派天使给人类送来了一份礼物——美貌动人的少女库鲁比,并且要把她交给凡人中间最卑贱的人——世界上最后一个乞丐阿基。然而库鲁比的到来却引发了巴比伦城激烈的辩论、疯狂的追逐、临时的暴动,最终人类达成了一个共识,他们要把上帝的礼物交给……库鲁比的到来引发的各个阶层的所有行动其实都是态度,他们如何看待上帝,如何看待这个世界,如何看待这个社会,如何看待人类自己,不同的立场有着不同的态度,剧本最终要说的其实还是迪伦马特的立场和态度。

 

天使的态度

西方剧作大多离不开宗教,因为谈到世界观必然会涉及造物主的命题,基督教是永远脱离不了的背景。但是迪伦马特笔下的上帝并不单纯地代表宗教,你可以理解为宇宙、自然、上天或者天道。

天使是上帝的使者,自然可以理解为是天道的化身,而上帝从虚无中制造出来,像虚无那样永恒不灭的少女库鲁比则代表着宇宙和自然赋予地球的一切的美好。天使带着库鲁比刚刚来到地球上时说:在我巡天,游地的漫长旅途中,我还从未看见过一丁点儿的不幸。天使怀着满心的喜悦把库鲁比送给了冒充乞丐的国王。天使的低级错误马上就会让人意识到他可能是对的,国王真的是人类中最卑贱最可怜最失败的那个人,但是你总会觉得代表着上帝的天使有那么一点自我陶醉和心不在焉。在第二幕,天使飞回来感叹:这地球,我的孩子,是多么可爱的发现,我感到兴奋,感到幸福。当库鲁比哭诉尼尼微的乞丐(国王)抛弃了她而向他求助的时候,天使这样解释人类的行为:地球的美丽是这样无与伦比,以至人们变得有点儿头脑发昏。第三幕,库鲁比要求天使带她逃离要扼杀她的地球时,天使已经陶醉在地球的美丽之中,最后他晕晕乎乎地对库鲁比说:我就这样飞走,把你这幸福儿留在地球上。然后便真的永远地飞走了。

作者在这里有两层意思,一是不论人类怎样抛弃或者扼杀美好,美好都永留人间,并且像虚无那样永恒不灭。二是上帝的礼物不仅没有给人类带来欢愉和幸福反而造成了混乱,甚至自己被围剿。这是迪伦马特对上帝或者说上天的一个基本态度,那态度里有着庆幸、责怪和不安,即复杂又纠结。请注意那句台词,就是当库鲁比无论遭受怎样的辱骂和责打,她都只对那可怜的卑贱的粗暴的假乞丐真国王重复着一句话:但我爱你呀。上帝的爱是无条件的,而人类却以粗暴相向,上帝创造了美好的地球却没有创造出与美好匹配的人类,迪伦马特是在责怪人类,还是在责怪上帝?

 

国王的态度

国王内布卡德内察尔是社会至高权利的拥有者,他声称:着手的是建立一个没有瑕疵的帝国……但一个乞丐却是多余的。于是他装扮成乞丐来说服世界上最后的乞丐阿基放弃乞丐的职业。国王与阿基进行乞讨比赛最后失败,一旁观察的天使便认为国王最失败、最可怜、最卑贱,于是便把库鲁比送给了国王假扮的乞丐。

国王一面感叹库鲁比的美丽,一方面因为天使把库鲁比送给乞丐而没有送给国王而感到羞辱,国王是这么对待库鲁比的:我用脚这样踢你,你这上帝的恩赐……这些就是我给你的亲吻,我对你的爱的回答。国王觉得乞丐需要的是面包而国王才需要库鲁比,所有爱慕库鲁比的人统统都应该死。当国王看到库鲁比的到来造成了巴比伦的动乱并且破坏了国家的权威时,国王便听了首相的主意:对天使一说进行辟谣,我们可以宣布,那是宫廷演员乌尔施纳比。当造反的人民来到他的面前时,国王先是要把惹了大麻烦的库鲁比交给人民,继而又宣布:把姑娘带到沙漠里去吧,刽子手。把她杀了埋进沙里。这是国王也是权力最终的态度,这也是作者要给我们揭示的社会的真相、权力的本来面目。他要生动地直白地形象地告诉读者:权力是自私的、是残酷的、是虚伪的,无论他们唱着何种理由披着怎样的外衣,他们最终都是会露出狰狞的面目去扼杀美好。

 

神学的态度

在西方,神学的态度是至关重要的。看看神学家第一次见到库鲁比的反应:天使揭去库鲁比的面纱,神学家乌特纳皮施蒂姆则大惊失色,悄然离去。他自己在后来解释说:那是一次使神学家们茫然失措的事件。我是竭力抵制信奉天使的……上帝是不需要任何工具的。他是全能的。现在由于天使下凡,我几乎被迫修正我的教义。教义不过是试图自圆其说的说辞,当他得知加入国教的人数一下子超过了我们最狂妄的希望后。神学家露出他的本来面目:人家反叛是为了反对君主制,不是教会。我目前是巴比伦最受欢迎的政治家啦。要么国家收入的一半给我,要么我就建立一个教会国家。神学家的功利性和欺骗性昭然若揭,在他说出如果你愿意做出某种牺牲而搞无神论的话,我也不反对的话之后,相信没有人不认为他的虚伪和无耻已经超越了一般人的想象。

迪伦马特对神学家恶狠狠的批判,在整个剧中是最彻底的,他从来就没有把美好的希望寄托在宗教身上。当库鲁比尊神学家为父亲并哀求他救救她时:首席神学家转身走开

 

人民的态度

人民是谁,人民就是士兵、警察、银行家、酒商、艺妓、工人、卖驴奶的商贩……人民就是你我他。

天使虽然把库鲁比给了国王假扮的乞丐,但是国王却又把库鲁比交换给了阿基。人民的第一反应是什么呢,警察告诉阿基:巴比伦人都在嫉妒你。他们为库鲁比生活困苦大为愤慨……全城人都弄得神魂颠倒。人人思念着库鲁比,人人梦想着她,人人倾慕着她。但是天使的出现又让他们觉得库鲁比的到来是不祥之兆,要把天上来的库鲁比送到国王那里去当王后。当他们来到国王面前时,国王说:她要求我变成这个乞丐。她也会向你提出同样的要求的。于是没有人愿意要库鲁比了,这时得不到库鲁比的诗人们来了,说库鲁比煽动民众,号召大家要维护国家。于是人民发出了令人震惊不已的号召:把她交给刽子手。注意,是代表着知识分子的诗人们第一个跳出来发出要求维护国家的声音,是人民第一个发出把库鲁比交给刽子手的号召。这是作者另一个重要真相的揭示,知识分子的思想是自私的,人民的革命是盲目的,动机是庸俗猥琐的。迪伦马特无法掩饰他对众生和知识分子深深的失望,虽然他深知自己便是人民和知识分子中的一员,但是他希望自己能够超越这一切,所以才会有本剧的主角阿基和他的态度。

 

阿基的态度

阿基与所有人都不同,他心甘情愿成为世界上最后一个乞丐,他要超越而不是超脱这个世界,因为他就是作者的化身。

作为一个乞丐,先看看阿基对待财富的态度。阿基把带着库鲁比行乞来的金银首饰倒进河里:诀窍就是浪费。我曾讨来几百万,扔进河里几百万。只有这样世界才能减轻对财富的负担。原来这个看似世界上最贫穷的人其实才是最富有的人、最自由的人,他觉得人类对财富贪婪的追求是这个世界无可救药的原因。阿基对待上帝的礼物库鲁比的态度是:不过是上天的一丝恩赐,毫无重量,清澈明朗。每次库鲁比被带走阿基都没有阻拦,也许他是要美好走向每个人。第二幕的结尾给出了阿基对待强权黑暗世界的态度,阿基在告别乞丐转而成为伪装的刽子手时宣讲道:你只管溜进去,破坏每一堵墙,做时相貌要谦卑,要作为酗酒的伙伴,作为奴隶,作为诗人、欠债的农民,总之要降低你的身分。作者摒弃了诸如革命、宗教、文化等常规的改变世界的思路,他反对英雄主义并且提出了卑微者的思维:要忍受耻辱……埋葬非分的希望,炽热的爱情,苦难和恩惠。这是阿基对抗强权世界的理念,虽然激昂但感觉还是含混,这理念不是方法仍然是态度,而这个态度的确切含义却要到他的乞丐身份中去寻找。

全剧中阿基虽然是卑微的乞丐,但是我们不难发现他才是其中最强大的人,他超越时间和空间几乎无所不能,他可以乞得任何东西甚至是身份,他嘲弄国王、戏耍市侩、供养诗人……我们意识到剧本给阿基的这个乞丐的身份,是表明作者潜在的也是第一个态度,而且贯穿始终。那就是人类不是地球的主人,而应该是对上天对自然对宇宙的乞讨者,人类只有向上天祈求乞讨才能变得强大,并且得到想要得到的一切,狂妄的主人心态才会让人类失去对自己的认识也失去了上天给予的美好。

 

人类的态度

人类相对于上天应该是乞丐,但是人类的态度是什么呢?让我们重温国王最重要的一段独白:为了我的政权我出卖了少女,大臣出于治国艺术考虑出卖她,牧师为了神学起见出卖她,你们为了你们的财产之故出卖了她……好,就行动吧。难道上天就这样高,竞听不到我的诅咒难道他就这样远,以至我不能仇恨他他比我的意志还强大比我的精神还崇高比我的勇气更倔强我要把人类统统赶进一个畜圈,在它的中间建造一座塔楼,塔身高耸入云,伸向无限,直插我的敌人的心脏中间。我要将人类精神的创造同虚无中的创造加以对比,并且看一看:我的正义与上帝的非正义何者为佳。

迪伦马特通过国王表达了人类的意志,权利的傲慢、神学的虚伪和人民的愚蠢,几乎所有的人都拒绝了上天的恩赐,并且建造似利剑般的巴比伦高塔与上天为敌。迪伦马特笔下人类的态度总结为两个字,那就是:逆天。这是一个令人绝望的人类态度,这便是迪伦马特最想说的。在库鲁比被国王和人民交到刽子手(其实是阿基)的手里时,作者带着绝望、矛盾、不解也不甘的心情写下这部戏的结尾:继续跑,我的姑娘,继续跑……我爱着一个始终还存在的地球,一个乞丐的地球……在我们前方,一个新国家远远地在朦胧中浮现,在银光中蒸腾,充满新的迫害,充满新的希望,充满新的歌唱!

作者并没有气力指出一个方向,他希望我们仍然是有力量地充满活力地迎接未来,他唯一的理由是:上天的恩赐还在而且永远在。要做一个有智慧的乞丐而不要做一个逆天的主人,这便是迪伦马特认为人类应该有的起码的一个态度。

 

/杭程


迪伦马特的态度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前一篇:路过2013
后一篇:我的人类史观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