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补课:半新不旧的电影

(2006-10-21 02:14:03)
分类: 电影那事

总的来讲这几部电影我都看完了,这是很令人欣慰的,但是达到震撼级别的只有《钢琴师》。

《天使A》:编剧/导演吕克"贝松
★★★★谁会把一个天使描绘成妓女般放荡呢?谁会让一个委琐、神经质、脆弱、绝望、废物般的傻逼流出一滴令人流连忘返的眼泪呢?这真的是一部有趣和充满意味的电影,尤其是当安德烈与长出翅膀的天使世俗般地纠缠在天空的时候,我想这是一个绝妙的镜头,神圣和世俗就是这般地纠缠,这似乎是我们自我纠缠的一种方式,当神圣的天使落汤鸡般地爬上岸时,我笑着想:谁胜利了,我吗?


《达芬奇的密码》:作者丹"布朗  朗"霍华德执导、汤姆"汉克斯、奥黛丽"塔图、让"雷诺主演
★★★我非常喜欢那本小说,我认为故事编到这个份儿上真的是一流。另外还有一些很个人的原因令我喜欢这部作品,一个是我对西方宗教的好奇,我通读过西方美术史,那基本上就是西方的宗教历史。二是喜欢达芬奇,熟悉文艺复兴的作品。三是我去过书中描绘的大部分地方。我最喜欢的地方是小说的所有依据包括地点、人物、绘画作品、历史细节等等都是真的,然后给你一个你实在不敢确定甚至你觉得一定不是真的但是你宁愿相信的结果。
电影拍得很清楚,故事都在但是就是不如小说好看,导演似乎并不知道这个故事的真正引人之处,密码的悬疑、人物的悬疑、圣杯的悬疑、地点(环境)的悬疑、历史的悬疑……都是分散的没有很好拧在一起,或者突出其中一个,这是电影不是小说,视觉中心事件失去就会失去节奏,进而失去观赏性。再看几位大明星,谁记住了他们塑造的人物?没了人物,悬疑点散,可能是这部片子的问题所在,都在都不精彩。

波兰斯基的《钢琴师》
★★★★★很长时间不看二战的片子,是因为怀疑:还会有比《辛德勒的名单》更震撼的二战片吗,看完波兰斯基的《钢琴师》,我知道会有而且还会有。
《辛德勒的名单》是旁观者的震撼,而《钢琴师》则是亲历式的震撼,我一直被笼罩在恐惧之中,一直随着情节问自己:该怎么办?那绝望中的一切感受都太真实了,你会觉得任何的响动都是对自己的死亡威胁,片刻宁静中的钢琴声是那么富有生命的意义。这是一部体验式逃亡求生的影片,没有特别多的戏剧性的场面和故事,但是影片的节奏却是那么的富有张力,每一个细节都具有强大的震撼力量,它紧紧地抓住你抓住你……这就是生命吗?

《海上钢琴师》:导演乔塞普"托纳托
★★★看完后无限惆怅。一个传奇一个人生,也许是我们每个人。
我很佩服这个聪明的导演,他给了我们很多精彩的出人意料的场面,比如在狂欢后的餐厅里跪着寻找值钱的废弃物品却拣了一个孩子,“哈哈,不知道,就是爵士乐”, 1900滑动着弹琴也是我见过的奇妙的场景之一,1900与大师比赛技艺,放着留声机寻找1900……等等。真的很精彩,但是这些精彩有着许多匠气在里面,他太强调什么了,反而容易跳戏,太不大师了。这个“钢琴师”显然跟上面的“钢琴师”差着档次。

《爱在日出日落时》:
★★★很好看,它很想不动声色底带你进入一个令人怦然心动的艳遇之中去,这两部影片基本上都做到了。影片很象个自然主义的东西。其中有几个很动人的细节,又尽量做到不动声色。人一生中总会有那么几次奇遇,有的刻骨铭心有的已经淡忘,奇遇的意义在于提醒我们生命的意义。
两部影片都有疲劳的地方,“日出”在后半部,“日落”在前半部,但是两个演员很可爱。我们愿意就是他们,跟着他们迸发激情直到疲劳。每一部我都猜影片怎么收场,觉得快俗的时候,影片就戛然而止了。

《送信到哥本哈根》:
★★象一个童话,很完整,有点老套,没有特别动人的细节。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