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北青专栏:西方影片中想当然的东方

(2009-03-08 00:21:51)
标签:

西方人

末代皇帝

奥斯卡最佳影片

环境描写

杰玛

印度

杂谈

分类: 电影那事

北青专栏:西方影片中想当然的东方

  ■片名:《贫民窟的百万富翁》

  ■奖项:第81届奥斯卡最佳影片等八项大奖

  ■导演:丹尼·鲍耶尔

  ■读家:杭程

  ■推荐指数:★★★★☆☆

  ■一句话点评:西方人眼中的东方仍然是想当然的东方,《贫民窟的百万富翁》不一定就是印度,或者说不是印度的全部。

  美国影片《贫民窟的百万富翁》拿下八个小金人儿一夜间风靡世界,全球影迷齐声高叫:看,那就是印度,就像1988年《末代皇帝》的影迷们惊呼“看,那就是中国”同样的盛况。当年中国人横眉立目痛斥贝托鲁奇 “妖魔化”中国,今日印度人甚至愤怒地举着“打倒导演丹尼·鲍耶尔”的标语牌走上街头,他们说“我们的警察办公室不是窝棚,在孟买的大街上也没有盲人小孩在乞讨”,“片名slumdog中dog在印度绝对犯忌” ,“这不是孟买,这是西方人对印度生活的想象。”

  西方人正面拍摄东方国家的影片(主角为东方人,主要场景都在该国家的),容易被非议的都是对民俗的猎奇和对贫穷、暴力的过度描写,《贫民窟的百万富翁》没有跳出这个套路,遭到当地人民的激烈抨击应在意料之中:触目惊心的贫民窟、残酷的宗教冲突、无处不在的黑势力、满目的饥饿与死亡……如果把这些描述放在其它东方影片中,大部分仍然是成立的,《末代皇帝》(中国)中烦冗腐朽的恶习、令人发指的宫廷阴谋、泛滥的暗杀、战争和阴谋;《天与地》(越南)中自相残杀的人民、令人震惊的酷刑、充斥城镇中的妓女、永远的战争。

  前两个电影都是奥斯卡最佳影片,后一个是奥斯卡最佳影片的续集,也许不能否认那些阶段环境的真实性,但是历史的、社会的真实,不完全来自细节的真实以及刻意营造出来的所谓环境的真实,贫民窟的真实环境描写不代表整个印度社会环境的真实;警察对杰玛的酷刑也不能代表官方对待平民的一贯态度。

  这些影片几乎步调一致地选取东方国家最不堪的角度,最不堪的社会层面、最不堪的人文环境,不能不说出自西方人的偏狭。这些西方人描写东方的影片,几乎都是描写悲惨的没有人性的恶劣的环境,而故事的主角又几乎都是柔弱的女人和无知的孩子,他们又几乎都无一例外地被西方文明所拯救……

  《天与地》中在越南受尽酷刑折磨、强奸和冤枉的黎丽当然是被拯救到美国去享受物质生活去了。《末代皇帝》中是英国老师庄士敦教给中国皇帝溥仪做人的道理、见识现代文明的伟大、知晓外面世界的精彩,当溥仪孤独危险无助虚幻地坐在故宫的墙头时,是庄士敦挽救了中国皇帝。第一次看到这里时我就跳戏,西方人太自以为是了。

  《贫民窟的百万富翁》做得更加不动声色,大家都在赞叹由竞猜节目《谁想成为百万富翁》的问答来贯穿人物命运的精巧安排,但是影片的破绽在另一条贯穿全剧的辅线——警察的审问。这个设置是非常好莱坞的,它加强了戏剧冲突,加快了节奏,增强了冲击力,但是这个设置稍显牵强,它着眼于腐败的司法恶劣的人权环境,具有很强烈的西方视角感,具有很大的隐蔽性。但是狐狸总是有尾巴,当杰玛和沙里姆在游览区被警察殴打时,杰玛大叫“这就是印度最有特色的东西”,而那个美国人安慰杰玛说“好了,现在进入美国时间了”……美国人的所谓人权优越感又来了。
  但这只是个小尾巴,大尾巴是那个贯穿全片的西方著名故事《三个火枪手》,这个故事几乎全世界家喻户晓,他的精神内核始终是三个主人公命运脉络的灵魂,冲向2000万奖金的最后一个问题源自《三个火枪手》,而“三个火枪手”之一的哥哥舍利姆悲剧性地被乱枪打死,此时我一边赞叹编剧的精巧,一边再叹西方人的良苦用心……即使影片的印度环境描写得再真实,人物再典型,但是故事的结构和拍摄的方法都是好莱坞式的,更重要的是整个影片的文化来源和精神象征都是西方的……

  每当看到近代刚刚崛起的所谓现代西方文明,常常被强加在虚弱的古老文明国度的身上时,总有一种不太舒服的感觉。因为你古老因为你庄严,所以你在乎,因为你古老因为你博大,所以你不在乎,在乎不在乎都因为你太老了。

 

  从专业角度讲我喜欢这部影片,它在故事结构、讲述方法、镜头运用、演员表演等方面都有太多值得赞叹的地方,它是一部聪明的影片。我想告诉大家的只是:好不好、像不像不在细节和外表的描摹,西方人眼中的东方仍然是想当然的东方,《贫民窟的百万富翁》不一定就是印度,或者说不是印度的全部,就像《末代皇帝》不一定是中国,或者说不是中国的全部一样。

 

 

发表在 200935的《北京青年报》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前一篇:评2009奥斯卡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