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级宝宝》是我在音乐剧和商业戏剧方面的一次探索,虽然它还不是一部纯粹的音乐剧和纯粹的商业戏剧,但是从我个人角度来讲,在技术方面的收获是颇为丰硕的。一方面我操作了音乐剧创作和制作的全部流程,一方面我摸到了音乐剧强大表现力的某个门道,一方面再次印证了我对中国音乐剧发展症结的判断。
我并不想成为常规音乐剧发展道路的牺牲品,但是我必须了解它然后摆脱它,探索真正的属于自己的音乐剧道路,在这次的探索过程中我惊奇地发现,原来我一直提到的音乐剧本土化问题并不像我想象中那么困难。
关于排练
1.
排练时间是7月1日晚上7点到7月28日,其中有五个半天演员被抽调去奥运项目演出,有两天主要演员去录音棚录音,7月8日所有演员才全部到齐。7月29日休息,7月30日到8月4日合成,其中一天又有半天演员被抽调去电视台演出。在这样紧迫的时间里完成一部音乐剧的制作和创作,只有天知道是怎么完成的。
2.
排练由松散到积极是一个过程,某些岗位没有起到积极作用甚至是相反作用,王昭懿
周逵
王茂蕾三位演员起到了非常关键的领衔作用,使整个剧组凝聚成非常出色的集体。
3. 体制因素影响非常鲜明。
关于剧本
1.《超级宝宝》的中文改编与原韩国剧本的差距是非常大的,主题、人物、故事线索都有非常大的改动,比如抓恐龙米克改为抓熊猫宝宝。
2.原著提供了博物馆、精灵国和黑伞团三组人物和空间,为舞台展现绚丽的场景和戏剧行动提供了非常大想象空间。
3.目前的问题是,戏剧仍然存在寻找救爷爷的办法和拯救熊猫宝宝两条线索。
4.《超级宝宝》目前没有文学和逻辑上的硬伤。这也是我做这个戏的专业底线。
关于音乐
1.
韩方团队中最具艺术家气质的就是作曲金大焕先生,他的音乐很动听,并且我知道在很多方面都难为他了。
2.
原来的音乐定位是偏成人化的,通过沟通金大焕很快就理解了我的意图。
3.
当初最令我兴奋的是与金大焕达成一个共识,就是音乐进入故事结构,塑造人物性格和强化故事的表现力。目前音乐基本上完成了人物的塑造,但是仍然没有很好地成为戏剧的推动力。
4.
《超级宝宝》与音乐剧的差别只有一个,那就是没有实现现场真唱,为一大遗憾。所以我也不敢叫《超级宝宝》为音乐剧。
关于舞蹈
1.
舞蹈基本上完成了对音乐、对人物、对环境、对行动的诠释。
2.
作为一种戏剧语言,舞蹈不对文学进行诠释是非常大的遗憾。
3.
目前,《超级宝宝》的舞蹈还缺乏经典的华彩段落。
关于舞美
1.
舞美得到了广泛的赞誉,其实不在于它的复杂,恰恰相反是在于它的简单。视觉主体仅仅是两面镜子和一个斜平台。三组大型道具构成了三个空间,恐龙=博物馆、花=精灵国,管子电瓶车=黑伞团。
2.
斜平台是我坚持使用的,是我第一次使用也是儿艺第一次使用,非常成功。
3.
镜子的使用是非常大胆的,为避免穿帮费了很大的周折。
4. 对镜子的使用仍然有很大的想象空间。
5. 简单而又丰富,就是很好的舞美。
关于灯光
1.
灯光给予舞美以极大的支持,是灯光使舞台变得丰富多彩。
2. 灯光令这个戏显得很精神。
关于服装
1.
服装也是本着简单、单纯的原则设计和制作的。
2.
精灵国的精灵服装最为成功,尤其是精灵们头上的灯是点睛之笔。
3.
现实人物和动物的服装显得一般,尤其是熊猫宝宝由于是韩方指定形象,成为我最不满意的一款服装。
关于表演
3.
由于排练时间非常紧张,几乎没有给演员很多的创作时间。
4.
所有的角色的创作都是完整的逻辑通顺的,几个主要角色都非常有光彩。
5.
他们当中有几个是很有天分的演员,体制和表演基本概念的混乱将是他们发展的重要障碍。
关于制作
制作包括戏剧运作、宣传、活动、销售等方面。
由于是体制内运作,我无话可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